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政办函〔2022〕22号
市侨联:
你们在政协个旧市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几点建议》的第9号提案,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个旧市始终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头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形成了大清理、大整治、大比拼的浓厚氛围,全市村庄公共空间整洁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和动力电有效保障、村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乡村“颜值气质”和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已完成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完成27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乡镇镇区和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均为100%,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为66.67%,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40.5%;乡镇镇区公厕全部消除旱厕,建成农村卫生户厕36959座,覆盖率为86.19%,建成农村卫生公厕259座,实现行政村所在地及常住户100户以上自然村1座以上卫生公厕全覆盖;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率分别为100%、73.24%,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89.14%,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9.53%,农膜回收率为87.22%,已按时完成省州下达的各项指标并顺利通过各级考核。
为切实转变农民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洽的认知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强的局面,真正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我市充分发挥媒体阵地作用,利用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手机APP、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多角度持续宣传好整治工作的特色亮点和好经验、好做法,曝光问题、鞭策后进。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巾帼服务队、青年志愿队进村入户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截至5月,全市共计出动近6万余人次志愿者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村民参与义务劳动7483人次,累计清理村内水塘59口、沟渠89.5公里、淤泥89.54吨,清理残垣断壁29处、畜禽养殖粪污2266.6吨、垃圾1522.3吨。
为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资金投入保障,我市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在政府主导方面,我市积极争取中央、省、州项目资金支持,统筹安排土地出让收入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认真申报地方政府新增债券需求用于符合条件的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200万余元,共建成卫生户厕23092座,卫生公厕145座。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实施大屯、贾沙生活垃圾收运及热解处理设施建设,投入资金32419万元建成日处理600吨的红河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一步提高我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累计投入资金2.57亿余元,建成污水处理设施8座,完成84个自然村污水管网建设,32个行政村,171个自然村完成污水治理。投入资金3000万元,启动实施2022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加快畜禽粪污治理。先后整合各级各部门财政衔接补助资金9567.65万元,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在社会参与方面,我市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综合运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PPP、设立专项基金等多种方式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2021年,由农业农村局牵头,通过市旅投公司向市农发行贷款资金1.3亿元,在全市选取了39个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特色鲜明的自然村作为第一批整治重点村,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锡城街道哨冲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实施“以商养厕”模式,有效解决了公厕管护难问题。在群众支持方面,我市积极建立健全卫生保洁收费制度,农户按北部乡镇每月每户不低于10元,南部乡镇每月每户不低于5元收缴,收缴费用全部用于村庄、公厕保洁,截至目前,全市所有村庄均已建立了卫生保洁收费制度,305个村庄已执行到位。
加快建立符合农村实际、农民广泛支持、规范有效运行的长效管护机制,并全面推广实施,从根本上解决村庄保洁及农村厕所、垃圾、污水等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问题。2022年3月,市农村人居办牵头制定了《个旧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实施方案》,报经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由两办于3月14日正式印发,方案主要从建立资金配套机制、建立平台监管机制、建立督查曝光机制、健全通报惩处机制、健全综合考核机制、健全宣传引导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主要措施为:对全市实需进行管护的567座农村公厕进行有效管护,将其中283座公厕纳入州、市公益性岗位进行管护,剩余的284座公厕按800元/座/月工资标准选聘精干村民进行管护。针对设施设备损坏问题,2022年,市级按700元/座的标准配套设施设备维护费用,人员工资及维护费用由市、乡、村三级按5:3:2进行筹集。此外,由各乡镇(街道)认真制定农村公厕管理、保洁制度上墙,明确每座公厕乡级包保干部、村级管理员和保洁员。严格执行综合保洁员考核聘用机制,从每月800元工资中预留300元作为绩效,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发放,并对履职不到位的保洁员进行更换;将所有村庄、农村公厕卫生保洁纳入爱国卫生七个专项“扫厕所”大数据平台进行监管,确保保洁员履职到位。抽调精干人员组建督查专班,持续深入各乡镇(街道)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督查检查;市农村人居办联合市融媒体中心每20天一次随机对农村改厕及环境整治存在问题进行暗访曝光,定期召开领导小组进行通报;完善“日通报、周反馈、月曝光、季问效”工作机制,对督查曝光发现的问题,做好技术指导服务,统筹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分别推进整改。对工作作风不严不实、整改措施不到位的乡镇(街道),第一次由市农村人居办进行通报,第二次由市委、市政府领导进行提醒谈话,第三次将向纪检监察部门移交问题线索,严肃追责问责。建立健全卫生保洁收费制度,农户按北部乡镇每月每户不低于10元,南部乡镇每月每户不低于5元收缴,每月至少开展2次以上村庄清洁行动;充分发挥媒体阵地作用,利用广播、宣传栏、宣传手册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手机APP、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多角度持续开展群众宣传工作,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巾帼服务队、青年志愿队进村入户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不断提升群众文明卫生意识,1—5月,全市共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901次,发放宣传资料13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345条。
下一步我市将尽快制定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对标对表,以问题为导向,在宣传引导上再下功夫、在投入保障上再出实招、在考核奖罚上再动真格、在整治成效上再求突破,确保我市五年行动走深走实,在整治成效上再出亮点,再现特色。
感谢你们对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及电话:张剑 2140801
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