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磨山脚下,刚出锡都隧道口右侧有个秀美的小村庄叫白沙坡,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村里几乎家家都跑起了货运。但村民们也有烦心事,那就是村里一直缺水……
管道老化 村民饮用水安全难保障
锡城镇水塘寨村委会白沙坡村小组仅有72户人家、254人。截至去年初,该村的村民饮用水安全仍难以得到保障。
锡都隧道打通了,紧邻隧道的白沙坡村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大部分村民买来货车跑起了运输。可以说,大家手里并不缺钱,村里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路边安上了明亮的太阳能路灯,多数村民盖起了小别墅,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也都有了,洗澡用上了太阳能……可让人闹心的是,因为经常断水或水压不够,太阳能常常无法使用,村民吴胜林说那时“太阳能都晒炸了”。
吴胜林告诉记者,白沙坡村的饮用水来自洗马塘水库,以前通到村里的水管只是一条镀锌管,分流到每家每户后,水只有手小拇指那么粗。后来因为水管使用年限长,泥沙淤积过多,便经常发生断水现象。“特别是三、四月份天干时,经常没有水,我们只好到处找水,最近的是隧道口那里有一小股水,但是车来车往很不安全。那时候,盆啊锅啊桶啊,家里所有能装水的都尽量装上,就怕隧道口那股水也断流了。辛苦一天回来,澡都不敢痛痛快快洗一回,只能随便擦一下汗。”吴胜林说。
缺水……白沙坡村民都盼着能解决这个大难题。
政府投入 30万元解决白沙坡供水难题
为了让白沙坡村民早日吃上放心水,锡城镇政府经过科学论证和规划,投入30万元,将白沙坡自流引水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加以推进。
白沙坡原来的引水管是一条镀锌管,从白云水库管理处1号水池引水,引水路线中有一段爬坡,水压不够就无法保证正常供水,加之管道年久失修,淤泥堵塞,天干时经常断水。
为彻底解决白沙坡供水难题,锡城镇重新设计引水线路,绕开原来爬坡路段,改为平地和下坡引水。此次管网改造安装了直径90毫米的PE管1000米、直径75毫米的PE管3100米、直径63毫米的PE管730米、直径25毫米的PE管3800米。引水线路改道后,水压变得过大,容易使管道崩裂,为此该镇又在沿线修建了两个减压水池。改造后的引水主管从2号减压池引水后,经三条全新的PE管将清甜的自来水引到白沙坡村各家各户。
发展养殖业 建生态宜居新农村
供水管网改造后,彻底解决了白沙坡的缺水难题。吴胜林家住在村里最接近隧道的地方,也就是村庄最低处。她告诉记者,自从使用新水管后,一年多了,一天都没有断过水,太阳能再也不会开裂了。白沙坡村小组长高荣伟家住在村里最高处,因为水压足,自来水流量跟吴胜林家并没有区别。他高兴地说,全村村民都非常感谢政府为他们办的这件大实事、大好事,都自觉投工投劳参与管网改造。水接通后,每家安装的水表价值100元,村民都自觉自愿出钱,由村小组集体采购后安装。
白沙坡村耕地较少,管网改造前,村民主要靠跑运输讨生活。如今不再缺水,他们开始发展养殖业。“我们的村民素质还是蛮高的,不再缺水了,平时自家庭院、门前都洒扫得干干净净。逢年过节,我们还要组织大扫除。”高荣伟说,虽然村里限定每人每月用水5立方,超出部分多交水费,但村民都自觉节约用水,没有人超限使用。
因为今年初的极端天气,山上很多树木被冻死。在大磨山对面的2号减压水池旁,记者看到新种下的小树苗已经成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不再缺水的白沙坡将建成环境整洁、生态宜居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