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大屯镇麒麟山不等 不靠 不要致富脱贫略记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9-25 浏览次数:

  ●记者 佴皓琰

  产业是脱贫之基、强根之本、致富之源。我市多年的扶贫经验充分证明,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必由之路。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脱贫难以持续。给钱给物只能救急解渴,兴办产业才能开流活源。对于怎样实行产业扶贫,把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固化在产业链上,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确保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发展实现长久稳定脱贫,大屯镇大屯麒麟山绿盛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绿盛源合作社”)交出了一份独具“麒麟山精神”的答卷。

  ■龙头带动 石头窝里寻商机■

  麒麟山位于大屯镇南部山区,为大屯镇红土坡村委会所辖,村民以彝族、汉族为主。该区域石漠化严重,加之地理条件的限制,种植结构较为单一。其中麒麟山上村、麒麟山下村和麒麟山新村3个自然村属贫困村,2015年人均收入7000元,远低于全镇人均11279元的水平。

  2015年,6位村民带头成立了“绿盛源合作社”,引导村民种植梨、桃、花椒等经济农作物。在该合作社的带领下,苦于增收致富无门的麒麟山村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林果种植,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经过两年多的运作,目前合作社已经有社员200多人。

  仅仅种植梨、桃、花椒等经济农作物还不够,不断谋求进取的“绿盛源合作社”又把发展眼光投向了山上的石头缝,决定在石头缝里寻找商机——麒麟山周围10公里无厂矿、无污染,非常适合发展生态种植农业。有了这个得天独厚的基础,该合作社主动和政府职能部门、有关科研机构对接,多方寻找适合麒麟山种植的经济农作物。

  ■苦干实干 小山村也能出榜样■

  经过实地考察和分析,麒麟山海拔在1900米至2000米左右,地理条件和气候与蒙自西北勒极为相似,于是该合作社决定引种苹果,并选择“皇家嘎拉”、“富士王”、“烟富3号”这三个较为适宜高寒山区栽种的品种种植。

  种植品种确定了,可没有种植土地怎么办?“绿盛源合作社”积极发动群众,村民们主动投工投劳,硬是在石山上挖出一个个种植塘,用两年时间栽种了5000亩苹果苗。9月1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刚到麒麟山调研时,对该合作社不等、不靠、不要,自己动手干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这一做法充分诠释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内涵,是非常可贵的“麒麟山精神”,并要求全市大力宣传、认真学习、积极弘扬这种精神,把“麒麟山精神”践行到转变工作作风、推进脱贫攻坚、加快产业转型等工作中,苦干实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在“绿盛源合作社”的带动下,麒麟山村民对种植苹果的热情日益高涨。如今,整个麒麟山苹果种植面积已达到5000亩。据预测,到明年,麒麟山苹果树的挂果率有望达30%至40%,2020年则能达到90%以上。届时,麒麟山村民仅种苹果一项就可实现总收入2000万元至3000万元。在“绿盛源合作社”的带动下,麒麟山村民正靠勤劳的双手把致富梦想逐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