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对政协个旧市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15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2-10-10 浏览次数:

个政办函〔2022〕52号

民建个旧市委:

  你们在政协个旧市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食药同源产业发展,助推个旧产业转型的建议》的第115号提案,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在市中医药联席会下成立食药同源议事机构。

  我市很早就建立了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统筹协调全市中医(民族)医药工作。对全市中医药工作进行宏观指导;研究制定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导、督促、检查有关扶持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讨论研究、协调解决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我们将在市中医药联席会议制度下,由卫健、农业农村、工信、发改、市场、科技等部门和单位组建一个食药同源产业发展议事团队,建立各行业专家队伍,开展建立基于中医基础的特色组方研究,构建食药同源综合开发技术支撑体系,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指导全市食药同源产业发展。

  二、建立食药同源资源种苗选育。

  以“云药之乡”为重点,加快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结合阳山生物产业园区建设,三年内建立3个道地优势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个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1个良种中药材苗圃基地。鼓励引导在商业林和人工林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推进道地药材科学规范种植生产,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发展生态种植、仿野生栽培、半野生栽培等种植模式,加强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应用,积极推广绿色、有机认证。将三七、重楼、龙血树、草果、生姜、黄精、花椒等具有产业化承接优势的主栽品种种植区域规划纳入个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在国家允许的地类中适当扩大单品产业规模,推进滇草乌、断节参、白云参、马蹄香、黄精、重楼、白芨、黄芩、桔梗等潜力品种开发,促进中药材品种多样化。推动生产企业、研究单位联合开展质量标准、炮制规范研究。鼓励医院与院校、企业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应用。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保护,支持替代品研发利用。严格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管理。打造提升 “龙血竭”、“虎力散”、“香果健消片”等知名品牌,支持市内相关企业做好龙血树、滇草乌、马蹄香、紫苏系列的种植、推广、初加工、二次开发、技术提升及原料药的生产与销售;做强做大“龙虎香”系列产品;做好龙血树叶粉、菲牛蛭冻干粉、三七粉等原料药和复方龙血竭胶囊、灯盏花素片等产品加工;做好紫苏叶油、桉叶油及提取物生产加工。鼓励以院内制剂、经典名方和民族民间医药为基础,加强中药新药研发。市中医医院在原有12个成熟院内中药制剂的基础上,以中医经典名方和民族民间医药为基础,收集整理临床中使用成熟的制剂成方开展中药新药研发。

  三、倡导中医食疗食养,鼓励发展食药同源产业。

  中国传统膳食讲究平衡,就是要保持食物来源的生物多样性,以谷类食物为主,要多吃蔬菜、水果,鱼、禽、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要适量。食物治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对人体基本上无毒副作用,而且还能给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中,不知不觉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药膳食疗遵循顺乎自然的法则,适应气候变化的规律才能起到良好的养生作用。养生食物例如莲藕、燕麦、核桃、核桃、黑芝麻、白木耳、莲子、白萝卜、鱼、大米;养生抗衰老食物例如蔬果、纤维素、胶质;药食同源的食品例如蜂乳、花粉、枸杞、红枣可滋润肌肤,达到美容功效,山楂、玉竹、桑椹可预防脂肪堆积及动脉硬化核桃、首乌、黑豆则可以防治白发,金针菇、黑木耳、香菇能软化血管,防止癌症等等。各有关部门要做好食疗食养的宣传引导,鼓励餐饮企业大力发展食药同源产业。

  四、加大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普及营养健康知识。

  我市重视加强中医药文化媒体宣传和社会宣传,每年结合“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宣传周“、“卫生下乡”、“巡回医疗”、“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等主题活动,进行药食同源科普知识宣传,向广大群众发放中医药多方面的宣传教育资料,接受群众中医药知识咨询,传播中医药文化。今年,市中医医院实施了“中医一条街”建设,打造出一个具有特色民族医药与最新前沿科技技术融合的中医药特色街区,成为一个富有个旧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文化宣传平台。多年以来,市健康教育所通过制作宣传品、宣传片;通过在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健康专题栏目等形式刊(播)出中医药内容,大力宣传中医药知识。自2020年以来,针对单位职工和社区居民开展中医药保健知识宣讲活动7次,中医保健公众咨询活动31次;中医药保健知识宣传品2种50000余份;“个旧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号发布中医保健知识10余次;邀请市中医院专家拍摄《药食同源》《喝出健康秋日》《冬季养身茶》等中医保健知识,同时邀请武术协会专家拍摄制作《太极作法》《八段锦》等健身气功在个旧电视台“健康小火车”栏目播出。下一步将计划在“个旧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号、“健康小火车”栏目、健康教育宣传栏设立“中医保健”专栏,加强中医健康知识的推送频率。利用“健康小火车”栏目,整理中医药文化小故事,拍摄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小短片进行宣传。依据中医药健康文化内涵、中医药健康教育基本内容,深入基层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普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中医药养生防病知识。通过开展中医药科普讲座、中医药相关技术扶持等形式,帮助广大群众,让广大群众享受中医药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营造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感谢你们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及电话:高思    13769307229

 

  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