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红河大道绿化带施工为哪般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6-16 浏览次数:


  ●记者 佴皓琰
  近日,经常来往于红河大道的市民注意到,红河大道个旧段正在进行施工,施工单位移除绿化带的原有植物,并种植新的树木。整个施工范围包括中央分车带、机非隔离带等。对此,不少市民心里犯起了嘀咕:好端端的绿化带,为什么要重新施工建设?新建设的绿化带会是什么样子?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市住建局。
  答疑解惑
  绿化带并非“好端端”
  市住建局副局长梁莹告诉记者,虽然红河大道绿化带的植物看起来绿莹莹的,但其实存在许多问题。市民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绿化带内的植物长势并不好,一些植株受冻害或病虫害严重;加之杂草丛生,绿化带不仅整体景观性差,而且遮挡了司机视线,导致道路交叉口转弯处的安全视线距离不足,即不满足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车立即刹车而恰好能停车的距离要求,不能保证行车安全。因此,出于安全考虑和景观性考量,我市以大力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为契机,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工程(二期)项目,对红河大道个旧段的绿化进行提升改造。
  找准问题
  绿化带因何现状不佳
  据介绍,红河大道个旧段绿化带内的植物之所以长势不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红河大道建设初期道路绿化需求考虑不够充分,绿化带种植土覆土深度较浅且杂质较多,下层多为建筑垃圾,导致土质营养不够且不易于锁水,不利于植物生长。此外,绿化带下层就是水稳层,导致深根植物就像困在花盆里一样,不能很好地生长。其次,红河大道建成至今已有些年头,道路绿化灌溉管网老化,绿化用水供给不足,导致植物缺乏生长所需的足够水分。三是红河大道个旧段地处气候偏热且干燥的大屯镇,周边施工工地带来了严重的粉尘污染,导致植物叶片阻塞,不利于生长。四是受前几年冬季低温寒潮影响,绿化带植物冻害严重。
  除植物长势不佳的问题外,红河大道个旧段绿化带还存在安全性和景观性方面的问题。
  安全性方面,绿化带在道路交叉口转弯处缺乏景观的标识性,没有空出一定距离,难以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特别是侧方来往的车辆,并有充分的刹车和停车时间,从而避免发生撞车事故。同时,红河大道个旧段两侧没有铺设人行道,行人只能占用非机动车道步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景观性方面,绿化带的植物种植单调、缺乏层次感,植物配置季相变化不明显;人行道外休闲带杂草丛生。到了冬天,沿线的落叶乔木叶片掉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景观效果差。
  对症下药
  多举措破解绿化问题
  针对绿化带植物长势不佳、存在安全隐患、整体景观性差的问题,我市引进省外先进道路绿化理念,借鉴浙江桐庐道路景观绿化模式及符合现代道路景观设计的手法,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工程(二期)项目中对红河大道个旧段的绿化进行提升改造。改造项目包括红河大道中央分车带、机非隔离带、人行道行道树、部分人行道铺装及局部道路两边20米休闲带绿化,以及星河路口及工业园区一号路路口等节点绿化景观。
  解决绿化带植物长势不佳的问题时,我市从根本原因入手,一方面更换中央分车带及机非隔离带内种植土,保留长势较好路段植物,移除长势不好的乔木,解决植物营养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更换绿化给水管网,重做绿化给水管系统,并在大屯海边建泵站提水解决红河大道绿化苗木种植施工用水及工程建设完工后绿化苗木管养用水,解决植物水分不足的问题。
  消除绿化带安全隐患方面,我市在道路的交叉路口、机非带和中央分车带预留30米绿带,不种植乔木和灌木,改为种植开花地被,以确保行车的安全视线距离。同时,我市不仅在有道路功能需要的上海路口至州一中段铺装人行道,而且在部分路段预留了人行道空间,以碎石回填,既节省投资,又为日后城市的发展预留空间,使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有机结合。
  提升绿化带景观时,我市在中央分车带及机非隔离带增加观赏乔木、灌木、地被草花,丰富道路景观季相变化。针对人行道外侧20米道路休闲带建设,我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有条件的路段尽量满足距离需求,实现休闲绿地和背景林绿地功能集合。在重要的十字路口,我市兼顾交通需求和景观性,采用常绿乔木组团种植,疏林草地和开花地被相结合,以打造节点四季花漫的景观。
  此外,在提升改造中移除的绿化带植物也将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不会造成浪费。目前,市住建局已经将5800株乔木、7011株灌木球移栽至苗圃进行管养,日后作为大屯新区景观建设园林绿化苗木使用。一些原有长势太差、没有移植价值的植物则作废弃处理。
  焕发新颜
  绿化带展示不同风情
  在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工程(二期)项目,对红河大道个旧段绿化进行提升改造的过程中,我市根据道路内现有植被种植情况,整体道路以景观结构“四区·多节点”来重点打造,道路中分带选用五株连种的香樟作为骨干树种,营造四季常青的景象。
  从红河州一中往蒙自方向最近的加油站开始,到红河州一中路段,我市选用毛鹃、紫荆、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等春季开花植物或春天新叶变色的乔灌木组合,以打造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季景观。行道树则保留原有秋枫,并换植原有长势不好的植株。
  红河州一中至个旧市消防大队大屯中队(红河州消防支队培训基地、红河州战勤保障大队)路段,我市在中分带种植鸡蛋花、蓝花楹、红叶石楠柱、大叶红草、黄金榕球等色叶开花植物,以增加道路色彩。行道树则保留大部分长势较好的红河榕,把长势不佳的植株替换为香樟。
  个旧市消防大队大屯中队(红河州消防支队培训基地、红河州战勤保障大队)至个屯公路口路段,中分带所用树种基本保持不变,突出董棕、银海枣、老人葵等热带树种,体现城市街道的热带风情。我市将适当梳理中分带品种,减少棕榈科植物下层灌木球体,下层以迎春柳、红叶石楠为灌木色带穿梭于棕榈科植物之下,营造舒朗、空旷的热带植物氛围。行道树将原有长势较差的橡皮榕替换为香樟。机非隔离带保留原有海枣不变。
  个屯公路口至滇能铝业路段,我市将移除生长状况不好的攀枝花,中分带以日本晚樱为主,营造繁花盛开的景象。行道树将原有受冻害的天竺桂换为更为耐寒的香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