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特色产业区。立足生态优势,党组织引领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建立“1+3+N” 多元产业布局,逐步形成1个烤烟主导产业,3个产业片区(上半山绿色生态产业区、 中半山传统农业产业区、下半山现代农业产业区),N多种新型特色产业结构。发展种植刺脑苞、木姜子、万寿菊等多种特色产业共18700亩,以立体化产业格局推动生态资源向经济动能转化。
擦亮绿色品牌价值链。围绕“基地落在绿色上”,邀请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工作组成员到保和乡开展有机种植要点培训,擦亮有机绿色产业的“金字招牌”。聚焦“产品落在品牌上”,分析刺脑苞野生“山菜之王”、长期供不应求的特征,对外开拓“订单农业”,并将刺脑苞进行分类分级,提升产品档次,打造“绿色有机刺脑苞”生态品牌,实现野生“刺脑苞”变身产业“致富宝”。
打造增收利益共同体。建立“党总支+公司+合作社+农户”机制,形成“397”联农带农助农增收模式,农户、合作社分别以土地、服务入股,龙头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和购销,形成优势互补,每年收益按照村合作社3%、社员97%的比例分配,村合作社收益用于壮大集体产业和村内公益建设,实现集体经济创收和农户增收致富“双赢”。截至目前,以“397”模式带动8个村组280余户村民创收300万元以上,户均增收超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