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以为,“90后”的年轻人像温室里的花朵,需要保护。但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90后”站在了抗疫一线,展现出属于他们的青春担当。
疫情防控面前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
——啟梦媛(23岁)
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更多的人,是啟梦媛的小小心愿。因为她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平时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所以这次她得到一些口罩时,就觉得应该拿出来帮助大家,共同面对这次疫情。
疫情当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朱宇勤(26岁)
疫情来袭,朱宇勤与男友推迟了婚礼,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朱宇勤,放下与男友的约定,选择在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朱宇勤的男朋友说:婚礼事小,只要推后就行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你安心工作,我来照顾你。
这些是小事,但是我要做好。——林硕(24岁)
林硕是沙甸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负责对街道办公楼进行消毒,积极做好物资搬运、保障等后勤服务,每天下午下班后,林硕还认真地在走廊、楼梯等区域喷洒消毒液。
作为老师,我总是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所以我报名担任志愿者,希望能言传身教,告诉学生爱国从点滴做起。
——王晓婵(25岁)
在沙甸街道,很多“90后”主动承担起了网格员、宣传员等各项工作。这个文静而美丽的女孩,总是忙碌在人群之中,她说,我是一位老师,经常教育孩子们要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那么,言传身教,我就用实际行动,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就要担起这份责任。
——郑秀微(24岁)
郑秀微家住老厂镇木登硐村委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昭通市工作。1月20日,郑秀微回到家乡与家人一起过春节。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看着村干部一天比一天忙,郑秀微的心也跟着焦急起来,她走进村委会办公室,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就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其他员工投入生产,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张永翔(28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永翔班上的一名员工因家住外地,一时难以返回工作岗位,张永翔就带领班上的其他员工放弃休息,轮流顶替这名不能按时返岗的员工上班。目前,张永翔和另外9名员工已经连续坚守工作岗位一个多月。
在这个特殊时期,医院需要我们,国家需要我们。作为“90后”,我们就应该冲在前面。——肖颖(27岁)
为门诊患者采血、协助发热预检、提供导医和复工体检“一站式”服务,是肖颖每天的工作。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些看似普通的工作更需要加倍的细心和责任。作为医务工作者,有时需要为一些密切接触者采集核酸样本。肖颖和几名年轻的医务人员积极请缨,主动承担起了这项高风险的工作。
我是年轻人,就应该冲在前面。——李海旭(28岁)
作为急诊科医生,李海旭的主要工作是在发热门诊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筛查,同时做好查房、问诊等日常工作。今年春节以来,李海旭和许多医务工作者一样,始终坚守岗位,李海旭说:医生是一个光荣的职业,工作虽琐碎,但是每一件事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这群“90后”虽然行业不同、岗位不同,但在疫情面前,他们都选择用最朴实、最善良的方式践行着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掀起了抗疫战斗中的青春风暴。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是他们对青春无悔的最好诠释。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不管在什么岗位,不管在任何地方,这一股崛起的青春力量,抗疫一线的责任担当,让我们感动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