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开幕以来,出席会议的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们以分团、分组会议的形式,围绕会议主题踊跃发言。他们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就推动个旧新发展谈看法、提建议,发言真诚而热烈,从中可见代表、委员们为家乡建设的片片赤诚。
听到了乡镇发展的福音
(记者 王佳) 在参加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分团讨论时,第六代表团的代表们重点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积极发言。不少代表认为,报告中提出的关于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及农村环境工作的安排部署,是乡镇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的福音。
讨论中,李永能代表针对农村问题提出了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水利建设。他说,农村发展离不开水资源,要进一步加快完善“五小”水利建设,这需要村干部与政府的共同努力;其次是产业发展,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调优产业结构,走传统产业升级道路,几大产业协调发展,配套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要注重人居环境提升改造;三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村组干部要担当重任,村委会干部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杨凌代表表示,报告中关于农村公路的建设,涉及到鸡街镇乙碗水、百科邑、绿荫塘等村小组道路硬化问题,对鸡街镇新农村建设无疑是一大福音。报告中还提到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鸡街镇地理位置优越,周边有乍甸、倘甸几大片区,有发展较早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因此,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引导百姓做好长远发展,同时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鸡街、乍甸、倘甸三片区的协调发展。
代表王平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非常认同。作为一名倘甸人,他见证了倘甸农家乐的兴衰,为此希望市政府进一步规范农家乐旅游项目,并加大投入。他说,现在倘甸还有泡温泉康体休闲旅游项目,只有规范发展,才能避免这一项目走倘甸农家乐的老路。
其他代表们认为,鸡街是全市的大乡镇之一,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目前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三大片区协调发展不足,特别是刚刚提到的倘甸农家乐问题,就需要三个片区协同发展。他们说,只有合作才能发展,同时要抓住机遇,依托市委、市政府实施的政策推动鸡街加快发展。
建言献策代表各抒己见
(记者 王英) 2月7日,出席市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的代表分团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审查了会议相关工作报告。在审议和审查中,代表们畅所欲言、直奔主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建言献计,履职尽责。
周雪云代表认为,2016年面对严峻的形势,市政府自加压力,高树目标,所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面对这样的成绩,作为个旧人深感自豪,信心倍增。
李恒升代表认为,要大力提质改造个旧工业,争取更上层楼。自去年以来开展的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工作成效显著,市民非常认同。
李俊代表认为,外地、外省建筑大企业在本市中标工程较多,中标后转包本地企业建设,造成项目税收、管理费严重流失。他建议政府出面,牵头整合我市十多家建筑企业抱团发展,参与本市工程竞标更有胜算。
在招商引资工作方面,罗德懋代表认为,应该调整思路,改变方式方法。他说,像风力发电场、马堵山电站这些项目,个旧企业家都是有经济实力建设的,建议市政府最大限度激发招商引资的动力和活力,内、外结合招商引资。罗德懋认为,个旧工业不能丢,做强做大个旧工业的思路正确,转型发展一定要走创新之路,有色金属加工要向精、深方向发展。
将新老城打造成“公园城市”
(记者 吕婷) 要建设什么样的大屯新城?如何实现双城联动?2月7日,参加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在分组讨论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委员们表示,将个旧老城和大屯新城建设成为两座“公园城市”,将会大大提升市民的幸福感,也将形成对内对外的吸引力。
副市长李开云在参加第五组讨论时表示,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大屯新城的开发条件已基本具备,将全面启动大屯新城建设“三年大会战”,加快推进大屯新城建设,启动个旧老城、大屯新城联动公交规划编制,年内重点开工建设环湖观光西路景观工程,以及星河路、奥体路、环中海路、个屯路延长线、学校、农贸市场、中医医院等项目。
李开云谈到,大屯新城的建设应以生态优先,一个亮点就是以“一廊两湿地”(大屯海环湖观光西路绿廊、中央湿地公园和中海湿地公园)为基础,加强绿化建设,构建宜业、宜居的公园城市。通过“双创”园区打造,建设工业产品交易市场、花鸟市场等,抢抓发展机遇,引导业态布局,形成竞争优势,瞄准“诗意个旧·人文锡都”的目标,高标准、高品位打造大屯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