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市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后,我市重拳出击治理城乡人居环境中的“堵点”、“痛点”、“盲点”,突破“违法违规建筑整治”这个难点,坚持拆违还路、拆违治脏、拆违改造、拆违增绿、拆违增景,建设完善配套设施,规范治污处理模式,建立健全运行维护机制;深入推进城乡环境治理、交通拥堵整治,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
拆除“两违”建筑 提升城市品质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对建成区违法违规建筑的摸底调查,共计查出违法违规建筑3.55万平方米,违法占地面积2.87万平方米,完成对1000余个违法违规建筑在谷歌地图上的标注。完成对建成区报刊亭、电话亭的摸排工作,并依法发放了拆除通知。2016年,我市拆除报刊亭、电话亭等临时建筑56座,拆除违法违规建筑38间,拆除面积共3000平方米。
整治占道经营 城区清洁有序
我市对道路、广场、地下通道、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内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等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坚决遏制乱摆乱设现象。重点对占道经营较严重的新街、建设路、七层楼片区等路段多措并举开展整治,出动人员150余人、车辆600余次,拆除违章建筑95处,共计6.8万平方米,取缔占道经营277起。
精准追查污染源 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2月25日至3月4日,我市对大屯镇辖区内涉及产生扬尘的各类露天砂石矿山、混凝土搅拌站以及冶炼、化工、选矿、堆场、主要道路、建筑工地等进行了全面检查,要求企业加强自身管理,减少物料在堆存、传输、装卸等环节产生的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我市加强对过往车辆的检查。对改形改装车辆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泼洒的,加大处罚力度。今年以来,我市共出动检查人员1038人次、118车次,检查各类车辆1590辆,对375辆改装车辆进行了行政处罚,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其立即整改。要求所有货运车辆加盖篷布,采取措施防止泼洒、扬尘现象发生,杜绝对路面的污染。投资120万元建设古山道路岔口、甲介山道路岔口、金星化工厂道路岔口3个喷淋点,预计4月中旬安装完毕后投入使用。
综合治理公路沿线环境 打造绿色生态交通廊道
我市组织机械、车辆、人员对辖区内道路边沟的垃圾和淤泥进行了清理、清运,确保沟内排水畅通;对原设于公路边的冷墩水果市场摊位进行了改造,并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对道路沿线“两违”建筑进行了清理;向红河沿线14家采砂厂下发了通知书,于3月1日起对沿线未密闭运输易泼洒物品的车辆进行处罚;对冷墩三岔路口进行了环岛改造,拆除了路口广告牌。
为彻底解决保和乡冷墩村道路两旁的停车问题,我市积极协调冷墩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加油站,拟争取以租赁、回购等方式,充分利用加油站空地建设停车场。下一步,我市还将在冷墩水果市场片区建立平安小站、便民服务小区,以规范冷墩村建设。
聚力交通整治 确保安全出行
我市加强出入城区主要道路和重点路段的管理疏导。2016年共查获无证驾驶59起,不按规定停车1795起,违反禁令标志指示6676起,不按规定车道行驶438起;新建增加了高清监控点150路,治安监控系统探头增加至800余路,资源调度实现了省、州、市三级联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