个发改函〔2024〕7号
李师勇、卫生、李祥彦、陈树莲、杨玲等五位代表:
你们在个旧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重视改善提升营商环境的建议》的第144号建议,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规范完善硬环境,培优提质软环境
为推动个旧营商环境竞争力持续良性提升,我市持续“建机制、解难题、强服务”,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围绕《个旧市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培优年行动方案》《个旧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2—2024年)》,充分发挥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推进制定《个旧市优化营商环境争创一流年行动方案》《个旧市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2024年工作方案》等营商环境文件,持续健全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牵头、协会联盟、金融助力”工作协调机制,贯彻“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行动,推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高效率的良好营商环境。
二是推进优商惠商政策落实。健全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印发2024年度惠企政策汇编,广泛宣传促进企业了解掌握政策文件,鼓励企业申报奖补;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惠企政策推送专窗”,完善县、乡政务服务大厅(为民服务中心)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专窗设置,动态提供政策发布、创业培训、金融支持、政策申领等服务。深入实施经营主体倍增计划,抓好纾困、输血、培引、双创、改革、服务六项重点工作,加大“四上”企业培育力度,推进“个转企、企升规”。强化《个旧市招商引资优惠办法(试行)》等优惠扶持政策宣传,鼓励企业依链招商、以商招商。
三是推进优化制度流程。严格执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进驻服务事项,推进高频事项“常驻办”,依托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压缩企业登记审批时间至3小时内。着力优化投资审批流程,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当天受理当天办结,政府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不超过9个工作日,工程类审批全面实现线上办理。加强市级部门之间横向沟通对接,推动项目立项、审批等各项要素保障实现联动,完善招商引资项目洽谈、签约、开工、建设、投产达产全生命周期和全链条服务保障。
二、畅通政企沟通机制,营造亲清和谐的政商关系
为营造亲清和谐的政商关系,以“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服务理念,加强企业沟通会商机制建设。
一是畅通政企沟通机制。完善领导挂钩工作机制、民营企业定期沟通互动机制、企业家座谈会机制、政银企融资对接工作机制等,常态化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活动。落实市级领导挂钩帮扶重点企业工作机制,挂钩领导每月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协助企业对接主管部门、联系上下游供需渠道,助力全市56户重点企业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健全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调研、走访、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一二三产业、大中小微型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按季度梳理重点产业链民营企业和民间投资项目融资需求,加强融资对接服务。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定期收集驻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特色金融产品汇编成册,召开政银企座谈会或走访企业,促进政银企产融信息互通,银行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创新,合理运用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化解企业融资难题。
二是开展“下沉一线、助企纾困、为民办事”实践活动。落实《个旧市开展“招商服务进万企”行动实施方案》,探索“划片包保”企业走访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外来投资落地企业走访服务活动,每季度走访中小企业不少于20家。推行1个领导带1个科室的“1+1”联系企业工作模式,4个工作组联系全市9家商协会和60家企业,采取问题归口分类协调解决机制,助推职能部门解决企业具体问题。
三、切实助企纾困解难,增强企业循环再投资能力
为助推企业恢复、增强区域内循环再投资能力,提升全市投资实力,切实重视企业历史欠款归还、奖补落实。
一是切实推进企业历史欠款归还工作。严格落实云南省减负办《关于切实加强清理企业账款投诉处理工作的通知》,以及《红河州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2023年已清偿拖欠企业账款7件,涉及金额3256万元。云锡公司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企业,勇于担当作为,切实履行国有企业主体责任,为个旧市经济社会发展、就业民生、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等领域作出显著贡献。多年来,由于市级财政资金严重紧缺,政府投资项目未能及时支付云锡公司,造成长期拖欠企业账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与云锡公司领导进行会晤,多渠道协商解决与云锡公司的债权债务问题。今后,我们将继续严格落实长效机制,持续做好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处理工作,密切跟进投诉件办理处置工作进展,对投诉处置情况及时开展跟踪督查,严格落实办理时限,按时限及时清欠企业账款。
二是确保企业奖补资金发放落实。制定《个旧市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切实硬化预算管理二十条措施责任清单》,明确市级出台的政策奖补资金于2026年前全部发放完毕。优化安排产业发展补助资金,调整优化各类涉企补助政策,逐步减少“点对点”无偿补助;结合实际采取设立产业基金、贷款贴息、股权投资、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手段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形成服务企业长效机制
为助推全市对企业清亲氛围全面提升,切实注重主动服务意识提升,分级制定企业走访长效机制。
一是树牢服务宗旨意识。将健全服务企业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纳入作风效能革命建设,深化“主题教育”“清廉云南”成效,确保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工作任务落实,推进相关职能部门树牢为民服务宗旨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推进职能部门开展“党建+走访服务”活动,全面打响“个旧效率、个旧服务、个旧诚信”营商环境品牌。
二是形成抓企业服务长效机制。2024年调整补充个旧市“便企助企即时服务”专项行动小分队,推进21个“锡都企服”小分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服务全市89户重点企业,送惠企政策、收企业疑难、派任务清单、联政企通道;开展企业反馈问题办理结果督办,纳入“红黑榜”定期通报,确保企业反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每年组织企业开展评议,作为年终考评重要依据,切实提升服务意识和执行力。
三是持续健全营商环境反馈评价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管”“好差评”机制,确保“差评”整改率100%,保障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平台、“12345”政府热线等投诉事项“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开展民营企业评议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按年度组织全市范围内84户民营企业代表,对30个政府职能部门开展态度、质量、效率、廉洁等综合表现评议,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建言、及时发声,推进相关职能部门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感谢你们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及电话:邓 逸 178/7433/2920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