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12月的个旧,冬意渐浓,但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消除裸露垃圾、清理卫生死角、普及健康知识、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消毒灭害减少病媒生物传播途径、改善餐饮服务环境卫生、推进农贸市场环境卫生整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却在全市大街小巷、楼群院落、农贸集市、企业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犹如一股强劲东风,在个旧市掀起了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热潮。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法宝,是全面改善人居环境、维护全民健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自全省启动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以来,个旧市高度重视,认真贯彻省级、州级安排部署,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结合个旧实际制定全市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抽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建工作专班,并将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与“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有机结合,广泛宣传动员,细化责任清单,压实工作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强化保障支撑,紧抓时间节点,严格督导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同时,个旧市借鉴疫情防控经验,创新机制,实施网格化管理,将城区26个社区划分为97个片区365个网格1276个点,建立“社区吹哨、干部报到”工作机制和“卫生日保洁、月检查、季评比、年底考核”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136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巾帼连心、“洁城卫士”志愿服务队作用,开展“靓丽星期五”“温暖星期六”主题志愿服务19.7万人次,凝心聚力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全市上下形成了统筹联动、分工负责、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全民参与“干”起来、环境清洁“搞”起来、攻坚责任“扛”起来、齐抓共管“连”起来的工作氛围日益浓厚,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进一步增强了全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清垃圾:
裸露垃圾消失无踪 人居环境整洁优美
“这项活动开展以来,不仅我们社区里裸露的垃圾消失不见了,而且在他们的带动下,我们也积极维护环境卫生。”又到了每周五的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看着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队员们清垃圾、搬杂物的忙碌身影,社区居民张慧也拿出清扫工具加入其中,为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整洁、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出一份力。
随着清理出的垃圾装上垃圾清运车,记者跟随清运车来到位于个金路上的固定式垃圾压缩转运站,这里正是集智慧监控、垃圾压缩处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个旧市环卫管理中心。“这座刚刚投入试运行的固定式垃圾压缩转运站和城区的8座小型移动式垃圾压缩转运站属于个旧市生活垃圾收转运设施项目,可日处理垃圾300吨。”个旧市环卫处副处长谭云浩向记者介绍,该市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治理,不仅实现了机械化、智能化,而且能够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
离个金路不远处的冶炼路是该市今年5月打通的“断头路”,自裸露垃圾全消除行动开展以来,原先道路两旁的建筑垃圾被新增的绿化景观所取代,一排排栾树、樱花树等树木在平坦的道路两侧吐出新绿。冶炼路旧貌换新颜只是个旧市裸露垃圾全消除行动成效的一个缩影。随着该项行动的深入开展,该市有效整治长期拆而未建工地垃圾随处可见问题,对冶炼路、工人村片区已暂停施工工地周边的11个地块进行回填复绿,共清运建筑垃圾13.8万吨,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086万平方米,形成新的城市绿化景观;5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整治完毕并销号。
目前,个旧城区103万平方米共15条主次干道机械清扫率达70%。通过全面加大建成区道路路面、建筑工地周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清扫保洁力度,共整治背街小巷803条,清理卫生死角915处、花台绿化带1262处,清理河湖库渠29座(条)564.79公里,清运垃圾2.35万吨。
扫厕所:
环境美观 如厕如家
干净的地面、清新的绿植、淡淡的香薰……如果不是门口贴着“免费公厕”的标识,很难让人将其与印象中的公厕联系在一起。“以前能不跑公厕就尽量不跑,现在有时甚至觉得自家的卫生间都不如公厕环境好了。”家住个旧市绿春巷的市民陈先生说起附近的公厕时感慨不已,“现在的公厕美观舒适、干净无味,符合我们个旧美丽宜居的城市形象,而且还能扫码评价,民生问题让我们老百姓做主,真不错!”
