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政办函〔2022〕38号
民革个旧市委:
你们在政协个旧市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整合各方资源建设数字政府,助推数字个旧建设的几点建议》的第81号提案,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优化数字环境,打造高效高能新框架。编制完成《个旧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个旧市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设计方案》,确定以“城市运营中心+城域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N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基础架构。同时,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个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要内容,提出今后五年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和重点举措,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全面提高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管理水平。
二、构建数字底座,建设共融共享新平台。一是搭建云大数据平台。投资1.25亿元建设个旧市云大数据中心,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存储能力3.5PB,计算资源池共16000核,投入机柜160组,GPU服务器20台。二是构建城域物联网。投资近8000万元,建设了覆盖主城区、大屯、沙甸、鸡街及特色工业园区的城域物联网络,铺设光纤450余公里,已接入图像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2100多台套。三是建设城市运营中心。投资1600万元,建设城市运营中心IOC项目,已建成进入试运行阶段。四是整合数据资源。依托个旧市大数据平台,构建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库、空间地理信息库四大基础数据库,共汇聚400多万条数据,涵盖27个政府部门,打通了数据共享通道。在第七次人口普查和新冠疫苗接种排查工作中,精准迅速完成了海量数据的分析筛选。五是推动业务迁移上云。完成政务云平台搭建,32个政府部门的业务系统已迁移上云,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企业上云提供了资源保障,在服务好本地企业外,云服务范围已延伸至玉溪、昆明、江西等地。
三、突出数字赋能,激活创新创造新引擎。一是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大新基建项目建设力度,2021年“数字个旧”重点项目共计17个,项目总投资34.2亿元;纳入云南省2021年新型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的有7个,项目总投资18.3亿元;纳入2021年“数字红河”重点项目的有6个,项目总投资10.1亿元。二是推动工业数字化。推进北部选矿园区的工业互联网,推动“企业上云”服务,打造工业互联网门户和园区管理平台,云锡锡冶炼智能工厂、云铝润鑫铝业电解铝智慧工厂均已完成第一阶段建设。探索“互联网+有色金属”模式,推动有色金属交易便捷化、全球化,做大做强个旧“线上有色”品牌。三是推动农业数字化。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探索建设“智慧农业”商务销售平台,个旧市进入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名单。创建代表个旧特色农产品品牌3个,优选金益牧业、白云山鲁沙梨等15个农产品在淘宝网、拼多多等平台销售。四是推动服务业现代化。一部手机游云南个旧模块顺利上线,智慧景区初见成效,阴山玻璃栈道实现智慧景区ICT集成服务,金湖文化广场矿斗AI识别系统顺利上线。
四、深化数字应用,构建全程全时新格局。一是实施“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以主城区及大屯新城1:500城市三维GIS建模为载体,建立与城市实体资产一一对应的数字资产,实现了管辖区域内“人、车、地、事、物”全面监控和城市整体治理工作全闭环“一张图”概览。二是整合城市综合治理平台。整合智慧停车、静态交通诱导、城管执法、网格化治理、渣土车管理、建筑工地管理等多个系统,城市建设管理各部门之间实现了统一调动、联动管理。三是完善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平台。整合了市人民医院、4家社区医院、11家乡镇卫生院的患者健康档案信息,在11家乡镇卫生院、4家卫生服务中心部署了新一代电子病历系统和远程会诊信息系统及医疗服务五大中心系统,医保脱卡支付、微信分时段预约、手机推送用药信息等大大方便了患者。四是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智慧化。自2018年建成全省首个县市级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以来,对平台不断升级完善,已联网47家企业,覆盖73个排口,实现对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实时监测,为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执法等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覆盖我市全境的水流域监测系统,已进入方案编制阶段。五是探索城市精细治理。将七个专项行动深度嵌入城市智慧化治理体系,利用已部署的综合治理和社会网格化治理平台,开展督查检查;通过卫生监督一码通小程序,对公共场所消毒、公共厕所保洁、洗手台清洁维护进行监督,实现实时、动态、可视化的工作调度。
感谢你们对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及电话:卢徐磊 18082968340
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