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工商信函〔2022〕13号
孔德红委员:
你在政协个旧市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建议》的第84号提案,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个旧市营商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按照省、州权责清单调整情况做好承接、调整、取消等基础工作。截至目前,市级33个部门权责清单6279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537项,10个乡(镇、街道)权责清单530项,政务清单685项,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并公开公示,为依法行政奠定坚实基础。
(二)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行网上办公自动化,“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结合“互联网+监管”平台运用,政务服务事项发布率100%,网上可办率97.59%,全程网办率64.12%,最多跑一次率93.66%,承诺时限压缩率67.08%。以上指标均达到省州要求。目前已实现所有企业投资项目备案1天内办结,项目审批在20个法定工作日基础上压缩至10个工作日内办结。
(三)加大监督问效。促进印发《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度省对州市营商环境评价发现问题整改的通知》,加快整改务求实效。运用“互联网+监管”“好差评”系统、意见箱、公布投诉电话等,规范窗口服务,坚决整治“玻璃门”“旋转门”等不作为现象。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供兜底服务,着力提升企业满意率。
(四)开展减负抒困。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率。2021年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全年共计少收失业保险金1450.97万元,大大降低了参保企业社会保险费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延长期限至2022年4月。执行行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采取“免申即补”。全年共发放稳岗返还218家企业453.98万元。2021年,我市继续执行云社险通〔2019〕4号文件的降费政策,共为我市1263户企业降费3790.73万元。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项目用地保障。2021年以出让方式供应12宗用地给我市10家民营企业,供应面积9.4706公顷。全面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2022年1—4月全市12家行政事业单位取消、降低了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共减免122.05万元。
(五)清理拖欠民企账款。2020年以来,接到的10件投诉件中,已经办结的5件,剩余的5件中,3件已经签订还款协议,2件已经制定还款计划。
二、为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下步的工作打算
根据《个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个旧市2022年稳增长促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个政发〔2022〕35号)文件,通过强化资金统筹保障、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工业增量提质、提升本地建筑业竞争力、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促进批零住餐和营利性服务业发展壮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支持旅游业加快复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效益、支持外资利用和外贸进出口、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15个方面工作,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针对委员提出的6点建议,其一“我们更应着手关注要素支持方面的扭转,以此为我市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我市已经2019年成立了个旧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根据《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个旧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的通知》(个政办函〔2019〕7号)文件,“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组织领导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研究制定全市优化营商环境重大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其二“应进一步系统深入地调查、了解我市民营企业目前生存状况,梳理出各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和自身核心竞争力。”2022年6月底按照《红河州规上工业企业“遍地调研 全力纾困”专项行动方案》,我局配合州级部门走访我市规上工业企业36家,收集企业基本信息,实地了解企业困难问题,目前《红河州工业企业生存及发展现状紧急调查表》已经收集,企业困难问题正在梳理汇总中。
其三“根据调查梳理结果,结合我市市情及发展规划,评估整理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一定产业基础的民营企业名录。”结合红河州工信局《关于建立红河州企业信息库的通知》完成信息库首次填报企业信息69家,并按照每半年一次的要求进行动态更新上报。
其四“在对其他省份考察、借鉴的基础上,针对我市民营企业实际问题,研究制定针对性极强的扶持政策。”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地区实际情况不同,我局将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借鉴其他省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往年来我市制定扶持政策的实行效果,积极征求企业意见,优化扶持政策方案。
其五“切实发挥银企政之间催化剂作用,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融资贵的问题,帮助民营企业切实打通资金链主动脉。”2022年6月,《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进一步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公开发布,其中涉及融通发展、融资便利、减税降费、财政惠企等“十大专项行动”,我们将逐步对照实施。
其六“持续做好民营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建立绿色高效办事通道,倾听民营企业诉求,研究完善新产业、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政策。”市政务服务大厅位于市电信大楼15楼,现已设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投资项目审批”“老年人服务”“投资中介服务”“企业开办”“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社会事务”“税务服务”10个综合窗口。在相关行业部门所需材料齐全及合规审核通过的前提下,将第一时间提交“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切实做好“绿色”服务保障工作。同时,为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政务服务大厅各窗口均可提供《办事指南》,明确办事流程和所需依据。另设咨询电话:2150118,落实首问责任。
感谢你对我市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及电话:顾焜 18853575738
个旧市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2022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