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是不给我们个说法,你就别想走出这道门!”2021年3月31日,张某与胡某等人一路吵吵嚷嚷来到卡房派出所门口,浓重的北方口音在个旧市卡房镇这个西南边陲小镇显得尤为突出,如同一个天然的标签,标示着他们异乡人的身份。
经卡房派出所工作人员了解,张某等人是陕西老乡,今年年初胡某邀约张某等7人一起前往卡房务工。由于路途遥远,张某等人起初有些犹豫,但胡某承诺即便没有工作可干到时也会报销他们的来回路费,张某等人遂抱着希望千里迢迢来到卡房,谁知等待他们的却是冷水当头泼下。随着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卡房镇许多工矿企业已处于停产停工状态,张某等人来到卡房后一直处于赋闲状态,至今已两月有余。几人觉得这么拖下去也不是办法,遂与胡某商量报销路费回老家另谋生路。没想到此时胡某只肯承担张某等人回家的路费。众人得知在卡房白白耗了两个多月,不仅钱没挣到,连来时的路费还要自己掏腰包后非常气愤,便拉上胡某一起来到卡房派出所。
卡房派出所工作人员接案后联合卡房司法所、卡房镇综治办共同对该纠纷进行了调解。调解员首先安抚了双方激动的情绪,并向当事人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指出报销往返路费虽然没有法律依据,但张某等人正是基于相信胡某的承诺才同意前往卡房,双方已达成要约,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现在既然张某等人因无工可做要返乡,胡某就应当兑现自己的承诺。
调解过程中,胡某以张某等人要求的路费过高为由百般推诿,调解一度陷入僵局。调解人员遂登录铁路售票12306网站实时查询个旧到张某等人老家陕西安康的车票价格,将车票价格、食宿费用等一一列明结算,得出每人往返约需花费1300元。经过调解人员的耐心劝解,胡某最终同意支付张某等人每人1300元路费,让他们顺利返乡。
拿到路费后张某等人激动不已,连连向调解人员表示谢意并热情邀请调解人员到他们的家乡安康旅游。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大家心里都舒了一口气。

近年来,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卡房司法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优势,联合派出所、综治办、社保等多部门组成农民工维权工作队,加强沟通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高效化解纠纷。今年1-3月,卡房司法所已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8件,调解成功5件,另有3件已为当事人办理法律援助,代书起诉状,引导其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