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个旧市委:
你们在政协个旧市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让健康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的建议》的第126号提案,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着力完善健康教育
(一)将健康素养纳入健康行动。为贯彻落实《云南省健康脱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到2020年把居民健康素养率提升到20%的目标要求,市卫健局制定印发了《个旧市健康脱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把居民健康素养正式纳入健康脱贫攻坚行动。市健康教育所在个旧市扶贫干部实战能力提升培训班上将《健康素养66条》内容对全市扶贫干部进行了培训,并将编印《健康素养66条》信息发放到扶贫干部手中,由扶贫干部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应知应会内容传播给帮扶对象,提高我市贫困人口健康素养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截至6月份,市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开展控烟公众宣传活动,印制发放《健康素养66条》、《吸烟的危害》等宣传资料12000份,粘贴健康宣传栏(标语)498条。结合健康素养调查,进村入户对365户农村群众开展了健康生活方式调查,并积极宣传、引导农村群众加强良好卫生意识,养成自觉保护清洁卫生环境的习惯。
(二)通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健康教育宣传,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率。一是媒体宣传。与个旧电视台合办《健康小火车》栏目,邀请我市各医疗单位专家,根据群众应掌握的健康素养知识,季节病防控,传染病防控,运动、膳食、保健等内容拍摄健康节目,该栏目每周播出二、四、五播出,利用本地资源,邀请老百姓信赖的医生,说老百姓关心的健康问题,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众自我保健理念,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身体造成的危害。自去年9月份开播以来共播出39期。市健康教育所于2016年创办“个旧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号,坚持每周更新3次,每次发布权威健康资讯3条,并将《健康小火车》栏目内容同步刊出,扩大健康知识宣传面。二是印制宣传材料。市健康教育所每年编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品12种,按照个旧市人口30%的比例进行宣传发放,通过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发放。三是在全市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和健康主题会。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不定期到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宣传心理健康、艾滋病防控、流行病防空内容;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印制《预防结核小知识》、《流感预防知识》、《艾滋病知识宣传》宣传知识、作文本等宣传资料同步发放到学校进行宣传。四是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在全市166块(市区45块,乡镇及城郊结合部121块)健康教育宣传栏刊出健康知识,每2个月更换一次内容。在金湖环湖健康步道、宝华公园健康长栏定期刊登健康知识。
二、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一)强化分工,责任明确。根据《个旧市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个办发〔2016〕87号)、《个旧市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领导小组关于成立十一个专项工作组的通知》(个人居组办发〔2016〕6号)文件精神,市住建局负责全市范围内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的规划、设计及具体的组织实施;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重点村庄污水治理工作。市农业局按照“人畜分离、厨卫入户、集中建圈、科学养殖”的要求,负责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畜禽养殖,提高畜禽集中圈养殖率和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工作。
(二)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我市已连续四次蝉联“国家卫生城市”殊荣,为继续巩固好“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市爱卫会于4月8日制定了《个旧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开展第31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个爱卫发〔2019〕2号),及时下发到全市各相关部门,明确本次活动以“共推‘厕所革命’共促卫生健康”为主题。一是住建局环卫部门组织专门人员对所辖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箱、垃圾桶进行药物喷洒,确保公厕清洁卫生,基本做到厕所内无蝇、无蛆、无臭,下水道完备,排水通畅,不孳生苍蝇,粪便及时清运,各类环卫设施清洁。二是各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以共推“厕所革命”共促卫生健康为主题的爱国卫生大扫除,确保办公区域内不堆放杂物、不留卫生死角,杜绝火灾等安全隐患的存在。各级各部门结合厕所革命、环境卫生整治、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病媒生物防制、健康促进与教育、科学健身等爱国卫生重点工作内容,因地制宜,积极动员和组织职工彻底清除办公地点裸露积存垃圾及“四害”孳生地,认真打扫公厕卫生,清理白色污染,清除卫生死角。各部门还结合脱贫攻坚挂包帮扶,帮扶干部积极利用休息时间,对各自所帮扶对象进行走访,紧紧围绕“共推‘厕所革命’共促卫生健康”这一活动主题,对帮扶对象进行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宣传工作,宣传工作以倡导文明如厕、传播卫生防病知识为主要内容,向帮扶对象宣传清洁卫生厕所对于公众健康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厕所革命”的良好氛围。
三、着力实施“最后一公里+班车化”公共卫生服务
(一)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设村卫生室,加强村医的考核与培训。1.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我市有村委会79个,除6个乡镇卫生院所在地不需要设置村卫生室外,其余73个村委会均设有村卫生室,所有村卫生室建筑面积都在60平方米以上,设有诊断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药房,全部达到标准。由于部分村卫生室年代久,不同程度出现屋面漏雨、墙体渗水、墙体粉层脱落、内外墙面陈旧等情况。2018年,我局积极争取资金111.4万元,对14个村卫生室进行了新、改、扩建。今年,我们将继续对37所村卫生室进行提升改造,目前,已上报请示,争取资金137万元,待资金到位后全面实施。2.加强乡村医生培训。一是组织100余名乡村医生参加了中国医师协会举办的基层医生合理用药培训班。二是根据《2018年红河州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实施方案》,选派了23名乡村医生参加了为期7天的村卫生室专项技能培训。三是各乡镇卫生院通过每月乡医例会的契机,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和指导。3.加强乡村医生的考核。各乡镇卫生院每季度均要对各村卫生室、每一位乡村医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村卫生室规范管理情况、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合理用药情况、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实地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各项补助资金挂钩。
