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对个旧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8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0-17 浏览次数:

个发改函〔2024〕5号

张玉云代表:

你在个旧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找寻并培育个旧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建议》的第138号建议,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以何种优势留住锡行业相关企业”

个旧是中国锡工业的发源地、云南工业文明的摇篮,云南锡业公司始于1883年设立的个旧厂务招商局,经过百年发展已成为集以锡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稀贵金属产业、有色冶金研究设计等为一体的国有特大型有色金属联合企业,代表着中国锡工业的领先水平,是中国锡工业的“领头羊”,世界锡行业的龙头企业。综合来看,在个旧发展锡产业仍具有较大优势。

(一)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个旧是以锡为主的多金属超大型矿区,已探明锡、铜、铅、锌、钨、铋、镓、镉、银等有色和稀贵金属矿产28种,拥有有色金属储量500万吨,其中锡占世界的25%,占全国的60%,占云南省的90%。具有原矿采掘能力300万吨/年、选矿能力500万吨/年、有色金属冶炼产能100万吨。2023年,全市91户规上企业中,从事与有色金属相关的规上企业共69户,占比75.8%。累计实现十种有色金属52.38万吨,其中,锡产量12.17万吨,铝产量21.67万吨,铜产量12.93万吨,铅产量20.02万吨,锌产量7.26万吨,银产量160吨。辖区内现有锡行业规上工业企业13户,其中锡锭生产企业7户,生产地在个旧地区的企业注册锡锭商标的为5个(云锡、乘风、凯盟、自立、云帆),拥有“YT” 锡锭、云 YUNHENG 亨、云山(YS)、云象(YX)等中国驰名商标,年期货交易量在4万吨左右,占全市锡金属产量的三分之一。有铅行业规上工业企业8户,拥有“进达”、“云沙”、“红沙”、“同富”等交割品牌。

货品

单位:吨

2021

2022

2023

2024(预计)


(13户)

金属产量

150658

160292

174854

164140

交易量

144580

154459

166867

158560

期货交易量

48057

30584

39600

40000


(8户)

金属产量

130237

153903

177190

179500

交易量

132281

154013

168503

183500

表一 个旧市锡铅行业企业交割情况

货品

单位:吨

2021

2022

2023

2024(预计)


(12户)

金属产量

68458

83592

94854

84140

交易量

58380

70859

82067

72560

期货交易量

10057

10292

9600

10000


(8户)

金属产量

130237

153903

177190

179500

交易量

132281

154013

168503

183500

表一 个旧市锡铅行业民营企业交割情况

货品

单位:吨

2021

2022

2023

2024(预计)

云锡

金属产量

82200

76700

80000

80000

交易量

86200

83600

84800

86000

期货交易量

38000

10000

30000

30000

表一 锡业股份锡金属交割情况


(二)有色金属产业加速发展。个旧是世界最大的锡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锡化工中心、锡材中心和砷化工中心。近年来,个旧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聚焦打造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链,加速形成了以锡产业为主,稀贵金属、铜铅锌铝等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等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有色金属产业体系。202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1%,有色金属采、选、冶等工艺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居全红河州第一位,有色金属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8.7%。

(三)对外贸易不断拓展。随着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我市对原料需求也越来越大,个旧冶炼企业依托便利口岸及多元化国际市场加快拓宽进出口渠道。截至2023年12月,我市共有18家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以沙甸铅业、源龙矿业、鸿宁矿业、振兴实业、兴顺矿业等为主的进口企业有14家,从澳大利亚、古巴、保加利亚、南非等10余个国家进口铅矿、锡矿、铜矿、锌矿10余万吨;以振兴实业、晟禾农业、有色金属加工等企业为主的出口企业有5家,在深圳莲塘、深圳蛇口、云南磨憨口岸出口锡锭、银锭、金属砷、过磷酸钙等产品。

2021年我市完成有色金属进出口总额4.65亿元,其中进口4.38亿元,出口0.27亿元;2022年全市完成有色金属进出口总额12.46亿元,其中进口12.84亿元,出口0.34亿元;2023年我市完成有色金属进出口总额12.52亿元,其中进口12.52亿元,出口0.32亿元。

