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个旧市贾沙乡围墙村委会结合村民大量种植竹子的实际,想方设法发展竹产业,拓宽村民增收路子,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围墙村委会竹子种植面积约11万亩,站在围墙村民小组往山对面看去,只见周边的山坡上满眼翠绿,一片片竹林郁郁葱葱,构成了连绵起伏的竹海。但随着近年来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种植技术的提升,竹子的市场需求逐年下降,每亩竹子的收入从过去的1400元左右下降到了现在1000元左右。
围墙村党总支副书记简家有介绍:“过去几年,因为大棚、豆架都用竹子搭建,所以当时竹子销量很好。现在市场需求下降,竹子销路不好,我们也犯愁。”
为进一步发展竹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围墙村召开党总支委员会和村民代表会议,集思广益谋发展,群策群力寻出路。村“两委”班子通过多方打听和学习,最终把目光投向了竹编产品。去年5月,在个旧市人社局的牵头下,该市第一期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班在围墙村委会开班,重点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教授竹编手艺。
简家有说:“我们一棵竹子可以卖1元多,但如果把竹子做成竹编产品,比如一棵竹子可以编两个竹箩筐,每个竹箩筐能卖到50元,村民的收入一下子就增加了。”
尝到竹编产品的甜头后,今年6月,围墙村委会又举办了第二期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班。在培训现场,来自该村委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党员们有的削竹子,有的破竹篾,还有的向前来授课的云南竹编大师、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加云请教竹工艺品的编制方法。
据了解,李加云不仅教授村民们竹编技艺,还承诺收购村民们编制的竹工艺品。待村民们的编制手艺娴熟后,只要所编制的竹工艺品达到收购要求,李加云就会按照不同品质以不同价格进行收购。
围墙村民小组村民代秋梅家种植了8亩竹子,她说:“围墙村小组种有大量竹子,过去大家都是砍竹子卖,大棵的能卖一两元钱,小棵的卖几角钱。现在村委会举办培训班教村民们竹编手艺,待学会了这门手艺,以后农闲时我就可以在家里编竹盒、竹篮,既提高了竹子的附加值,又能帮助家里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