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地方志
  • 索引号
    gjsdsyjs/2025-00010
  • 发布机构
    个旧市党史研究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6-26
  • 时效性
    有效

《个旧年鉴》(2017)农田水利 畜牧业

【简 述】 2016 年,个旧市畜牧业以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切实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围绕“服务现代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主题,坚持做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畜禽品种改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优质牧草试验示范和推广、奶牛良种补贴等工作,努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和新农村建设,确保畜牧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 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畜牧生产】 2016 年,个旧市畜牧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打造山地牧业以及建设现代畜牧业的要求,按照个旧市畜牧业工作“246”发展思路,以打造精品畜牧业为目标,以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建设为重点,坚持产业带动,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生产方式,争取各级项目资金支持,加大对畜牧业资金投入,通过新技术引进、项目合作、畜牧科技含量提升,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为个旧市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全年全市生猪存栏 46.13 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 2.54 万头 ;牛存栏 12.68 万头,其中奶牛存栏 5,380 头 ;羊存栏 10.32 万只 ;家禽存栏 157.89 万羽。生猪出栏 73.51 万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13.96% ;肉牛出栏 6.23 万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14.57% ;肉羊出栏 5.52 万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14.73% ;家禽出栏 384.66 万羽,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12.74% ;肉类总产 7.8968 万吨,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17.32% ;奶产量 2.879 万吨,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8.52%;禽蛋产量 1.3958 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39%。畜牧产值12.62 亿元, 同比增长 7.31%。


【畜牧科技推广】 2016 年,个旧市畜牧兽医局为确保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走科技兴牧道路, 加强畜牧科技推广工作。一是强化科技培训工作。全年举办科技培训班 66 期,培训各类人员 2,804 人次 ;采取进村入户及来电来访的方式向农民提供畜牧技术推广和畜牧兽医咨询服务,解答群众咨询 350 多人次 ;积极参加市政府组织的科技活动周及三下乡活动,为农民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发放科技宣传资料 4,000 多份。二是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全市现有 11 个供精(站)点,主要在大屯和鸡街两镇,全年改良猪 6.23 万胎次(其中人工授精 2.46 万胎次,本交 3.77 万胎次),完成年任务的100.31% ;完成仔猪培育 42.67 万头,母猪整群 0.97万头,其中更新母猪2,400 头。完成牛品种改良8,141 头,完成年任务的 100.51%。三是抓好优质牧草推广工作。积极进行优质牧草种植试验,并把亩产高、品质好、适应当地物候条件的优质牧草及时推广到适应种植的地区。全年种植优质牧草 3.53 万亩,完成任务的 100.37% ;乡镇青贮、氨化饲料推广率 100%、村办事处推广率 98.8%、农户推广率38.6% ;全市建青贮、氨化窖 31,644 立方米,实际完成青贮饲料 10.15 万吨、氨化饲料 4.66 万吨。


【畜禽养殖调查及备案】 2016 年,个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根据开展畜禽养殖场养殖规模标准和备案规定工作的通知以及养殖备案总体要求,对全市规模养殖场、户、小区的畜禽品种、数量来源、平面布局图、建筑面积、生产、防疫、粪便无害化处理及设施设备等进行调查登记,并按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对养殖场、户、小区备案申请表、备案表打分,评分合格的发给畜禽养殖场备案证,畜禽养殖代码。同时做好畜禽养殖规模档案管理和养殖档案健全完善工作,随时掌握养殖户养殖情况,全市备案畜禽养殖场小区 148 户,其中,畜禽养殖场145 户(能繁母猪存栏 50 头以上的 23 户、生猪存栏 200 头以上的 40 户、肉鸡存栏 5,000 羽以上的 8户、蛋鸡存栏 5,000 羽以上的 39 户、牛存栏 50 头以上的 24 户、羊存栏 200 只以上的 8 户、鹅存栏500 只以上的 1 户、鸭存栏 5,000 只以上的 2 户)、畜禽养殖小区 3 个(牛存栏 100 头以上的 2 个、羊存栏 500 只以上的 1 个)。


【奶牛良种补贴工作】 2016 年,个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根据全省奶牛良种补贴工作计划和安排,开展良种改良工作。制定配种人员岗位职责、冻精保管制度、奶牛良补配种统计表、奶牛繁殖统计表、奶牛产犊月报表等,并根据上述统计表的数据精确发放奶牛良种补贴。全年奶牛存栏 5,380 头, 其中能繁母牛 3,950 头,截至年末,奶牛冻改4,884 头,使用冻精 8,502 支,产犊 3,722 头,其中母犊 1,886 头。举办奶牛良种改良培训班 2 期,培训农民 357 人,受益农户 202 户。


