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朱有勇院士深入田间地头,为个旧来年好“丰”景支招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3-12-11 浏览次数:

  12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带领专家团队,到卡房镇苟街村委会对门村小组水稻旱种试验示范种植基地,调研新一轮旱地水稻种植准备情况,并实地查看旱地水稻收获后冬季马铃薯的轮作情况。副州长周永瑜,市委副书记、市长汪霞,副市长陈勇等陪同。

 

 

  在对门村小组,朱有勇院士一行与当地村民话家常、谈发展,详细了解农户今年种植旱地水稻的效益,以及大家对明年旱地水稻种植的需求。 

  今年3月,朱有勇院士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将旱地水稻技术推广给家乡的父老乡亲,进行试验示范种植。9月,基地里的旱地水稻迎来收割季,经过农技人员现场测产,高产地块产量达到了每亩640.4公斤,为山区产业发展注入勃勃生机。明年,卡房镇将在30个村小组继续推广水稻旱种,预计种植面积达4000亩以上。同时,进一步加强技术服务保障,切实提高粮食产量,让山区的老百姓吃上自家粮。

 

 

  进入冬季,水稻旱种试验示范种植基地里,农户正忙着栽种朱有勇院士指导种植的青薯9号马铃薯。朱有勇和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地头,与种植户沟通交流,现场测量行距、株距,指导种植户开沟、栽种,保障冬季马铃薯试种成功。

 

 

 

  朱有勇表示,马铃薯与水稻、玉米等作物轮作,既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也利于减少杂草生长。他希望技术人员加强指导,引导农户规范种植冬季马铃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希望卡房镇积极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多措并举保障冬季马铃薯轮作提质增效,让轮作模式真正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