(四)工业支柱地位显著。个旧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6:51:43,现有规上工业企业93户,有色金属企业68户,占全部规上工业的73%;其中,锡冶炼、锡采选、锡化工企业共41户,占全部规上工业的44%。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536.9亿元,有色金属行业实现产值450.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3.94%;实现工业增加值167.2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0.1%,其中锡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6.7%。全市有色金属相关产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收入的80%以上,以云锡公司为列,近五年云锡所属企业占全市税收收入的48.47%。

年份

锡工业GDP占比%

锡服务业GDP占比%

锡产业合计占全市GDP比重

锡产业合计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

2019

24.49

0.09

24.58

-10.25

2020

25.17

0.4

25.57

47.82

2021

27.02

0.39

27.41

10.37

2022

30

0.52

30.52

236.91

2023

26.98

2.03

29.01

715.3

表二 个旧锡行业2019至2023年GDP情况表

(五)产业转型步伐加快。近年来,个旧市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延链上,云锡集团现已开发以锡化工产品为主的无机、有机锡两大系列41个规格品种的产品。云铝润鑫公司25万吨电解铝完全合金化、型材化,惠丰铜业公司年产4万吨铜杆、惠铜新材料公司1万吨铜箔、振兴集团900万套铅酸蓄电池等项目顺利投产。在补链上,个旧市八抱树化工园区加快推进,圣比和公司10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一期即将投产,新材料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快速增长的新引擎。在强链上,积极配合云锡筹建锡铟云南实验室,打造钨全新产业链。加快建成国家区域性含砷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云南中心),构建以云锡为龙头的锡铟钨砷产业链体系。随着云南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深入推进,对有色金属及新材料需求会快速增长,个旧将成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锡铅战略产业集群重要支撑。

(六)有色金属需求量大。云南个旧产业园区现共有锡冶炼企业20户,锡选矿企业20户,铅锌冶炼企业21户,每年园区内锡矿、铅矿、锌矿年需求量约为63万吨(19万金属吨)、75万吨(30万金属吨)、50万吨(15万金属吨),回收碲、锑、铋、铟、镁等稀贵金属约1.5万吨。同时,个旧锡、铅金属下游产业分别为锡材及锡化工、铅酸电池和合金,每年精锡年需求量约33.22万吨,精铅年需求量约6.83万吨。近三年来,个旧市企业在广西防城港采购了约160万金属吨铅锌矿,货值约288亿元,在孟连(勐阿)采购了约12.5万金属吨锡矿,货值约307亿元。锡、铜、铅、锌等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累计约223.7万吨(2021年至2023年分别约72.5万吨、77.2万吨、74万吨)。以晴集团、美科集团、超频三等一批电子信息制造和光电储能设备制造企业转移入驻,有色金属需求量将保持快速上升。

(七)仓储物流配套完善。个旧市紧邻红河州交通枢纽,军民共用通勤机场规划在建,铁路、高速公路等货运通道已打通,云南锡业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有色金属贸易量年均15万吨)等规模化物流平台,为有色金属供需双方提供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同时,仓储能力不断提升,红河有色金属交易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的一期工程已完工,目前正在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一期建设成品仓库建筑面积3万平米,正在规划建设占地2000余亩的有色金属物流园,可以对上期所仓储提供支撑。以有色金属物流园为基础,个旧正积极谋划设立以锡铅为主的有色金属交割仓库,可以依托河口口岸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出口锡金属产品,从长远来看,通过交割仓库可以迅速形成完整的现货到期货的闭环,吸引全产业链战略投资者来云南省创业发展。此外,个旧、云锡以及市属国有平台公司与银行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保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以锡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配套管理,共同推动交割仓库配套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为设立有色金属交割仓库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可实现集锡、铅等有色金属原矿仓储、金属成品仓储、物流运输和金融服务为一体、可实现供应链金融的有色金属仓储物流中心建设。

