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工商信函〔2023〕12号
张婷月、徐菁等二位委员:
你们在政协个旧市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本地企业支持力度,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的第62号提案,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拓宽融资渠道,营造更好的融资环境”建议的答复
一是政银企合作促融资,通过“惠企专员”企业大走访、设置惠企政策推送专窗、搭建惠企政策申报系统等方式,深入实施基层就业奖补、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就业失业登记等助企纾困措施。2023年一季度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为112,621.21万元,同比增长29.39%。
二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的贷款资金支持,助力个旧市优质产业及园区发展。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市辖区内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市为个旧市易德工贸有限公司、个旧市华源经贸有限公司、云南乘风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等78家企业授信33,508.29万元,发放贷款29,866.28万元。
三是锚定“智慧税务”建设,成功创建红河州首家“标准化、示范化、达标化”办税服务厅,先后在大屯、鸡街建成全州首批乡镇“税费服务站”,实现自助办税缴费就近办、随时办;聚焦化解税费争议,在全州率先推出“锡都金税”税宁调解室,化解纳税人急难愁盼问题30件,并持续强化“红税e线”远程帮办中心业务能力,累计受理远程税费咨询求助1218户次;坚持深化“银税互动”,积极推广“留抵小微快贷”,2022年累计助力企业贷款176笔,贷款金额1.44亿元,2023年我局将持续深化“银税互动”工作,切实帮助市场主体解决融资难题。
二、对“强化政策支撑,加强本地企业受重视力度”建议的答复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1.编制《个旧市2022年惠企政策汇编》,形成政策清单95条次并印制成两千余册,由各行管部门派发,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2023年惠企政策汇编将适时开展动态清理。2.围绕税惠政策直达快享,定制精细服务举措,启动全覆盖式政策宣传辅导,线上借助“红税e线”平台、云税通、税企互动微信群等渠道,线下通过面对面宣传、点对点提醒、一对一辅导等形式,确保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二是加强企业对接。通过开展企业座谈培训、走访代表委员问需问计、线上线下广泛宣传等方式,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2023年以来共线下组织纳税人各类学习培训10场,线上组织纳税人学堂1场,“数电”票、两个所得税汇算等“一对一”辅导600余户,精准推送办税提醒、税费政策55459条;主动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积极打造集业务指导、沟通协调、服务纳税人于一体的“综合业务办公室”,更好解决纳税人缴费人复杂涉税事项办理需求;同时,广泛宣传纳税人享受政策红利典型案例、税务部门优化服务做法,一季度累计被各级媒体采用案例28次。
三是优化办事流程。全面清理现有市级33个部门10个乡(镇、街道)6809项权责清单事项并对事项内容进行合法性审查,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取消各种证明材料262项,规范19项证照凭证。实施“先照后证”改革,除法律规定和国务院决定保留的27个行业外,一律取消前置许可。
四是确保政策落实。严格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所有市场主体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减少自由裁量权,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投资经营等方面,打破各种形式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同时认真围绕《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深入开展违背市场准入壁垒排查的自查自纠,对涉及市场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做到“应清尽清”,对违反相关审查标准需要调整或废止的,做到“应改尽改”。
三、对“加大扶持力度,做好本地企业品牌培育”建议的答复
个旧市拥有普通商标1902件,中国驰名商标4件,云南省著名商标34件,红河州知名商标26件。2019年由于国务院相关政策,云南省著名商标和红河州知名商标的评比工作停止。2020年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开展地理标志资源的挖掘和培育工作,先后调研了“个旧番鸭”、“乍甸石榴”、“乍甸牛奶”、“沙甸干巴”等,但由于种种原因,申报未成功,该项工作持续推进中。2023年2月22日至2023年5月12日期间,开展了“打假护牌”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59人次,车辆4辆次,检查建材经营户23户次,酒类经营单位20户次,超市4户次,药店19户次,检查中未发现有经营户商标的违法行为。
组织企业申报优质中小企业,2023年我市新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3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户,下步将根据《云南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做好中小企业培育工作。2023年6月动员企业参加第八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
感谢你们对我市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及电话:顾焜 18853575738
个旧市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2023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