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食安办通告〔2022〕5号
当前正值大量食用野生菌、野菜、豆类上市的时节,因误食有毒野生菌,可食用野生菌、野菜、豆类加工不当引发食物中毒风险极大。2016年至2022年5月,我市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14起,发病71人,死亡1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物中毒防控工作形势依然严峻,风险等级仍然处于中风险。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个旧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现发布如下预警通告:
一、不随意采摘、出售、购买自己尚未食用过或根本就不认识的野生菌类,也不要采摘被污染土壤或有毒矿物上及桉树周围生长的菌类。不随意采食、出售、购买不熟悉或难以识别、来源不明、异味很重、已霉烂、生长在喷洒农药的庄稼地里的野菜。
二、加工野生菌、四季豆时,要认真挑选、清洗,不要凉拌生吃,要炒熟煮透后再食用;每次只加工和食用一种野生菌,避免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产生有毒物质;食用野生菌时不宜饮酒。不生食野菜,食用野菜需要经浸泡、蒸煮、烹调等方式处理后,再进行食用。
三、学校食堂、工地食堂、企业食堂、婚丧宴请、农村集体聚餐、大型会议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烹饪食用野生菌、四季豆、野菜类菜品,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四、食用野生菌、野菜或四季豆等食物后,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拨打120 急救电话或到附近县级医院就诊,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哺乳期妇女出现上述症状,应暂停哺乳,以保护婴幼儿安全。尽量保留中毒发生前食用的野生菌、野菜或四季豆等样品,给专业机构检验后供医疗救治参考。
五、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对野生菌、四季豆、野菜等食物中毒事件的监测、报告与应急救治工作;一旦发生中毒事件,立即开展应急救治,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及时规范上报、科学评估,切实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市级及以上医院要加强对重症野生菌中毒病例救治培训,提高综合救治能力。
六、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流行病调查能力建设,强化应急处置队伍培训,提升食物中毒病例前期处理能力。特别是加强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急救医生培训,加大农村医疗机构食物中毒应急救治的基本药品、相关设备的投入力度,加强应急救治物资装备储备,使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具备快速、有序、准确、高效处置食物中毒的能力,使乡村卫生医疗机构在首诊收治中毒病人第一时间内,能控制住病情和症状,为进一步抢救病人赢得宝贵的时间。
七、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场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专项监督检查,加大对野生菌交易市场、餐饮单位、工地食堂、单位食堂、农村自办宴席等重点场所的日常监管力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立即严肃查处。
八、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食物中毒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协调配合,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食物中毒宣传。采用报刊、电视、社区宣传及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加强食物中毒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预防食物中毒的知识和能力,正确加工食用野生菌、四季豆、野菜等食物,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特此通告
个旧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