(二)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个旧市卫生健康局自2009年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积极探索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一是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制定下发了《个旧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居民自出生开始便在谷仓医疗系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由辖区内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进行规范的公共卫生服务并将服务记录录入系统;目前全市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人数为39.52万人,电子建档率达83.75%。二是按照《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云南省贫困退出标准和脱贫成果巩固要求指标说明的通知》(云开组【2019】8号)的要求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规范诊疗服务、保证网络畅通;乡村医生在对农村居民进行的所有医疗保健、公共卫生服务都必须进入系统录入,确保居民健康信息的准确及时性。三是着力于家庭医生签约信息化建设,2018年起我局在全州范围内率先推出电子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建立家庭医生签约系统手机APP和PC端,全市签约居民可通过手机APP端查询服务记录。四是划分人群类别、疾病类别,以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为签约重点人群;以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结核病等为签约重点疾病;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开展服务,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签约实施个性化健康服务,每季度开展一次健康咨询、预约转诊、随访、健康管理、干预、服药指导等,并将服务记录于家庭医生签约手册上进行跟踪问效。五是采取三级联动方案进行签约服务管理,由市级医师下基层带动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进行管理,特别是针对贫困地区特殊人群、特殊疾病进行筛查。全市建档立卡户3663户13920人中已完成签约13055人,另有865人因外出务工、上学等无法服务不再签约。四类慢性病慢病签约情况为,签约高血压985人,规范服务963人,规范服务率97.77%;签约糖尿病146人,规范服务142人,规范服务率97.26%;签约肺结核8人,规范服务8人,规范服务率100%;签约重性精神病231人,规范服务229人,规范服务率99.13%。
四、进一步强化落实妇幼保健措施
(一)认真落实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着实推进优生促进工程,制定并下发《个旧市实施“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方案”》及《个旧市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并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常态化管理。将提高计划怀孕夫妇优生科学知识水平,增强孕前风险防范意识;改善计划怀孕夫妇健康状况,降低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人口素质列为总体目标,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孕产妇,通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施优生优育有效阻止因贫穷无法就医导致的遗传性疾病发生。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实施孕产妇免费系统保健,孕产妇自确诊怀孕之日起便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由辖区建档机构对其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档案进行随访管理。2018年全市完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258人,2019年1-6月完成1118人的检查,预计年内完成2500人任务指标,目前项目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全市婴儿死亡4例,婴儿死亡率为3‰;孕产妇死亡0例。
(二)抓好儿童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根据《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的要求,我市制定下发《个旧市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实施方案》,成立个旧市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领导小组、项目管理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组对在我市出生的所有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筛查出有问题的新生儿进行逐级复查,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一是在市妇幼保健院内设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办公室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信息中心,通过整合叶酸增补、婚前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资源,探索建立运行规范、服务顺畅、简洁高效的出生缺陷一体化防控三级防治工作模式和管理机制,打造涵盖孕前、产前、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减轻基层负担,提高服务效能。二是继续在医疗保健机构和残联之间建立听力障碍“筛查治疗康复一体化”干预机制,提高筛查确诊儿童的救治康复水平。按照省级《出生缺陷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做好先天机构畸形救助项目相关工作。2018全市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为136.12%;新生儿听力筛查率为142.73%。1-6月份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听力筛查率分别为141.33%、130.37%。
感谢你们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电话:赵兴华 18087309662
李生荣 18987349365
个旧市卫生健康局
2019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