提起扫码评价,记者注意到,公厕的外墙上贴着一个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对公厕环境和如厕体验作出评价,同时反馈意见、建议。据个旧市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安装无推送广告评价二维码,搭建满意度调查平台,截至目前,共收到反馈195条,满意度4.16分(满分5分),好评率70%,群众提出的所有意见、建议均已整改完毕。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小空间展示大文明。目前,个旧城区64座建档立卡公厕全部实现免费对外开放,在做好做优省级“三无三有”的基础上,管理达到“七净九有九无两好”,即:墙壁净、地面净、周围环境净、门窗净、隔板净、尿池净、蹲台净,有手纸、有洗手液、有香薰、有智慧、有文化、有绿植、有导向牌、有公厕编号、有服务公示牌,无粪便、无臭味、地面无水渍、无蛛网、无积尘、无痰涕、无蚊蝇、无杂物、无溢流,服务态度好、设施管理好。现在,个旧市共有公厕2305座,其中,1754座学校厕所已达“四净三无两通一明”标准,医院、旅游景区、加油站等公共场所的551座厕所已达到“三无三有”标准,达标率100%。全市79个行政村(含涉农社区)村委会所在地104座公厕全部达到无害化卫生公厕标准。
勤洗手:
设施全配套 方便又卫生
“现在走到哪儿洗手都方便,看见这些小亭子就会想到一定要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更健康。”市民王女士口中的小亭子,就是洗手设施全配套行动开展以来,个旧市在街道、公园、广场、湖边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建起的洗手亭。
这些小亭子造型简约大方,内有专为成人和儿童设计的高低洗手台以及直饮水设备,有些大一点的亭子内还有垃圾桶、烘手机等,亭子内墙还张贴着“七步洗手法”和“请爱护公共设施”“节约用水”等宣传标语,在教会大家洗手的同时,也提醒大家做文明市民。
走进个旧市和平小学,教学楼门口两侧搭建的洗手台颇具校园特色。课间休息时,几个小学生来到洗手台前有序地排队洗手,一边洗还一边念着口诀“掌心搓掌心”“手指交错掌心搓掌心”“指尖摩擦掌心两手互换”……一名小学生告诉记者:“我回到家里也是这样教爸爸妈妈洗手!”通过“小手拉大手”,健康文明的生活新风尚得到了更为广泛传播。
个旧市按照“因地制宜、方便实用”的原则推进洗手设施全配套行动,整合全市64座城市公厕附属洗手设施全配套,计划建设洗手设施1269座,其中,新建393座、改造876座,独立式424座、附属式845座,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遵循“最急、最忧、最盼”的原则,在广场、公园人员密集地新建洗手设施40座。推广市区公厕、洗手设施“二维码”扫描评价程序,请广大市民对公厕、洗手设施作出评价、提出建议。截至目前,收到反馈160条,平均满意度4.92分(满分5分),好评率95%。
净餐馆:
落实“明厨亮灶” 保障“舌尖安全”
近日,个旧市公布了一批餐饮“红榜”企业,上榜的餐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就餐区环境干净整洁、后厨设施设备清洁到位,“明厨亮灶”要求落到了实处。
建立“红黑榜”制度,是该市开展餐饮服务环境卫生全改善行动的一个有效举措。“要全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督促餐饮服务单位严格执行餐饮服务规范,保持经营场所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个旧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在采访中说道。
食品安全无小事,线上线下齐监管。为了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网络订餐安全,个旧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人社局集体约谈了“美团”“饿了么”两家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负责人,要求其严格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等要求,规范制作、经营餐饮食品,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该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开展餐饮服务环境卫生全改善行动为突破口,强化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责任,严格按照“七个达标”要求对辖区内餐饮集中区、三星级以上宾馆、中型以上餐馆、学校单位食堂等重点场所实施全覆盖监督检查,持续改善餐饮服务环境卫生条件。
截至目前,该市城区(含重点区域)共有餐饮单位1271户,达标1271户,达标率100%。其中,中型以上餐饮35户全达标,达标率100%;小型餐饮982户全达标,达标率100%;餐饮类摊贩193户全达标,达标率100%;学校食堂37户全达标,达标率100%;其他单位食堂24户全达标,达标率100%。
常消毒:
建立标准机制 规范覆盖到位
在个旧市人民医院门口,医务人员正在为进入医院的人员测量体温,查看他们的健康码,并提醒他们佩戴口罩,常态化疫情防控毫不松懈。
走进医院,穿着橙色马甲的保洁人员来回进行流动保洁,确保垃圾随产随清。同时,他们还做好全面消毒、厕所清扫以及垃圾清运等工作,登记每日消毒情况,确保医院环境干净、整洁、卫生。