【畜禽生产情况基点调查】 2016 年,个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为详实掌握畜牧业生产发展状况,根据《红河州畜牧兽医局关于开展畜禽生产情况基点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选定大屯镇龙井村、鸡街镇文兴村、老厂镇对门山村 3 个乡镇的 3 个村委会60户农户开展调查工作。调查主要内容 :农户家甜高粱 17 公斤, 狼尾草 13.5 公斤, 草坪草 21.5 公斤。在老厂对门山村指导养殖大户李宝荣新种植紫花苜蓿 10 亩,于 2014 年 6 月种,至 2016 年12 月生产期 1.5 年,在现蕾期刈割测产,年可刈割 5 次,有效地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畜禽养殖调查及备案】 2016 年,个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根据开展畜禽养殖场养殖规模标准和备案规定工作的通知以及养殖备案总体要求,对全市规模养殖场、户、小区的畜禽品种、数量来源、平面布局图、建筑面积、生产、防疫、粪便无害化处理及设施设备等进行调查登记,并按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对养殖场、户、小区备案申请表、备案表打分,评分合格的发给畜禽养殖场备案证,畜禽养殖代码。同时做好畜禽养殖规模档案管理和养殖档案健全完善工作,随时掌握养殖户养殖情况,全市备案畜禽养殖场小区 148 户,其中,畜禽养殖场145 户(能繁母猪存栏 50 头以上的 23 户、生猪存栏 200 头以上的 40 户、肉鸡存栏 5,000 羽以上的 8户、蛋鸡存栏 5,000 羽以上的 39 户、牛存栏 50 头以上的 24 户、羊存栏 200 只以上的 8 户、鹅存栏500 只以上的 1 户、鸭存栏 5,000 只以上的 2 户)、畜禽养殖小区 3 个(牛存栏 100 头以上的 2 个、羊存栏 500 只以上的 1 个)。


【奶牛良种补贴工作】 2016 年,个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根据全省奶牛良种补贴工作计划和安排,开展良种改良工作。制定配种人员岗位职责、冻精保管制度、奶牛良补配种统计表、奶牛繁殖统计表、奶牛产犊月报表等,并根据上述统计表的数据精确发放奶牛良种补贴。全年奶牛存栏 5,380 头, 其中能繁母牛 3,950 头,截至年末,奶牛冻改4,884 头,使用冻精 8,502 支,产犊 3,722 头,其中母犊 1,886 头。举办奶牛良种改良培训班 2 期,培训农民 357 人,受益农户 202 户。


【畜禽生产情况基点调查】 2016 年,个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为详实掌握畜牧业生产发展状况,根据《红河州畜牧兽医局关于开展畜禽生产情况基点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选定大屯镇龙井村、鸡街镇文兴村、老厂镇对门山村 3 个乡镇的 3 个村委会60 户农户开展调查工作。调查主要内容 :农户家庭经济收入及畜牧业收入,猪、牛、羊、家禽存栏数和出栏数,禽蛋产量,牛奶产量,活猪及肉产品的集市贸易价。通过每个季度对这 3 个村委会基本情况的调查,详实地掌握个旧市不同地区畜牧业经济发展情况和畜禽养殖情况,并将调查结果作为全市畜牧业扶持政策和畜牧业发展方向的调整依据。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工作】 2016 年初,个旧市认真做好 2015 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绩效评价工作,3 月完成不动产局关于移交草原承包证、草原使用权证、草原承包合同证书 4,085 本。4 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草原法宣传月活动,发放宣传材料 3,000 余份,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 130 人次,6 月完成个旧市草原生态环境整治专项工作总结。7 月 ~9 月完成全市草原监测工作,监测样地 3 个, 样方 9 个,监测数据完整,已按省级要求上报农业部网站,同期完成新一轮(2016-2020 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和新一轮(2016 年)草原生态保护承包工作。承包户 763 户,承包面积 66.62 万亩,其中,禁牧面积 8.63 万亩,草畜平衡面积 57.99 万亩,涉及补助资金 209.7 万元。8 月初,完成云南省农业厅关于 2013~2015 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兑现及专项整治工作。10 月,通过实地查勘完成个旧市 2016~2025 年岩溶化草地治理项目实施规划编制工作,并按时上报省农业厅。


