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聚能”水稻旱种,山地走出“新稻路”。鼓励在外个旧籍人才通过信息共享、 技术回乡等方式支持家乡发展,主动与朱有勇院士及云南农大专家团队合作,“红河州朱有勇院士工作站”获批认定。依托专家团队,打造石漠化山区旱地优质稻种植示范区,2024年全市5223亩旱稻产量2700余吨,助力群众增收588.1万元,全省旱地优质稻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个旧市召开。
专家“赋能”产研融合,奶瓶涌入“科研味”。聚焦全产业链乳制品发展,从昆明理工大学食品学院引进“科技副总”顾颖博士加入乍甸乳业,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实施“云乳营养风味提升与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高科技农业项目,并与南开大学王硕教授专家团队达成合作协议,挂牌建立红河州王硕专家工作站,助力打造乳品行业产学研创新转化示范基地。
专家“献能”技术助农,田埂长出“新农人”。省、州、市农业科技专家组成牛产业科技特派团到一线, 聚焦养殖技术瓶颈, 开展牛冻精改良和养殖技术培训、引进优质种牛、改善饲料配方、升级智能化养殖设施等精准帮扶。“个旧市牛产业科技特派团”被认定为云南省科技特派团;全市有省级认定技特派员163人、三区人才1人,服务8个乡镇(街道)、125家企业及专业合作社;推广新技术159项,创建绿色品牌11个,取得国家级科技成果2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