“为确保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全覆盖行动取得成效,我们对辖区内所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和开展卫生质量抽检,看他们是否建立了规范的常消毒制度、方案并落到实处,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到位。”个旧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个旧市围绕“环境卫生制度化、清洁消毒标准化、疫情防控常态化”主题全力开展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全覆盖行动,制定《个旧市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全覆盖行动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建立每周联络报送机制;与全市所有公共场所经营者签订承诺书,并在经营场所公示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消毒记录等内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该市“8类重点场所”共415家,其他公共场所873家,“常消毒”覆盖率100%,监督检查率100%,常规开展清洁消毒率100%。质量抽检595家,质量抽检率46%,其中“8类重点场所”质量抽检415家,抽检率为100%。
管集市:
提升改造显品质
规范有序倍舒适
“没有了占道经营,道路变得干净宽敞了,将摊贩集中到市场里,我们买东西也方便。”在个旧市近期开展的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管集市”专项整治中,看着自家附近的农贸市场管理越来越规范,周边道路的占道经营行为被取缔,市民李女士如是说。
李女士家住海特农贸市场附近,市场主办方张贴书面通知后,该市场原有大部分存在占道经营等行为的商贩有的搬入市场内部经营,有的已按相关要求自行整治。在“管集市”专项整治中,经过执法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劝导,市场周边零星的占道经营商贩全部进入市场内经营,实现了周边道路畅通、行人通行有序。
在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全提升行动中,个旧市不仅大力整治市场周边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违法违规行为,还严格落实“一日一清洁消毒、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大清洁”清洁消毒措施,着力整治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加强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强化野生动物和活禽交易监管,提升农贸市场标准化水平。
“朝阳天桥农贸市场整顿得太好了,以前穿白鞋子去逛市场,出来就变成脏鞋子了。”市民刘女士一番生动的描述道出了农贸市场的可喜变化。如今,个旧的众多农贸市场焕然一新,消费者可尽情挑选各色美食,更加卫生规范、干净整洁的购物环境让人倍感放心与舒适。
截至目前,该市已淘汰取缔1个农贸市场和7个占道经营的临时交易点,完成5个农贸市场的巩固规范、6个农贸市场的提升改造、2个农贸市场的新建增加、1个农贸市场的整合搬迁。对市区13个农贸市场进行了880次全覆盖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023人次,并督促各农贸市场开展消杀1052次,全力打造干净、整洁、卫生、放心的消费环境。
众参与:
弘扬卫生健康
倡导文明风尚
近日,一场以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为主题的庭院惠民小剧场在个旧市云庙上演,将“七步洗手法”融入舞蹈、文化艺术,用庭院剧场这种新型的文艺演出形式,为市民带来了别具一格的艺术享受,使活动融知识性和观赏性于一体,让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的宣传氛围愈发浓厚。
为推进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众参与行动,个旧市创新机制,实施网格化管理,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136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巾帼连心、“洁城卫士”志愿服务队积极投入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开展“靓丽星期五”“温暖星期六”主题志愿服务19.7万人次;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全民互动活动,设置有奖知识问答、不文明行为随手拍、整治线索举报、积分礼品商城,参与线上答题8.52万人……一项项活动的开展,让健康文明生活新风尚深入人心。
该市积极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宣传,在市区公交车站台、灯杆、路牌、护栏等设置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宣传栏1762块,建立社会宣传教育群669个,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460块,发出宣传资料20万余份。整合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资源,大力宣传倡导“社交距离、勤于洗手、分餐公筷、革除陋习、科学健身、控烟限酒”等6个健康文明生活新风尚,滚动播放视频48.51万条次,新媒体发布信息285条,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专栏200次、公益广告560条次,非黄金时段播出公益广告1680条次,曝光不文明行为5期。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N+1”志愿服务作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活动3816次。130个企事业单位建立“工间操”制度,86个党政机关建成无烟单位。组织以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为主题的“党建引领·群团助力·全员参与”等大型专题宣传活动和庭院剧场文化汇演7次、“六进”集中宣讲活动14次,将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融入广大市民的生活,推动形成知荣辱、讲卫生、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