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个旧市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对个旧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6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文号:个工信函2018〔2〕号 发布日期:2018-09-29 浏览次数:

马锦升等代表:

  你们在个旧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请求政府给予沙甸区产业扶持的建议》的第76号建议,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沙甸特色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是我市沙甸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个旧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沙甸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及《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加快个旧市沙甸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出台了相应的实施计划,其中对发展特色食品产业制定了以下具体措施:

  一、抓基地建设

  支持企业联合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壮大畜牧业并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实施好牛牧业科技示范园、川欣优质畜产品基地等项目,建设高产牧草种植及青贮加工、肉牛养殖基地,辐射带动个旧市及周边地区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为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保障。

  二、抓精深加工

  支持“川欣食品”、“认真食品”、“老二干巴”等现有肉类加工企业引进对畜产品保鲜、加工、储运等环节中的关键技术,提高产品档次和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推动沙甸区认真食品、沙甸映象清真食品肉类精深加工的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清真过桥米线、传统回族风味酱菜等特色清真小吃、清真糕点、清真餐饮等行业发展;规划引导清真食品企业进入个旧市轻工产业园区,规模化、集中化生产和经营;积极落实清真食品产业可以享受的相关优惠政策。

  三、抓品牌建设

  进一步提高“川欣食品”、“认真食品”、“沙甸映像”、“哈俩礼”、“马荣平(干巴老二)等清真食品品牌的知名度,争创云南省名牌产品、红河州知名商标,实现品牌提升。

  四、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按照产城融合发展、功能集合构建的要求,推进个旧“一园三区”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建设沙甸民族特色工业示范园区和个旧市轻工产业园区,提高沙甸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承载力。个旧市轻工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清真食品、民族特色服饰、银工艺品等产业。

  目前,正在推动沙甸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向纵深发展,当前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支持沙甸特色食品加工业发展。为积极支持沙甸特色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我市将民族风味肉制品加工业作为个旧轻工产业园的核心主打产品,不断将产业做大,将园区做强。把提升肉制品及风味食品的商品化程度作为一项关乎产业发展质量和提升产业附加值的重要工作来抓。鼓励企业加快肉制品及风味食品向精品化、方便化、即食化方向发展;加强产品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加强产品的包装设计,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大幅度提升产品的“颜值”,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目前,个旧轻工产业园已完成征地574.3889亩;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可研、水保、环评、矿覆、地灾评估、地质勘查等前期工作;完成标准厂房、道路、场地平整项目的施工设计。2015年已申请得老工业基地专项改造资金700万元,用于个旧轻工产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集中孵化、培育沙甸特色民族食品行业。目前预先建设面积为4408.56平方米的A4栋标准厂房,作为发展食品加工产业的样板房开展民族特色食品加工行业的招商工作。

  (二)建立示范区,做好示范和销售。沙甸区公所采用“牧业公司+合作社+大户”的模式,建立核心示范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育苗种、开发市场,按照“五统一”(即统一牛种、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方式,在做好示范和销售的前提下,在周边地带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培育有实力的养殖大户,最终实现公司稳健发展、合作社不断壮大、村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并为产品深加工提供安全优质的原材料。同时把牛粪、牛尿经科学处理后作为农家肥施种玉米、青草,然后做玉米青贮饲料喂养牛,达到养殖循环经济,提高养殖质量及经济效益。

  (三)依托现有资源,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支持稀贵金属产业,综合回收白银、金、锑、铋、铟等稀贵金属产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引进,努力发展如银饰品及银工艺品、银浆、银粉等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四)加强技术服务。近年来,我市一直以加强对养殖场(户)的养殖技术服务和动物疫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应用和推广为重点,提倡、指导养殖场(户)科学规范化养殖。2013年至今,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多次到个旧市沙甸好牛食业有限公司、个旧市沙甸川欣养殖有限公司等肉牛场,对规划、布局、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牧草种植等多方面给予技术指导和建议。

  此外,市属相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能和实际情况,结合沙甸特色食品加工企业实际,帮助企业制定企业标准,最终形成特色食品行业标准,使沙甸特色食品加工业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目前,沙甸认真食品有限公司、个旧市永兴养殖有限公司、个旧市川欣食品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个旧市好牛食业有限公司获得云南省科技示范园称号。

