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以及中央和省委、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大力发展“三大经济”,纵深推进“系列三年行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坚定不移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337”工作思路不断取得新突破。
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抓转型强升级、抓投资稳消费、抓改革增动能、抓开放扩外贸、抓“三农”促振兴、抓治污优生态、抓安全守底线、抓统筹惠民生
1月13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市行政中心举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州委九届六次全会、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推动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力推进快转型、强升级、提质效,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个旧篇章。
市委书记沈焕然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汪霞主持会议并作工作安排。市委副书记赵正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兵,市政协党组书记、提名为个旧市政协主席候选人王洪出席。

△会议现场
会议指出
要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中央、省委、州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要深刻领会“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五个必须”是重大理论创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要围绕建成云南新型工业化强市、全省生态文明引领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坚定不移推进“337”工作思路落地见效。要牢牢把握2024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的关系,全力以赴稳增长、提质量、增效益,不断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千方百计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加快迈过经济转型升级这道坎。要把抓落实作为衡量领导干部立场、品质、能力和意志的检验标尺,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深入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努力在稳经济、促转型、提质效方面做到出真招、显实效。

△沈焕然讲话
会议指出
2023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紧抓住经济转型升级这个关键,全力以赴拼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在经济质量、产业转型、项目建设、绿色发展、开放发展、民生改善6个方面取得新进展,迈稳了“337”工作思路和“三年新突破”的第一步,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倍加珍惜。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个旧市拼经济、促发展的思路方针,符合中央和省委、州委精神,切合个旧实际,是务实有效的。要持续从发展态势中、发展机遇中、发展质量上、发展空间上、发展动力上坚定信心,积极主动转思想、转方式、调结构,打开“稳进立”的新局面,迈过经济转型升级这道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汪霞主持会议并作工作安排
会议强调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以及中央和省委、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大力发展“三大经济”,纵深推进“系列三年行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坚定不移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337”工作思路不断取得新突破。
会议强调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决胜攻坚之年,也是个旧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之年。全市上下要提振发展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4个方面上下实功、出实招、见实效,在8个方面攻坚突破,奋力推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抓转型强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思路,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产业竞争力和园区辐射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云南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
二是抓投资稳消费,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提升政府投资质效,全力抓好每个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重点项目,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提升项目质效,提高项目谋划质量、实施能力。要激发有潜力的消费、挖掘农村消费、稳住传统消费、抓好重点领域,有效激活需求潜能。
三是抓改革增动能,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要以落实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为主线,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升个旧市服务经营主体水平。要用好国家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31条、云南省16个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文件政策,做强做大民营经济。要围绕龙头企业、关键项目、核心业态招大引强,大抓招商引资。要开展经营主体倍增计划,推进“个转企”行动,全面推行“个体工商户智能化开办系统”,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四是抓开放扩外贸,打造开放合作新前沿。要大力推进物流节点建设,合理利用大屯、鸡沙片区连片现代物流产业优势,加大有色金属、精细化工等产业的专项培育。要持续深化与“五区”联动,积极融入沿边产业园建设,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要持续开展外贸挖潜行动,引育一批新型外贸主体,培育一批外贸综合服务商,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五是抓“三农”促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完善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增收机制,推动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要强化产业就业帮扶,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加快大屯新区和鸡沙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大屯新区、鸡沙片区建设成为滇南中心城市活力核心,支撑蒙个开一体推进、组团发展,融入全省滇中城市群经济圈。
六是抓治污优生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个旧。要以绿色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定不移推进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反馈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全面统筹推进美丽锡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建设。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七是抓安全守底线,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守住经济发展的底线,贯彻落实党中央“以进求稳”体现“进”的要求,体现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担当。要守住粮食和耕地安全底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持续抓好耕地流出问题整治,坚决守住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要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打好防风化债主动战,坚持“一地一策、一企一策、一债一策”分类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是抓统筹惠民生,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创业。深入实施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20条措施,保持重点群体就业稳定。要实施教育、卫生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加快补齐学前教育等短板,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继续推进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建设,着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三医联动”改革机制,坚持不懈推动教育、卫生高质量发展。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困难群体救助供养质效,深入开展“一老一小”关爱行动,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会议强调
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抓落实”重要指示,答好“五道思考题”,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不折不扣抓落实,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把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和省委、州委工作要求体现到具体的发展成效上。
要坚持雷厉风行促落实,以起步就是冲刺的决心和态度,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谋划、招引、落地、投产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支撑性项目,推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大项目少、产业项目支撑弱等主要问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要坚持求真务实保落实,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深入践行“十种鲜明导向”,争当“十个先锋”,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当好“施工队长”,从根源上整治形式主义,让基层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工作落实,让经营主体放开手脚、专心致志抓发展。
要坚持敢作善为督落实,对每一项工作,从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到工期倒排、压茬推进,到创新机制、督促落实,再到考核评价形成闭环。
要树立敢作善为、担当实干的用人导向,认真贯彻执行容错纠错办法,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增强市场对个旧发展的信心。
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党组成员,市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各乡镇(街道)、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