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我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立足当前农业农村新形势要求,以珠江、红河流域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为抓手,切实打好“白色污染”防治攻坚战。
农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为促进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大量废弃农膜未能及时开展回收,形成大面积“白色污染”,同时也制约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为了降服这只“白魔”,市农业农村局实地到9个乡镇(街道)摸底走访,对农户使用农膜数量、覆膜面积、农作物覆膜时间一一进行分析研判,在摸清底数后,按照南北差异、重点区域,依托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在重点流域周边开展农膜回收示范工作。
按照“政府扶持引导、企业市场运作、群众广泛参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逐步探索出捡拾、收购、储运和转化利用一条龙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目前,在我市珠江流域大屯街道、鸡街镇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2个,卡房镇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1个。农业农村部门将依托项目,以点带面,辐射带动,逐步覆盖全市乡镇(街道),从而形成对“白色污染”的合围之势,推动绿色兴农。
11月9日,首家废旧农膜回收站点在个旧市大屯富誉工程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州农业局有关领导、市农业局主要领导、责任科室、站所参加了此次揭牌仪式。废旧农膜回收站站点的创建,将有效推动个旧市珠江流域、红河流域“白色污染”治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适时开展地膜联合执法行动,进行专项整治,严把准入关,确保不合规超薄地膜产品不出厂、不进店、不下田。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将地膜回收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宣传到村村寨寨,高质量完成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5%以上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