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分析当前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形势,研究谋划2024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2024年1月7日,个旧市农业农村局召开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会。
会上,局主要领导组织参会人员学习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云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红河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精神为引领,明确工作方向。
会议指出,2023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州委和市委“337”工作思路,中央、省委、州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粮食生产为基础,产业发展为抓手,以巩固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为目标,全力以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年工作在全局上下共同努力下稳中向好。
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指标保持增长态势,粮食生产超过预期目标,袁隆平超级稻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167.64千克,超过2018年百亩连片最高产量;依托朱有勇院士团队,在卡房苟街村建立350亩水稻旱作市级示范样板。牲畜蛋禽存出栏稳中有升,奶业产业实现融合发展,“一尾鱼”产业逐步壮大,引入“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并成熟落地我市,制订《个旧市现代渔业产业链发展规划(2024—2030年)》。加强“学牟定•显成效”建设,印发《个旧市“学牟定·显成效”绿美乡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4年)》,乡村面貌不断改善,组织对门山村委会和戈贾社区申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创建省级绿美乡镇1个、省级绿美村庄2个、州级绿美村庄39个。推动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普洒河村、小蔓堤村获评2023年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高标准农田0.92万亩,为农业提质增效奠定基础。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兑付农机购置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水稻旱种补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榨季糖料蔗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补贴,以补促农增收。着力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选派专家人才参加“万名人才兴万村”帮扶、省州“头雁”项目等培训,市动监所潘晓芳获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表彰。
会议强调,2024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各单位、各科室要深入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省委、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对表,认真谋划“三农”工作怎么干,为全年工作顺利推进打好基础。对标中央三农政策导向,锚定建设农业强国为目标,完善思路举措。一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二是坚持把“稳面积、增单产”作为2024年粮食生产的重点工作任务。三是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四是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准绳,依托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基地及朱有勇院士团队,加快推进种业振兴。五是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与云南乍甸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帮扶车间,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推动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六是积极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坚持产业兴农,持续扶持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推进“一味药(云河药业)、一瓶奶(乍甸乳业)、一袋米(大红屯)、一尾鱼(恒洋渔业)”产业发展壮大。七是对标农业农村发展所需,谋划重点项目。八是梳理完善2024年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工作重心,找准发力方向,重点围绕农村改革创新、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积极谋划,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中央“三农”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市农业农村局领导班子成员,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