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践行学史力行 办好为民实事

来源:刘倩 发布日期:2021-06-11 浏览次数:

  群众利益无小事,时时事事放心间。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面向基层走深走实,个旧市各级各单位坚持民意引领,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现实问题,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出硬招、办实事、解难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切实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民有所盼、我有所行”付诸实际行动,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促进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提升基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助农  线下线上齐发力

  5月,个旧市卡房、老厂等南部山区乡镇种植的马铃薯陆续成熟进入收获期。但由于各地区马铃薯大量集中上市和市场容量有限,导致马铃薯市场供大于求,销售不畅,价格下跌,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为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办实事、送服务、解难题紧密结合,个旧市各单位、乡镇立足自身实际,采取“线下助力+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打出助农“组合拳”,着力解决马铃薯种植户“急难愁盼”问题。

  个旧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参与性、综合性、群众性的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向全市各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发出助力南部山区马铃薯直销倡议,团结动员基层工会会员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实践中,把日常消费与爱心行动结合起来,踊跃参与到帮助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的行列中,通过“以购代捐”“以买带帮”等形式,帮助种植户解决马铃薯卖难问题,拓宽马铃薯销售渠道,稳定农户收入 。

  民有所呼、党政必应。为帮助马铃薯种植户解决收获季节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多渠道拓销路、增销量,个旧市卡房镇党委、政府创新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了以“学党史、办实事”为主题的“党员团员齐心助农收挖马铃薯”志愿服务活动和“电商直播助销卡房马铃薯”活动。5月19日上午,卡房镇机关党员、团员和志愿者来到卡房村委会郎舅坝村民小组,帮助村民收挖马铃薯。大家分工协作,锄头、耙子、簸箕齐上阵,采挖、分拣、装袋、搬运,一派繁忙景象。经过一上午的辛勤劳动,共收挖马铃薯约5000公斤。爱心人士、私企负责人杨万红购买了这批马铃薯,并赠送给卡房镇辖区内的各所学校。“镇党委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马铃薯种植户及时收挖,避免亏损,也让基层党员干部认识到如何更及时、有效地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凸显了基层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卡房村党总支书记李卉说。

  5月14日,卡房镇党委、政府邀请电商企业到大黑山村委会马铃薯种植基地设置直播点,进行直播促销助农,推动卡房马铃薯农产品“网上行”。电商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合作88、云薯304、剑川红、黑美人等马铃薯品种,展示了大黑山马铃薯的特点和优良品质。在相关网络平台上,通过对马铃薯采挖、分拣、销售全程跟拍的线上互动直播带货,吸引了众多买家下单购买卡房优质马铃薯。持续1.5小时的直播,促成电商平台销售800余单。

  老厂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也积极呼应群众迫切需求,开展电商助农活动,切实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老厂镇电商平台坚持利民惠民,自费帮助农户运输、装袋。在电商平台基地,堆得像小山一般高的马铃薯被慢慢搬空,通过线上订购送货上门精准对接,帮助村民把马铃薯卖出去。5月24日至26日,帮助8户农户销售马铃薯7900余公斤,销售收入6300余元。

  电商助销马铃薯,是个旧市以马铃薯为特色产业的卡房、老厂等乡镇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举措,不仅让种植户切身感受到了网络直播营销给农产品销售带来的机遇和实惠,也让更多的网友了解了当地出产的优质马铃薯。

  修路  联通民心便民行

  道路通,百业兴。建好、管好、维护好农业生产道路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支撑。个旧市老厂镇人大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聚焦“修路”这一民生需求积极履职尽责,联通民心便民行,以实际行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见实效。

  老厂镇人大代表杨碧祥、张建伟在接待选民过程中了解到,羊坝底村委会补东新寨从村口通往田间地头的农业生产道路虽然不长,却承载着村民进出村和农用物资、农产品运输等功能。但这条道路因往来车辆人流较多,年久失修,已是大坑连着小坑,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杨碧祥、张建伟两位人大代表经过充分调研思考,在老厂镇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了修缮这条农业生产道路的建议。老厂镇人大主席团高度重视,倾力协助,向上争取资金10000元,协调水泥、砂石200吨并提供技术支持。杨碧祥逐家逐户宣传动员,120多名村民带上自家工具义务投工投劳,大家克服了村内道路狭窄、工程车辆通行困难、农忙等因素影响,让1公里长的田间土路穿上了平整的水泥“新衣”,真正成为服务村民的“连心路”。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盛夏5月,个旧市贾沙乡白云村委会白石岩村民小组的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入到白石岩村环村道路及周边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学党史、办实事”。

  为把白石岩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白石岩村党支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一步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凝聚起来,采取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等方式,对环村道路进行提升改造。截至目前,共投入义务工320余人次,改造提升道路200余米,支砌花坛约500平方米,80余人次参与清理白云水库周边环境卫生,栽种月季等花卉500余株,使环村道路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白石岩村民小组还从实际出发,围绕“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党员示范、提升人居环境、规范村规民约”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采取“清、铺、种、建”工作法破解环境卫生破、旧、脏、乱等难题。经过全村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白石岩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如今,白石岩村内270米长的石板路改造工程顺利完工,截污管道雨污分流铺设工程及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村民们也都养成了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绿树红花相映,路旁沟渠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村庄呈现一派生机盎然、文明祥和的景象。

  便民  让办事群众少跑路

  “需要办理能繁母猪保险的村民,今天到便民大厅也能办理。”5月30日,在个旧市贾沙乡便民大厅里,机关党员协助赶集群众有序办理能繁母猪保险业务,这是该乡开展“便民星期天”主题活动的一个场景。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便群众就近办、快捷办,有效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水平,贾沙乡结合当地群众周日赶集的实际情况,实时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忧,以落实便民、利民、惠民措施为抓手,创新务实开展“便民星期天”主题活动,每周日安排一组志愿服务队在便民大厅开展业务咨询和业务办理,让赶集群众享受到“办事少跑路”的便利服务,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自2021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启动以来,老厂镇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全力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缴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为让农忙村民不耽误农耕,让行动不便的群众能及时参保,该镇为村民提供了贴心的“预约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已及时帮助700余名参保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在“学史力行”中持续提升了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