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至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率领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调研组到我州调研。州委书记姚国华、州政协主席李保文等领导陪同调研。
秋光明媚,稻米飘香。在个旧市大屯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原育繁示范中心,百亩连片的超级稻在红土地上茁壮成长,金黄色的麦浪随风而动,预示着今年又将迎来一个好收成。
在“示范中心”的田间地头,86岁的袁隆平老人换上胶靴,兴致勃勃地走进稻田,俯下身子,用手托起稻穗,仔细察看超级杂交稻结出的麦穗数量和颗粒饱满度,并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结实率、千粒重、公顷产量等育繁数据。他特意叮嘱技术人员,防倒伏、防病虫害对超级稻是否高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技术工作。
2010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择在我州个旧市大屯镇建立了高原育繁示范中心,专门进行超级稻育繁实验。经过专家团队和工作人员的精心护理,6年来,示范中心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近3年来的平均亩产量节节高升,先后达到了901.95公斤、946.5公斤和1067.5公斤。
中心建成6年来,袁隆平多次来到这里,亲自察看超级杂交稻的育繁情况。他认为,优越的海拔、气候等自然条件,造就了红河州物种多样性和特殊性的特征,为超级稻的育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当听说今年即将成熟的超级杂交稻亩产量有望创下历史新高时,袁隆平十分高兴,他对科研技术人员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肯定,对他们的奉献精神表示赞赏。他说,解决好超级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问题,对提高全国粮食安全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个旧基地的成功经验,对超级稻实现大范围连片种植和高产增收将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推广作用。
姚国华对袁隆平一行不远千里赴我州指导杂交稻生产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感谢。姚国华说,袁隆平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多年来一直牵挂着个旧育繁示范中心的发展情况,这种无私奉献和求实敬业精神,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粮食生产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红河州能为超级杂交稻育繁事业发挥作用、作出贡献,是全州上下的光荣和骄傲,希望超级稻早日取得更大成功,更好地造福人类。
姚国华向袁隆平简要介绍了我州的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发展情况。他说,红河州有着良好的光热、水土条件。近年来,我州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提升了产业质量和效益,切实带动了农民增收脱贫步伐。姚国华表示,今后我州将尽全力配合好超级稻育繁工作,力争让超级稻在红河大地上结出硕果,在带动红河农民受益的同时,为促进粮食生产事业发挥应有的作用。希望袁隆平及研究团队继续加强对红河州的技术指导,让好成果、好技术、好项目在我州生根、开花、结果。
调研期间,袁隆平一行还专程来到云锡公司和州一中进行实地考察,寄语云锡公司要“科技创新、重振锡业”,希望我州学校教育要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多为国家科技事业提供宝贵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