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主席 赵巍
十一届市政协工作回顾
政协个旧市第十一届委员会任期的四年来,市政协常委会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不忘初心、忠诚履职,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紧扣中心大局,助推跨越发展
紧扣重大决策部署议政建言。政协全体会议就我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财政工作报告开展整体协商,围绕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较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协商,提出意见建议,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发展大局积极主动作为。按照州委“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的工作要求,围绕我市主动融入红河州“三大平台”建设、红河谷产业发展、大屯海环湖观光西路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调研视察,促进开放发展。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重大项目的跟进和督查工作,助力调结构转方式,促进转型发展。
坚持文化兴市促进文化繁荣。立足我市“文化兴市”发展战略,把握文化发展大趋势,协力提升我市文化发展软实力,进一步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本届任期内共编辑出版个旧史料丛书《历史的背影》五集,共收录相关史料167篇147.4万字,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记载了个旧历史轶事。
聚焦依法治市推进法治建设。紧紧围绕事关我市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以及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开展调研视察、协商议政、建言献策和民主监督活动,着力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围绕建设平安个旧、法治个旧建言献策,有效推进依法治市。
建言生态建设促进绿色发展。以打造“诗意个旧·人文锡都”为主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助推建设美丽锡都、宜居个旧。突出重金属污染治理,提出保持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的意见建议。围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对大屯镇倮莫村建设情况进行视察,提出意见建议,助推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实施,为促进绿色发展献计出力。
二、顺应群众期盼,助力民生改善
建言民生问题倾力民生改善。组织委员视察教育发展情况,协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持续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就业服务保障工作、保障性住房建设、市区环境卫生整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业服务保障工作及残疾群众就业等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真诚为维护群众利益建言献策,倾情促进民生改善。
强化提案督办倾情为民服务。充分发挥提案在促进民生改善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加大提案督办力度,本届政协共收到提案594件,有近60%的提案事关民生问题,确定的重点提案中也有近50%涉及民生问题。切实提高提案办理实效,使提案所提各项利民、惠民建议得到落实。
工作重心下移倾心为民谋利。认真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与村干部、贫困户共谋发展思路,共议致富良策,帮扶困难群众发展生产、解决现实难题,努力为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增添发展动力。
真实反映社情民意服务民生。充分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的作用,不断拓宽信息渠道,广泛收集来自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信息,充分了解和掌握深化改革中呈现出的局部利益冲突,及时把人民群众的真实愿望和合理诉求传递给市委、市政府,发挥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汇聚力量的作用。
三、突出团结民主,凝聚发展合力
搭建协商平台增进团结合作。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政协组织的调研视察、提案督办和重大协商议政活动,支持他们就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为我市改革发展凝聚强大正能量。
聚焦热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围绕社会管理形势和任务,注重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的工作,为巩固我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协力民族工作促进团结进步。按照市委扎实推进综合整治工作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政协的独特优势,协助做好防恐维稳、宗教和顺、民族团结工作。
致力扶贫济困维护社会和谐。进一步扩大政协组织影响力,致力社会公益事业,充分发挥“锡都励志助学协会”扶贫济困的积极作用,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四年来,共发放助学金374,000元,资助210名贫困大学生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坚持强基固本,提升履职水平
夯实共同思想基础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坚持学用结合,引领市政协积极主动适应新要求、服务新常态、实现新作为。广泛凝聚思想共识,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与市委、市政府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行的大局意识,为推动我市改革发展凝心聚力。
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提升履职水平。以专委会为依托,搭建委员履职平台,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专题座谈、民主监督、提案督办等履职活动,不断扩大委员参政议政覆盖面,积极为委员拓宽知情明政、参政议政渠道,为委员履职创造良好条件、提供良好服务。
强化制度创新推动政协“三化”建设。坚持整体构建、注重配套完善、着力规定细化,积极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对政协机关各委(室)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目标责任制以及内部运行制度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促进履职规范。
增强履职实效提升机关服务保障能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和宗旨意识、纪律意识、作风意识,以更加严和实的工作作风提升政协机关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促进思想、作风呈现出新面貌。
加强政协宣传工作扩大社会影响力。加大政协工作宣传力度,强化政协宣传工作思想引领和凝心聚力功能,不断改进和提高《个旧政协》专刊办刊质量,充分发挥了政协宣传工作联系和沟通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今后工作建议
建议新一届政协常委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12536”总体发展思路,在发展协商民主上有新突破,在强化履职效能上有新提高,为助推我市“十三五”期间在全省县市中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强化学习引领,在夯实思想政治基础上取得新成效
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重要抓手,以广泛凝聚共识体现学习成果,组织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务实有效的学习活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政协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始终与市委、市政府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工作一致,不断凝聚共识,夯实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贯彻发展理念,在助推跨越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
始终把服务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第一要务,着力助推我市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着重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一城两谷N小镇”为主线的全域旅游建设,协力建设活力个旧,助推创新发展。着重围绕增强城市竞争力,协调推进新城、老城联动发展、南部北部联动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协力建设宜居个旧,助推协调发展。着重围绕加大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改造提升高耗能传统行业、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等促进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调研建言,协力建设生态个旧,助推绿色发展。着重围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行政区划调整、财税体制改革、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等方面建言献策,协力建设开放个旧,助推开放发展。着重围绕优先、均衡发展教育、实施教育事业金秋行动计划、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实施精准脱贫建言献策,协力建设和谐个旧,助推共享发展。
三、不忘为民初心,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作出新贡献
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城乡居民收入、就业服务保障、住房保障、生态环保、精准脱贫、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等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积极建言献策,协力建设法治个旧。深入推进“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围绕脱贫攻坚目标、突出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建言献策、倾情出力。
四、广泛凝心聚力,在凝聚发展合力上实现新突破
积极引导全市各族各界群众正确认识我市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为改革发展减少阻力、增加动力、形成合力。要更加注重发挥少数民族界和宗教界代表人士的积极作用,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
五、强化自身建设,在加强履职能力建设上迈出新步伐
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和“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扎实抓好履职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协工作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委员履职能力,打造懂政协、会协商、能监督、善议政、有担当的委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