(八)产业承接优势突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从战略高度支持云南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产业链调整、重塑,国内部分加工制造、电子焊料、半导体产业等转移至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个旧市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新发展格局,将生产所需的锡锭等原料大部分需要由个旧市有色金属生产企业运输至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进行期货交割再出口至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此外,云锡、市有色金属研究中心在锡铜锌矿检测化验方面已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人才储备,特别是伴随云锡锡铟新材料研发中心和国家级锡铟新材料试验室长期设备投入、技术研发,已经具有较强的有色金属矿产检测化验能力和市场公信力。蒙自海关也表态可从技术和人员方面配合支持在个旧市增设矿物检验的相关基础实验室,以提高个旧市有色金属生产企业的运输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关于“找寻和培育发展新的具有无可替代行的基础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已成为出口“新三样”,2023年“新三样”产品累计出口1.06万亿元,其中,动力电池累计出口127.4Gwh(亿瓦时)。云南省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2022年以云南省人民政府名义印发《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要围绕新能源电池产业补链、延链和强链,聚焦重点企业培育和重大项目建设,发挥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加快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近年来,个旧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决策部署,立足个旧优势,聚焦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扩规模、延链条、拓应用,新能源锂电池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新动能。与周边地区相比,在个旧发展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具有明显优势,具体情况如下:

(一)发展优势

1.产业基础优势。个旧市新能源锂电池产业起步较早,在锂电正极材料、锂电铜箔材料等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发展锂电材料产业具备先天优势。辖区内现有个旧圣比和实业有限公司、云南圣比和新材料有限公司、云南惠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3户新能源锂电池材料生产企业,已形成年产1500吨高温型锰酸锂、2000吨钴酸锂、1000吨磷酸铁锂、7000吨三元正极材料,5000吨三元前驱体和1000吨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能力。同时,已建成年处理2000吨金属量废旧动力电池电极材料的综合回收利用生产线。在建年产10万吨锂电池关键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一期),现正在试生产,建成后将形成“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回收利用—前驱体/碳酸锂—正极材料”的产业链,形成年产1.5万吨前驱体、5000吨碳酸锂、1万吨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及年处理1.1万吨金属量废旧锂电池的回收能力。

2.锂矿资源优势。锂金属是生产新能源锂电池的核心矿石原料,个旧市辖区内拥有高岭砂土、多金属矿等多种矿产资源,老冠砂厂现堆存10余万吨含锂砂石,长石矿采掘的高岭土中也含有大量锂砂石,阳山地区首次发现中型规模花岗岩型锂铷矿床,Li2O含量达伴生品位,资源量达小型矿床规模。稳定的关键原料保障为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区位优势明显。个旧是滇东南经济区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紧靠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保区和自贸区试验区红河片区,与“三区”联动发展,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从战略高度支持云南加快承接产业转移。2023年4月26日,李强总理在广西、云南调研,提出“要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比较优势,加强政策协同,着力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加快引进优质项目,努力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对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作了进一步指示和要求。同年5月,中央区域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文件,明确提出在云南、广西布局沿边临港产业园区推进产业有效梯度转移,其中,云南布局3个沿边产业园区,河口沿边产业园区成为其中之一。当前,红河州正加快建设河口沿边产业园区,在红河州委州政府的关心下,个旧市大屯片区纳入河口沿边产业园区配套核心区,八抱树及冲坡哨片区列为拓展区。新能源锂电池产业是河口沿边产业园区“3+N”产业体系中的重点产业,独特的政策优势为个旧市发展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创造了新机遇。

(二)重点项目情况

1.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一是项目签约情况。2022年2月,个旧圣比和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超频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与红河州人民政府签订了《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协议书》,并拟在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基地”。2022年3月,公司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圣比和(红河)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该项目实施主体,注册资金2.2亿,负责项目建设及运营管理。

二是项目基本情况。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其中设备投资21.76亿元)。建设内容和规模:项目租用云南省蒙自经开区厂房及相关设施建设“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回收利用→前驱体/碳酸锂→正极材料”完整产业链生产基地。项目规划面积5382800㎡(800亩),建筑面积339547㎡。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年处理1.1万吨金属量废旧锂电池及电极材料生产线,年产1.5万吨三元前驱体、5000吨碳酸锂、1万吨三元正极材料、2500吨钴酸锂前驱体及3000吨钴酸锂。计划投资9亿元(其中设备投资5.73亿元),项目用地约300亩。二期建设年处理1.5万吨金属量废旧锂电池及电极材料生产线,年产2万吨三元前驱体、5000吨碳酸锂和1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三期建设年处理1.9万吨金属量废旧锂电池及电极材料生产线,年产2.5万吨三元前驱体1万吨碳酸锂。并建设配套公用设施及附属办公、生活设施。目前主要产品出货价约为10万元/吨,项目一期投产后预计达产后年产值22.78亿元,待整个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总产值86.88亿元(不含税),年均税收4.78亿元。

