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是保和乡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保和乡烤烟产业实现了全市“三个第一”的目标,即种植面积全市第一,交售任务全市第一,优质烟叶产量全市第一。在脱贫攻坚决胜期,烤烟产业整体水平跃上新台阶,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助推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盛夏将去,暑气渐消,保和乡迎来了“黄金叶”的丰收季,一张张翠绿泛黄、光泽肥厚的烟叶耀人眼目;一垄垄高低一致的烟棵随风摇摆,晴空下的烟田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全市烤烟收购工作第一天,保和乡烟农成绩喜人,交售烤烟11800公斤,均价25.6元每公斤,烟农收入30.22万元,预计2019年烟农收入1800万元,实现税收400万元。从田间地头到烤棚群,再到烟叶交售点,人来车往,处处呈现出繁忙丰收的景象,空气里弥漫烟叶的香气,忙碌的人们脸上流露出丰收的喜悦。
一、以烤烟种植为“基”,农业产业带起来
烤烟种植立起来。保和乡自1993年种植烤烟以来,实现了财政税收从无到有的跨越,年均烤烟税收达400万元。全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3年的2000元逐步提高到2018年的12000元。近三年来,烤烟产业累计为烟农创收6000万元,烟农的户均收入也从1993年的0.5万元增加到2018年5.65万元。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有了稳定的收入,才能实现稳定脱贫,保和乡在为贫困群众“输血”的过程中,更注重有针对性的扶志与扶智,通过内部“造血”式扶贫巩固“输血”的成果,群众思想从“要我脱贫”逐步转变为“我要脱贫”,从“伸手要”变为“动手干”,增强致富手段自立自强、自力更生,进一步激发了内生动力。
相关产业带起来。长期以来,保和乡产业形态单一,乡党委政府结合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根据烤烟种植的成功经验,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群众增收为目标,在偏冷的上半山推广种植干果和生物药材等作物,在属于亚热带气候的下半山红河谷一带,大力发展甘蔗、芒果、香蕉等热带水果。现已在全乡范围内成功推广甘蔗、核桃、红桃、百香果、芒果、香蕉、早春蔬菜、中药材露水草、当归、黄精等果蔬中药材种植。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保和乡正鼓足干劲规划建设万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基地,闯出了一条发挥保和优势、彰显保和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二、以烤烟种植为“桥”,脱贫攻坚帮起来
发展桥梁搭起来。作为全市最大烟区乡镇,保和乡与个旧市烤烟生产协调领导小组、个旧烟草公司搭起了一座看不见的“桥”。近年来,市烤烟生产协调领导小组、个旧烟草分公司大力支持完善烟区烟水、烟路、烤棚等附属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支持保和乡各项建设资金400余万元,用于新建卧式烤棚190座,修建生产便道25公里,修缮坝塘4座,有效改善了烤烟生产条件,为烟农们搭建好了良好的生产平台。面对今年旱情带来的影响,市烤烟生产协调领导小组支持抗旱经费20余万元,保和乡通过组织运水车队拉运生产用水、发放抗旱保苗经费等措施有效保障了移栽工作有序推进。
惠农政策融起来。2019年,保和乡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党建引领,种植大户示范带动,始终将烤烟种植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扶贫措施。在育苗、种植直补、采收、煤炭烤制等方面给予生产性政策扶持,对田间日常管理进行技术指导。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土地流转、小额扶贫贷款等方式,全程跟踪服务,有力助推了全乡产业脱贫步伐。2019年全乡烤烟种植面积4600亩,分布种植在5个村委会11个村小组,分别由240户农户种植,其中有34户建档立卡户。
三、以烤烟种植为“源”,群众生活好起来
烤烟是保和乡群众主要经济来源。近几年来,保和乡大力推动烤烟草产业向贫困村、贫困户延伸,实现了贫困户户均增收上万元,有效带动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人民群众的腰带渐渐鼓了起来,生活水平也逐步好了起来。
莫贾村党总支书记李正华是保和乡众多烟农中的代表,他从1996年开始栽种烤烟,刚开始时只栽种了8亩。经过几年的发展,李正华尝到了种植烤烟的甜头,逐步扩大种植规模,最高时达30亩,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李正华了解到烤烟育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为本乡群众提供优质烟苗,为烤烟品种保纯、提质增效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于是他从2008年专心投入到育苗工作中,在他期村建立烤烟育苗基地。他的育苗基地全乡规模最大,最多的一年育苗1500池,可供8000亩的烤烟种植面积。同时基地还长期招工20余人,解决了他期村部分务工人员的就业难题。经过十余年的辛勤努力,李正华凭借勤劳的双手,开上了轿车,在个旧城里购置了商品房,每年还有十几万元的纯收入,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成为了莫贾村委会的致富带头人。望着一片片绿油油的烟田,李正华由衷的感叹道:“都是党的政策好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同样通过种植烤烟过上幸福日子的还有很多勤劳的村民,下莫贾村支部书记李有清就是其中一位。他从2001年开始栽种烤烟,规模最大时达到28亩,年收入始终稳定在十余万元,在村子里盖起了小洋房,开上了小轿车,走上了致富路。李有清聪明好学,练就了一手出色的烤烟种植技术,从2005年起就担任烤烟辅导员,十几年来,一直兢兢业业指导烟农种植烤烟,奔走于各家田间地头传授新知识,讲解新政策,助力新生活,成为了广大烟农心目中可亲可敬的李老师。
岁月如歌,生生不息。保和乡烤烟产业的蓬勃发展,正回报着、滋养着这块生生不息的半山土地。勤劳耕耘的保和人,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在保和的红土地上绽放出最美“烟花”。告别贫穷落后,定能走向幸福美好。此刻,他们正享受着辛勤收获的喜悦,享受着奋斗出来的美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