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紧紧围绕“怎么普”“谁来普”“普什么”问题,通过“1个任务清单、3支主力军、5维普法体系”,不断压实责任、突出重点、增强实效,高质量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
强化科学方法,制定普法任务清单。市司法局党组深化思想认识,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切实履行责任担当,认真研究安排部署,细化工作方案,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科学制定《个旧市司法局贯彻落实2023年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任务清单》,结合司法行政法治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刑释安置帮教职能职责,明确一级清单17个、二级清单55个,将上级的普法要求转化为具体实在的工作举措。
坚持选、培、聚结合,打造“不走”的普法队伍。选派17名业务能力强、熟悉基层情况、作风过硬的干警,下沉基层一线,实地普及法律知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开展“万名政法干警进万村”普法活动66人次,受教育4900余人次,打造业务骨干普法“主力军”。以村(社区)干部、妇联执委、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村民小组长、退役军人、党员、“五老”人员、新乡贤等为重点,在全市各村(社区)培养599名“法律明白人”,按照“网格化”布局,主动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帮助群众解决纠纷,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让群众“不出村”就能找到“法律帮手”,充分用好基层普法“主力军”。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整合本地区专业律师、法律工作者等普法志愿者队伍39人,在全市119个村配备法律顾问,定期开展进村“坐诊”,为基层群众解决法律上的“疑难杂症”,在全市营造“遇事找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搭建专业顾问普法“主力军”。
构建五维体系,增强普法成效。按照分类普法原则,梳理各人群的法律需求和用法习惯,充分调动现有法律资源,多形式开展普法工作。一是主题式普法: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三八”国际妇女节、国家安全教育日、世界法律日等主题日,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开展送法活动60余场次。二是精准式普法:结合近年来社会治安特点,对全市18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刑释解矫人员开展刑法、出境入境管理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矿产资源法等法治教育,专门针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和其监护人进行个别普法,引导特殊群体融入社会,做遵纪守法的公民。三是体验式普法:广泛运用“互联网+智慧普法”,投放“云岭法务通”23台、“乡村法治通”119台,引导基层群众“遇事找法”,现在已被广泛流传为“说不通、讲不通,不如手指动动法治通”。四是沉浸式普法:以法治文化滋润人心,利用法治文化主题广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社区各类法治文化阵地等,为全市人民提供学习法治知识的便捷场所,让法治文化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发挥了普法宣传的辐射效应,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五是案例式普法:强化人民调解成果运用,定期发布典型案例37期,推广“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普及”方法,“不让案例趴在卷宗里”,做好人民调解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