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力全院办案齐上阵
“现在开庭……”市人民法院院长黄正刚敲响法槌,坐堂审理案件。
院庭领导回归审判台办案,既能优化审判资源,体现院、庭长在办案经验上的优势,又能在全院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为缓解越来越重的办案压力,市人民法院专门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了院长、副院长和庭领导的办案数量。在院、庭长回归审判台带头办案的同时,全方位向审判执行一线倾斜,实现办案“中心化”,一切工作的重心和目的都在于保障审判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
借外力多元机制解纠纷
随着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多元化,仅仅依靠法院的单打独斗,化解不了案多人少的矛盾,需要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社会调解资源,将化解矛盾的社会力量与审判力量有机结合。市人民法院在立案庭内创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成立诉调对接中心,这是该院为实现均衡结案、公正廉洁司法目标而探索创新的调解模式。此模式在总结既往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在调解人员、对象、流程和方法等方面予以创新,顺应了“国家主导、司法推动、社会参与、多元并举、法制保障”的现代纠纷解决理念,在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实现案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良好统一方面屡创佳绩。
业务部门在案件受理及调解方面加强与立案庭的合作,在立案伊始就了解案件的争议焦点,在审判时因案制宜邀请来自社区、学校等单位的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以较小的司法成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用巧力配套改革提质效
去年,市人民法院的一审息诉率、陪审率、二审改判发回瑕疵率、申诉改判发回率、裁判文书上网率等案件质效指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办案的质量效果得到了切实保障。这是该院注重创新,向机制改革要审判质效的结果。
市人民法院开展送达制度创新,成立送达小组,结合张贴公告、邮寄送达等传统方式,提高送达效率,为快速推进案件办理速度打下坚实基础;进行裁判文书改革,在收案量大、简易程序适用较多、案情简单、事实争议不大的民间借贷、买卖合同、信用卡纠纷、金融借款纠纷等商事案件中适用对案件事实无争议的新裁判文书格式,大大提高审判效率;推进审判管理改革,对各类诉讼案件实行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方式,在提高案件流转速度的同时,确保系列案、全体性案件、关联案件由同一审判团队审理,统一裁判尺度;推广专业化审判,对案件数量较为集中的类型化案件实行专案专办;繁简分流,充分发挥不同审判程序对案件进行分流,巧用活用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简易案件在庭审时不“按部就班”,在当事人无异议的情况下庭审围绕案件争议焦点进行,加快庭审节奏。
添活力激发工作积极性
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市人民法院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法官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等主题活动外,还注重从思想上关心干警,从情感上贴近干警,建立常态化培育机制。院、庭长经常与干警谈心谈话,以谈促学、以谈促审,通过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每一位干警心里,调动和激发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全体干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针对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基层干警压力大的情况,市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干警身心健康,组织开展练太极拳、打篮球等活动,疏解干警压力,培养干警积极乐观、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态。同时,建立以评估体系为导向,以“同岗同比”为基本原则,以政治思想、办案数量、审判质量、审判效率、审判效果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法官审判绩效考核体系,有效激励审判人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