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个旧医保局:“五维度”发力,提升惠民服务水平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2-18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市医保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保障提质、改革赋能、服务升级、基金监管和信息化建设五个维度发力,努力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力打造群众满意的“温情医保”,让群众更有“医”靠。

保障提质

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进一步减轻农村高血压、糖尿病(简称“两病”)患者规范用药负担,将基层“带起来”,支持村卫生室开展城乡居民“两病”医药服务,让“两病”患者少跑路。


图片

通过落实资助参保政策、三重保障制度等,有效防止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截至目前,救助特殊群体5.93万人次,医疗救助资金支出1889.86万元。指导一心堂、健之佳药店建设101个锡都暖心驿站,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走访慰问、健康运动等志愿服务,服务群众3.75万余人次。

改革赋能

跑出医保发展的“加速度”

全州首家探索推动集采药品进药店,在11家慢性病定点零售药店设置集中带量采购专柜,实现群众到定点药店购药“零加成”。截至目前,集采药品专柜销售药品数量为19.6万盒,销售金额达416.86万元,共服务5.37万人次。


图片

落实调整缴费费率惠企利民政策,于2024年9月1日起,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由10%调整为7%;预计每年为企业减负7848万元。


图片

积极贯彻落实省、州关于职工门诊共济的改革政策,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开展应急演练、政策宣讲和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使普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调整个人账户计入办法、拓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等几项惠民政策落实落细,确保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惠民举措“开花结果”。

服务升级

打造医保服务的“体验度”

积极推进线上线下“一起办”,将窗口办理与互联网办理相互融合,实现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和医保转移等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压实服务下沉“就近办”,全面推进“1+5”即市医保局+乡镇(街道)、社区(村小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银行等“五阵地”的医保服务点建设,广大群众可就近进行医保信息查询、参保登记和信息修改等医保高频服务事项的办理。整合资源“高效办”,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对各项医保业务通收通办,持续做好“新生儿落地保”“高效办成一件事”等工作。

图片

截至目前,共建设医保服务点401个,共办理医保业务11864件,新生儿落地保2152人。不仅做好医保金牌服务员,还争做医保宣传员,提供“点对点”“定制化”的专属医保政策解读,通过全流程、全方位、全覆盖的医保暖心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体验度”。

基金监管

增强医保基金的“安全度”

推行“监管+专家”模式,从全市定点医药机构遴选出89名覆盖医药类、信息技术类和财务类等领域的专家,组建医保基金监管“专家库”,助力基金监管。营造“线上+线下”氛围,在基金监管宣传月期间,征集基金监管文艺作品20余幅,制作基金监管宣传短视频,曝光一批行政处罚典型案例。加强“执法+服务”相融,及时梳理总结实践经验,创新提炼形成4期《基金监管专刊》印发至定点医药机构,让定点医药机构由被动检查转为主动规范。聚焦“日常+专项”检查,加强同卫健、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力度,常态化开展日常全覆盖检查和专项检查活动,达到“1+1>2”的效果,实现“进一扇门、查多项事”,提高监管效能。

截至目前,检查全市定点医药机构282家,其中行政处罚5家、协议处理24家、责令整改8家。

信息建设

助推智慧医保的“新高度”

夯实智慧医保服务发展基础,畅通“码上办”“指上办”“刷脸办”等通道。


图片

“码上办”让医保业务一码通行,全市激活医保电子凭证35.71万人,激活率达98.38%,结算率占比77.32%,结算率位列全州第一。

“指上办”使医保办理尽在指尖,全市8家医疗机构开通医保移动支付服务。

“刷脸办”让医保结算迎面而来,89家定点医药机构共投入使用118台刷脸设备,刷脸结算49.79万人次。同时,积极贯彻落实省医保“村村通”项目。预计12月中下旬,将实现全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刷脸设备全面覆盖。

通过业务培训、交流座谈和“上门服务”医药机构等措施,高效率、高质量推进医保药品追溯码接口改造和信息采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121家定点医疗机构、152家定点零售药店均已完成药品耗材追溯码接口改造,接入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