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旧市鸡街镇倘甸村委会第二村民小组矗立着一块石碑,石碑背后有一幢颇具特色的房子,这就是红河州第一个党组织创始人杜涛的故居。
杜涛是个旧倘甸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滇南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员,红河州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蒙自支部创始人,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共云南临委委员、中共蒙自支部书记、中共迤南区委书记。
1927年春,26岁的杜涛从广东回到红河地区开展革命工作,任中共蒙自支部书记。在当时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杜涛还是国民党蒙自临时县党部的指导员、农工部长。他利用在国民党内部的身份,在自己的家乡倘甸和小东山村开展农运工作。他白天以教师身份为学生上课,晚上则建立起农民夜校,向村民宣传先进的革命思想。
据杜涛邻居罗华昌介绍,当时,杜涛正在上大学,他返校途中得知毛泽东同志在广州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他就直接去广州参加农民运动。杜涛毕业后和李鑫分到云南开展工作,因为他们都是云南人。杜涛主要负责在蒙自到倘甸到石屏这一段路沿线开展革命工作,他还在车站当过技术员,在蒙自教过书。杜涛在这里开展革命工作的时候穿着朴素简单,街天他还会穿着草鞋、戴顶大草帽、提着菜篮子去买菜,没人看得出他是搞地下革命工作的人。
有了初步的群众基础,在各个村寨活动的党员与当地群众建立起深厚情谊,并在小东山、倘甸村等村寨建立农民协会。1928年1月,滇越铁路黑龙潭火车站路警分局巡警诬陷小东山农协会会员高自明偷砍铁路护路树,将其扣押在分局内捆绑吊打。杜涛组织农协会会员、党员设法营救,小东山及周边村寨积极响应。200余人持锄头、棍棒及少数枪支冲上石头坡,将车站团团围住,分局巡警见势不妙四散遁逃,众人冲进分局救出高自明,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凯旋。这次小东山农民武装反抗斗争,被称为“小东山暴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组织领导的第一次武装斗争。
小东山暴动胜利后,极大地鼓舞了蒙自、迤南乃至云南各族人民的士气,使农民群众看到了团结的力量和希望,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敬仰,大家纷纷勇敢地加入农协会,又发展了很多党团员,为同年在查尼皮召开的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928年10月13日,从蒙自芷村镇查尼皮村的一间茅草屋里,传出一阵低沉而雄浑的《国际歌》声,17个年轻人肃立在火塘周围,正式召开了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杜涛同志年轻的脸庞在火光的照耀下愈加显得坚毅勇敢,当初离乡求学时“一片丹心为革命,誓将头颅报中华”的铮铮誓言激荡于胸。
1928年10月,杜涛组织领导阿加邑秋收暴动,但未成功,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万状,派人跟踪并缉拿杜涛。1928年11月7日,杜涛在芷村火车站铁路桥上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杜涛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于1929年5月2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昆明地台,时年28岁。
个旧市鸡街镇倘甸村党总支副书记谭绍刚说:“作为一个倘甸人,为有杜涛这样一位革命先烈而深感自豪。这些年来,我们在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鼓舞下开展各项工作;今后,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牢记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