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环境保护督察

个旧市关于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情况的报告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2-24 浏览次数:

自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开展以来,个旧市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对照《红河州贯彻落实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及交办群众信访举报件整改方案》,全力推进问题整改,现已完成“编号:29-8-2 ”问题整改,并开展了验收工作,现将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问题

大屯海污染治理严重滞后:入湖沟渠截污治污不彻底。流域内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进度缓慢,仍有17个村庄未完成生活污水治理。2号、3号、5号、6号四条入湖沟渠径流区域内污水收集处理工程未全部完成,均不同程度存在生活源、农业面源等污染问题。6号沟渠径流区域主要包括蒙自市红河大道以南片区、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职教园区、州属医疗机构和个旧市团山片区等,存在管网铺设不完善,管网错接混接,雨污混流、冒管溢流污染等问题,目前6号沟渠入大屯海口断面水质为劣Ⅴ类。

二、整改情况

(一)开展大屯片区生活污水管网普查,根据结论开展错接、漏接口的整治工作,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

(二)加快推进大屯海沿湖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一步削减入湖污染负荷,2023年年底前完成17个自然村的污水收集工程。大屯街道加强已完成整治自然村污水收集设施的运行及管理。

(三)巩固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一是加强畜禽养殖常态化巡查监管。加强3#、5#、6#等主要给排水沟渠的管理,全面摸底排污情况,对3#沟47户、5#沟18户、6#沟3户养殖户排污口每月进行5次以上常态化巡查,截至目前出动370余人开展巡查,暂未发现养殖户养殖污水直排情况发生。二是依托项目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总体以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为主要目标,目前已建设完成堆粪棚450m³,多级沉淀池1621m³,污水收集池40m³,粪污收集管道788m,水肥输送管道2000m,污水泵送系统16套,污水沟改造289m,田间水肥池30m³,节水设施100套,粪污一体化处理设备2套,清粪设备1套,项目完成后流域内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截至目前大屯街道畜禽粪污产生量53.5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48.18万吨,大屯综合利用率为90.06%,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设施配套率为100%。

(四)精准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近年来,我市在大屯海流域推广科学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根据流域内主栽作物制定施肥建议卡,辖区内已完成100%上墙;开展田间巡查、指导49次,共计培训、指导农户250余人。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点1个,指导施肥配方调整,安排布置耕地质量监测试验,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完成流域内6个监测点取样工作。开展4次肥料市场检查工作,检查肥料销售门市22家次,检查肥料品种150余种,已完成11期次调查肥料市场监测工作。新增太阳能杀虫灯13盏,发布“病虫情报”12期,建立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1个,开展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10890亩。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宣传200人次、科学安全用药培训2期241人,发放宣传资料858份,检查农药经营户(企业)36个次。

三、整改成效

(一)委托华越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大屯新区排水管网调查。并于2023年4月日正式提交《大屯新区排水管网调查报告》。依托报告,实施大屯新区生活污水完善工程及查缺补漏工作。
(二)实施个旧市大屯新区生活污水完善项目,该累计完成污水主管50880米,污水支管50148米,雨水管网改造6000米,累计完成产值11250万元,并于2023年12完成竣工验收,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完善了大屯新区33个村庄流域的污水管网建设及入户支管的建设,并对第三冶炼厂、第四冶炼厂、甲介山、官家山等几个矿区内的生活区进行了污水收集。将收集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主管最终进入大屯海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提高和改善村庄及新区的人居生活环境的同时对大屯海的排污治理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三)2023年,大屯海流域化肥施用量1443.15吨,较2022年减少31.85吨,减幅2.16%。2023年,大屯海流域农药施用量28.785吨,较2022年减少0.615吨,减幅2.09%。2024年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大屯街道畜禽粪污产生量40.12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36.12万吨,大屯综合利用率为90.03%,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设施配套率为100%。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要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积极谋划项目,多方争取专项债券、金融贷款、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项目资金支持设施建设。

(二)配合、指导大屯街道,进一步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宣传,努力形成上下一心的氛围。坚持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小组会、议事会等各种宣传方式,充分激发农民参与污水治理的内生动力,实现少花钱或花小钱办大事、办好事。培养村民形成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群众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中的获得感。

(三)加强科学安全用药及科学施肥技术培训,提高群众防控技术,引导农户增施有机肥。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绿色防控;强化畜禽,水产养殖监管,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主动对接服务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项目推进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




个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