  (五)利用“互联网+”做大做强食品产业。组织沙甸地区的电商经营者开展培训,邀请专家级电商管理人及创始人进行授课,对相关产品进行精深研发包装,形成了适宜网销的特色商品。在调研摸底和广泛动员电子商务发展主体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和包装了一批网销主推商品,确定沙甸区为民族特色电子商务发展主体区域,确定油淋干巴、油淋鸭、沙甸糕点、沙甸烧烤等清真食品及穆斯林服饰、民族工艺品、银饰等为主推产品。同时,为使沙甸区电商经营企业(个人)能够享受到省、州对工业、农业、商业和旅游业自建或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网上销售的相关补助政策,对当地电商经营户抱团组建公司事宜进行实地调研,并鼓励企业将沙甸本地经营清真食品、服饰、民族工艺品的企业(个人)进行融合,组建统一公司,将经营业绩做大,相关职能部门将积极为公司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

  (六)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针对信贷资金支持的问题,我市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州政府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惠企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搭建“银、政、企”沟通平台,努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一是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信贷机制。选择实力强、信用好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出资入股个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充实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完善贴息机制建设,积极推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建立健全对绿色信贷的贴息、担保机制,推动绿色信贷业务积极开展。

  二是利用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合作平台,帮助食品企业积极开展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破解企业因担保和抵押不足而面临的融资困境。

  三是设立工业信贷引导资金。充分发挥省级、州级、市级工业企业信贷引导资金效应,进一步加大“惠企贷”政策的宣传力度,建立银政企业沟通机制,引导银行支持我市食品加工企业通过“惠企贷”融资,同时积极组织企业申请省、州“惠企贷”,尽力缓解企业融资难。

  按照省委、政府安排部署,我市从2017年起继续实施微型企业培育工程。

  1.实行微型企业贷款贴息。2014年4月1日后注册的符合扶持行业要求的微型企业,可向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富滇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云南省分行3家承贷银行申请10万元—300万元创业扶持贷款。创业扶持贷款利率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不得超过14%,由省财政给予申贷微型企业1年的基准利率(4.35%)贴息补助,基准利率上浮部分利息则由微型企业自行承担。2017年已为12户微型企业放贷1187万元。今年已为11户微型企业放贷565万元。

  2.加大对微型企业后续服务支持。2017年为16户微型企业争取到26万元的微型企业后续服务券支持。我市将继续以“两个10万元”培育工程为契机,充分利用好这难得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政策机遇,争取有尽可能多的符合条件微型企业得到贷款扶持。

  根据《个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个旧市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个政发〔2013〕50号),继续加强与建行个旧支行、曲靖市商业银行红河个旧支行“助保贷”业务合作,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担保;设立1100万元助保贷风险补偿铺底资金,开展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已成功为企业放贷11250万元。

  按照州工信委安排,加快培育一批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运行质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积极组织辖区内符合申报条件的11户企业申报州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认定成功后一户企业州级给予10万元奖励。

  (七)争取项目资金、政策支持。在项目资金政策支持上,积极帮助食品加工企业在项目技改、新产品开发和就业培训等方面向上争取支持;积极争取省级就业专项资金重点向红河州倾斜的部分全部用于沙甸地区就业扶持和各类就业培训工作。对符合工业转型升级重点方向和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条件的项目,省、州、市三级合力给予扶持,单个项目三级扶持资金最高可给予1000万元(省级最高可给予500万元,州级从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300万元扶持,市级从产业扶持资金中给予200万元专项安排)。对沙甸地区蔬菜基地及农业基础设施、肉牛养殖等项目,争取州级有关资金重点给予支持。通过积极努力,目前,沙甸映像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获得民营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0万元,沙甸好牛食业有限公司获得工业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补助资金5万元;个旧市永兴养殖有限公司获得云南优秀中小企业补助资金10万元支持,个旧市民族团结示范养殖项目得到市级项目经费10万元的支持、个旧市川欣食品有限公司的沙甸特色肉制品项目得到州级3万元资金支持。

  在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沙甸油淋干巴、油淋鸭等清真食品经过多年发展,打造出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绿色清真食品,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得到了广大消费者青睐,远销国内外各地,为弘扬民族饮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是沙甸人的骄傲,更是个旧市的荣耀。在今后工作中,市政府将按照省、州政策和实施方案,安排各职能部门继续做好促进沙甸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促进沙甸经济发展。

  感谢你们对我市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8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