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市司法局作为律师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加强指导律师党建工作、加强指导律师服务非公有制企业、加强指导律师参与调解工作,促进律师行业全面发展。
一是加强指导律师党建工作,推动律师队伍健康发展。个旧市司法局通过“五个到位”加强新形势下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律师行业有效覆盖,进一步推动律师队伍健康发展。组织覆盖到位。开展律师党员摸底调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理顺党员组织关系,确保将每名律师党员纳入组织管理。对3名正式党员以上的律师事务所,督促成立独立党支部,实现应建尽建;对没有条件成立党组织的律师事务所,律师党员实行挂靠管理,让他们加入其他律师党支部参加学习和活动,防止党员游走在组织之外。工作指导到位。每家律师事务所均指派党建指导员,每月到律所走访开展工作,市司法局分管党建工作的领导不定期到律所指导党建工作。向律师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求,了解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生活情况,指导律所将优秀年轻律师培养成党员,指导党支部规范化创建工作,帮助律师党支部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正常化。经费保障到位。针对律师事务所没有党支部专项经费这一情况,给2个律师党支部每个支部5000元工作经费用于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及日常学习、活动的开展,保障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到位。活动开展到位。针对律师党支部党员人数少且分散,经费不足难以开展党员活动这一情况,市司法局在开展“七一”建党节、主题党日等系列活动时主动邀请律师党员参加,增加律师党员凝聚力,强化律师党员党性观念,推动律师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考核工作到位。将律师党员年底民主评议与律师年度检查考核结合起来;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时,党建工作不按要求开展工作的,责令律师事务所限期整改。
目前全市律师事务所4家,设独立党支部2个,律师党员14名,全部纳入党组织管理,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2个律师党支部组织生活正常,2个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已达标。2020年7月,云南锡都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柴黎同志被中共云南省律师行业委员会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云南明泽律师事务所杨婕律师被中共红河州律师行业委员会评为优秀党员;云南锡都律师事务所党支部被中共红河州律师行业委员会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是加强指导律师服务非公有制企业,创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2015年12月,个旧市工商联(商会)、个旧市司法局联合成立个旧市工商联(商会)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以当时的云南金湖律师事务所为依托,为全市工商联(商会)会员企业、市总商会和基层商会的会员,以及行业商会和异地商会的会员提供无偿法律咨询、提出法律意见、进行法治讲座、参与处理诉讼、仲裁和非诉讼法律事务等。后云南金湖律师事务所面临撤销,云南李凌律师事务所担任个旧市工商联的法律顾问,继续为市工商联会员服务。自2018年担任市工商联法律顾问以来,走访民营企业26家,法治体检2家,为民营企业提供义务法律咨询250次,提出书面法律意见30份,帮助审查修改合同95份,现场讲课3次,微信讲课17次,参加招聘会1次,为涉诉民营企业代理诉讼案件28件。通过提供一系列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提高民营经济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为全市的非公有制经济创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三是加强指导律师参与调解工作,构建医患纠纷调解新机制。2018年1月5日,个旧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整合我市的律师资源,利用律师精通法律、擅于化解矛盾纠纷的专业优势,依托云南李凌律师事务所重组并正式挂牌运行。经过三年多的运行,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日趋成熟,依法维护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减轻了医疗机构、司法机关、信访等部门的工作压力,节约了解决矛盾的社会成本和有限的司法资源,维护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市医调委调解员确立和坚持“为医院服务、为患者维权、为政府分忧、促社会和谐”的调解理念,认真践行“双腿要勤、屁股要正、身段要低、嘴巴要软”十六字调解方针,并以《人民调解法》为依托,建立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坚持每周一集中交流工作情况、每月上下半月各集中一次政治、业务学习和研究工作的制度,积极参加省、州、市司法厅(局)举办的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提高调解队伍道德、法律和业务素养。在做好化解医患矛盾的调解工作中,找出医方带有普遍存在的问题向主管部门报告并与医院及时交流沟通,提醒各医疗机构引以为戒,尽最大的努力避免纠纷的发生。自2018年以来,共受理全市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医疗纠纷案件共54件(含2017年旧案 2 件),调解成功43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