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法律服务需求,卡房司法所始终秉持“便民利民为民”的宗旨,积极拓宽公共法律服务覆盖面,努力满足广大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急群众所急 为群众解决法律难题
熊某发系个旧市卡房镇某村委会村民,儿子熊某龙今年12周岁,2021年春节期间,熊某龙趁父母不注意,在某手机购物软件上通过某电商平台购买游戏账号、充值游戏点卡,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花费将近9万元,将父母辛苦打工一年的积蓄挥霍殆尽。家长急得团团转,经村委会干部宣传了解到此前司法所解决过相关案例,马上带孩子前来寻求法律帮助。
由于涉案金额较大,司法所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先安抚了熊某发的情绪,指出孩子这次闯祸是其平时监护不力纵容溺爱的结果,作为监护人,不要一味责怪孩子,更不要粗暴打骂,应该先从家长自己身上找原因,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谈谈,用道理来说服教育。随后,及时与某电商平台取得了联系,说明具体情况,协调客服人员返还消费金额。
某电商平台以虚拟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为由,拒绝返还消费金额,并提供熊某龙与客服人员沟通的聊天记录,以此证明熊某龙在实施买卖行为前已经知晓且同意平台所售虚拟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的条件,平台方不愿对此承担任何责任。
司法所工作人员耐心向客服人员讲解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指出熊某龙系未成年人,该笔消费数额巨大,明显与孩子年龄、智力不相适应,不论熊某龙做出何种承诺,都属于待追认的民事行为,平台方理应退还消费金额。鉴于家长存在监管责任缺位,调解员提出消费金额可以按照一定比例部分退还,让孩子家长能挽回部分损失。但由于该平台系某手机购物软件下的第三方网络零售商,目前对其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平台客服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诿扯皮,不愿意承担责任。司法所工作人员遂协助家长通过手机软件运营商、市场监管局投诉平台等多个渠道申请投诉,同时继续跟平台客服沟通。经过两天的艰难协调,某电商平台最终同意退还熊某龙消费金额的70%,为熊某发挽回了部分损失。

想群众所想 拓宽法律服务覆盖面
为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卡房司法所联合卡房派出所在派出所办事大厅内摆放了12348法律服务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整合了司法行政各项业务,有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社区矫正、律所律师等多种业务版块,涵盖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宪法、宅基地纠纷、婚姻家庭、房产继承、劳动就业、工伤社保、民间借贷、交通事故等多个方面的法律内容,可以为群众提供菜单式的法律服务。
查询人根据提示、输入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可获得问题分析、法律程序、证据清单、法律文书、相关案例等信息,并可扫码一键直达手机,群众只需动动手指轻轻一点,即可随时获得答疑解惑,成为群众的智能法律顾问。
卡房司法所在立足自身职能的基础上,通过多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合力,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再创新,让科技多跑腿、让群众少走路,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公共法律服务更加智慧、更加精准、更加贴心、更加高效,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普惠均等的优质公共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