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就业着力点、关键点等“4点”,实施多方联动推就业、技能培训促就业等“8举措”,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就业服务体系。
紧盯着力点,打好“组合拳”织牢就业网。多方联动推就业,市、乡、村三级联动实时摸排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返乡回流人数等,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635人。技能培训促就业,依托中标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精准设置种养殖、网络创业等课程,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65期2803人次。
抓住关键点,用活“金融水”激活就业源。助企惠企稳就业,实施稳岗返还以及扩岗补助政策,入企开展政策指导服务,累计为企业降费1337万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960万元,开发8个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5694人。创业贷款助就业,依托线上办理平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561万元、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1170万元,扶持创业251人,带动就业788人。
找准切入点,树立“风向标”搭建就业桥。载体宣传增就业,利用LED大屏等发布用工信息,举办27场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1047家企业13.68万余个岗位信息,登记就业51737人。优化服务引就业,依托“劳动者之家”“零工市场”提供岗位推荐等一站式服务,通过“直播”实时播报用工需求,累计提供岗位6.8万余个,线上为高校毕业生推介681家企业1.7万个岗位信息。
突出特色点,强化“产业链”拓宽就业路。紧扣特色带就业,培育“个旧锡器”“个旧乍甸牛奶人”劳务品牌,直接带动就业1.2万人以上,劳务经济收入达3.6亿元。打造园区扩就业,围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强链延链补链,打造“一园三片六区”特色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吸引98家企业入园,吸纳就业88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