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十三五”期间个旧市推进大屯新区建设纪实

来源:余伟刚 徐彬 发布日期:2020-11-20 浏览次数:

  大屯海环湖西路、星河路、东盟(红河)义乌商品交易博览城片区内道路等项目建成通行,奥体路、环中海路、个屯路延长线等一批市政道路及大屯新区中医医院、安置房、一期排污干管等配套项目稳步推进,大屯海清淤扩建、城市绿道水景观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屯至滇南绿洲往返公交开通试运行,滇南绿洲片区市政管理有序开展……随着一个个项目落地建成、一片片绿化生机勃勃、一排排崭新楼群拔地而起、一条条市政道路贯通,一座产城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区域协同融合发展之城——个旧市大屯新区正逐渐展露新颜。

  “十三五”期间,个旧市按照滇南中心城市产业服务中心建设定位,科学规划、特色建城,坚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先行,大力推进大屯新区整体城镇化项目建设。目前,大屯新区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服务中心框架基本成型,产城融合、双城联动更加紧密。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个旧市大屯新区个屯路延长线建设工程,构成了大屯新区城市主干道,目前正进行新瓦房段路面施工。“这条公路西接红河大道,东接大屯海环湖西路,它的建成标志着大屯新区主干道路网基本形成。”大屯街道办副主任朱毓告诉记者,这条道路全长3095米,道路红线宽42米,双向四车道并预留中央10米宽绿化带,设计车速采用50公里每小时。这条路还连接着新瓦房、小寨、幸福社区等几个居民委员会,不仅方便群众出行,同时还能带动大屯地区的产业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改善人居环境、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作用。个旧市遵循“主城要疏,新区要建”的思路,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大力推进大屯新区整体城镇化项目建设。目前,大屯新区已完成市政道路建设17.43公里,大屯海环湖观光西路、团结社区义乌周边道路、星河路、永兴路、兴旺路、团山6号路、光明路、奥体路民大附中段8条市政道路实现建成通车。大屯新区排污干管、强电入地改造、供水工程等一大批项目也顺利实施,共建成管廊2.58公里,供水管网17.104公里,排污干管74.85公里,强电入地改造13.5公里。

  此外,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新校区落户大屯建成启用,学生搬进了崭新校园开启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大屯新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上部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完成外立面装修,崭新的医院大楼矗立在大屯新区星河路北侧。

  这一系列城镇化项目的建设实施,让大屯居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新区建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居民谭永康就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大屯这几年变化最大的就是道路,道路宽敞、出行方便,环境卫生也得到了大大的改观。

  “大屯新区建设以来,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是很明显的,星河路已经修通,又宽敞又明亮,环湖西路周围的环境很好,我们吃完饭就可以到那里散散步,有个休闲的地方。像中央民大附中红河州实验学校这么好的一所学校落在大屯,对大屯以后的教育将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我们乐在这里、爱在这里。”感受到幸福感与归属感,居民李金秀高兴地说。

  目前,大屯新区环中海路(一号路)建设工程、大屯新区安置房、大屯海环湖观光西路延长线、大屯新区规划八路、大屯新区星河路延长线、大屯新区团山片区规划十三路建设项目、大屯新区健身广场等一大批建设项目也正稳步推进。这些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补齐大屯新区基础设施短板,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环境,切实提升大屯新区综合承载能力。

  “大屯街道将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依托,围绕滇南中心城市群核心区建设的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公共服务功能,推动项目建设,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实现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目标。”大屯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周洋表示。

  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我今天是来交医疗保险的,以前办事不方便,要先到政府里面,然后又到信用社,才能把医保交了。现在在社区就可以办,不用到处跑了,工作人员还教我们用手机操作,我们学会就可以在手机上交医保款了,省了好多麻烦事。”  在大屯街道红土坡社区为民服务站,居民张美英向记者细数着该站成立以来给居民带来的方便。

  今年3月,大屯街道全面完成“村改居”工作,辖区的大屯、杨家寨、新瓦房、小寨、楼坊寨、龙井、戴家庄、红土坡、团结9个村民委员会改制为社区居民委员会,并都相应建立了社区为民服务站。

  “我们现在在实行‘村改居’的社区全面建成一站式便民大厅,居民只用跑一次就可以完成所有事项的办理,特别是通过向他们推广‘一部手机办事通’等App,居民不用出门就可以顺利完成养老保险、医保的缴费,非常便捷。”大屯街道办副主任刘娥介绍,各社区服务站成立后,居民以前要到街道办理的一些事务在这里就可以一次性办理完成。

  公共服务不仅关乎民生,连接民心,还是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个旧市坚持公共服务先行,不断加大大屯新区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新区城市化发展步伐。

  让更多人享受更好的出行服务,也是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8月,该市在大屯街道引进并投放了“哈啰”“松果”“神灯阿拉丁”“青桔”4个品牌的共享电单车1500辆,为广大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低碳环保的多元化出行方式,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共享电单车的价钱不贵,而且我们这里地势平坦很适合使用,我们出行更加方便了。”居民杨国庆说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都是公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也影响着城市化进程。在推进大屯新区建设过程中,该市稳步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今年8月,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学生搬进了崭新的校园开启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10月,大屯敬老院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完善的设施为生活在这里老人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此外,大屯新区中医医院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完成外立面装修,将建成既有鲜明中医特色,同时又是大型医、养、康一体化的综合医疗服务机构。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将为居民群众营造良好的就学、就医、居住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我们将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周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