该项目被列为云南省2022年、2023年“重中之重”项目,2023年云南省高质量发展“3个100”重点项目,已成功争取到2023年第二批中央预算内投资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节能减碳方向)资金2000万元。

三是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已完成备案、厂房租赁、环评、能评等手续办理,其中,一期项目于2022年5月27日开工建设。截至目前,项目形象进度90%,完成厂房建设、部分设备安装等,已完成设备招投标金额4.6亿元,已支付设备、环保工程等预付款2亿元。已安装设备总金额约2.3亿元,占总设备的50%。完成设备安装的车间有:原料仓库1、原料仓库2、破碎车间、粉料车间、锂回收车间、化学储罐区、渣处理车间、环保水处理车间,并在2023年12月5日进入带料调试,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目前主要产品出货价约为10万元/吨,项目一期投产后预计达产后年产值22.78亿元,待整个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总产值86.88亿元(不含税),年均税收4.78亿元。

2.5万吨锂电池高能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情况

一是项目业主情况。山东丰元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枣庄市台儿庄区,成立于2000年8月,是一家以锂电正极材料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凭借先进的生产工艺、严格的质量管控、强大的科研创新和供应链保障服务能力,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LG,同时与力神电池、中航锂电等三十余家电池厂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在动力电池、储能和数码(含电动工具)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是全球新能源锂电正极行业第一梯队优秀企业。近年来,丰元股份紧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落实产能扩张战略规划,在云南玉溪和红河开展产业布局。其中,玉溪基地项目占地约248亩,规划建设15万吨(一期5万吨,二期10万吨)的磷酸铁锂生产项目,一期年产5万吨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已正式投产,2023年产品产量3730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5亿元。2024年1—5月产品产量5540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9亿元。二期年产10万吨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项目,第一条5万吨生产线设备安装已完成,计划今年三季度开始试生产,第二条5万吨生产线设备已订购,预计四季度开始安装、2025年试生产。此外,山东丰元正在与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洽谈,拟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引进储能电池项目,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

二是项目签约情况。2023年4月,红河州人民政府与山东丰元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蒙自经开区及云南个旧产业园区建设总规模15万吨锂电池高能正极材料、10万吨磷酸铁和3.75万吨碳酸锂3个项目,总用地规模约1100亩。2023年5月,个旧市人民政府与山东丰元锂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计划在个旧市冲坡哨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5万吨锂电池高能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2023年7月,成立丰元(红河)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三是项目基本情况。5万吨锂电池高能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2.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项目总占地面积173334.20㎡(约260亩),总建筑面积108700㎡,建设5万吨磷酸铁锂生产车间、辅助车间,1.25万吨碳酸锂上料车间、辅料车间、回转窑车间、浓缩+碳酸锂生产车间、过滤车间,硫酸钠车间+仓库、原料仓库。配套建设消防水池、锅炉房、门卫室、道路、绿化、管网等设施。拟新购置研磨机、混料机、泵、罐等生产设备210余台(套)。项目建成后,将形成5万吨/年磷酸铁锂产量,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37亿元,年缴纳税收约1.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280个。

四是项目推进情况。目前,项目已取得备案证,已编制完成节能评估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已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展厂区规划设计、道路、管网、厂房等设计。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产线的设备布局设计已经完成;已有两家建设单位就厂房建设预投标洽谈达成意向。此外,为了加快推进项目进度,公司已在冲坡哨项目用地附近,租赁约20亩临时场地用来存放准备提货的设备,租赁合同已签订,租金已支付,已付主设备预付款6571.5万元,部分设备已到货。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37亿元,年缴纳税收约1.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280个。

未来,个旧市将以“立足有色、超越有色”的思路,培育壮大存量企业,招引下游精深加工企业,全产业链重塑锡产业新优势。同时,以新能源锂电池产业为突破口,大力挖掘新的增长点,为个旧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感谢你对我市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及电话:石沅锦 2123815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