【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项目】 2016 年,个旧市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项目在贾沙乡克勒村委会尼德村小组实施。项目建设单位为红河州腾跃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 1,009.05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400 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资金 609.05 万元。项目完成划区轮牧围栏建设28,000 米(围栏面积 8,000 亩);优质高产稳产人工饲草地种植 9,120 亩 ;标准化羊舍 3,000 平方米、运动场 3,000 平方米 ;建标准化牛舍 1,800 平方米、运动场 1,800 平方米 ;青贮窖 900 立方米、储粪场 200 平方米、污水处理池 150 立方米、贮草棚1,500 平方米 ;蓄水池 1,500 立方米(人畜饮水),引水管道 8,000 米 ;消毒室 20 平方米,隔离舍 50平方米 ;购置饲草饲料机械 2 台。项目建成后,可为个旧市及云南省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提供示范, 推进全省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促进山区、特别是高寒贫困山区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对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实施顺利。


【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 2016 年,个旧市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在贾沙乡申发农牧有限公司实施。项目总投资 531.5 万元,其中,政府资金 200 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资金 263.5 万元,投工投劳折资 68 万元。项目完成新建羊圈舍 1,224 平方米、青贮窖 825 平方米、多年生人工草地 3,500 亩,草地改良 3,450 亩,购置饲草饲料机械 5 台,项目区年出栏肉羊 680 只。项目的完成, 将带动周边草食畜规模场和散养户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对红河州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及优质牧草种植起到研究、示范和带动作用,项目于 12 月初通过市畜牧兽医局初步验收。


【粮改饲试点项目】 2016 年,个旧市获得国家粮改饲试点项目成为试点区,项目建设内容分别是种植青贮玉米 40,000 亩,新建青贮窖 22,310 立方米、草料库 23,240 平方米,购买铡草机 21 台、打捆包膜机 26 台,总投资 1,437.2 万元。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实现产值 4,200 万元,利润 1,640 万元,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用地养地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探索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项目建成后,个旧市已按照农业部规定的时限节点和程序,及时准确完成项目实施相关基础数据采集录入和审核上报工作。


【新一轮退耕还草工程项目】 2016 年,个旧市开展新一轮退耕还草工程项目,分别在贾沙乡、老厂镇、卡房镇及大屯镇 25 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坡地中完成退耕还草 1 万亩 ;完成“作业小班区划”“ 作业小班主要内容调查”工作。调查、了解工程区农民要求退耕还草的情况,退耕还草的任务,涉及的农户数及人数等,并对外业调查材料及图件进行整理、核对,做到图表相符、资料齐全、内容完整、计算无误。完成《个旧市 2016 年度新一轮退耕还草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上报上级部门批准实施。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2016 年,个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强制免疫为抓手,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全年,使用禽流感疫苗158.26 万豪升,免疫家禽 316.67 万只,完成红河州下达个旧市任务的 100% ;使用猪瘟、蓝耳病、猪口蹄疫疫苗各82.02 万头份,各免疫生猪81.9 万头, 完成州任务的100%;使用牛口蹄疫疫苗22.8 万豪升,免疫 22.7 万头 ;羊口蹄疫疫苗 18.08 万豪升,免疫18.04 万头 ;均完成州任务的 100%。完成小反刍兽疫免疫 9.52 万头。畜禽免疫密度 100%。


【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及生猪“321”免疫技术应用】 2016 年,个旧市按照《红河州农业局关于印发红河州 2016 年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方案的通知》(红农牧〔2016〕15 号)文件要求,继续实行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模式全覆盖,不留死角,并制定《个旧市 2016 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方案》。按免疫程序,仔猪常年以“321”及骗免同步的免疫模式进行强制免疫,经周密部署,组织以乡镇技术人员、村级防疫员和村干部组成的免疫突击队, 逐村逐户集中免疫,健全完善动物免疫电子档案, 全市完成生猪“321”免疫 81.9 万头。


【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2016 年,个旧市畜牧兽医局完成 6 个病种 8 种畜禽免疫抗体检测 :即抽检猪瘟免疫抗体 134 份,合格 118 份,合格率88.1% ;抽检猪口蹄疫(合成肽)免疫抗体 134 份, 合格 95 份,合格率 70.9% ;抽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 134 份, 合格 101 份, 合格率 75.4% ;抽检羊口蹄疫免疫抗体 211 份,合格 165 份,合格率 78.2% ;抽检牛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 100 份,合格 97 份,合格率 97% ;抽检羊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 105 份,合格 85 份,合格率 80.9%,抽检鸡新城疫免疫抗体检测 615 份,合格 581 份,合格率 94.5% ;检测禽流感免疫抗体 615 份,合格 584 份,合格率 95%。全年畜禽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 70% 以上。


【人畜共患病防控】 2016 年,个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力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采用询问、深入疫区调查了解的方式对大屯镇进行家畜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监测 6 个自然村 77 户,采样牛粪 37 份(条)、猪粪 2,958 份(头),羊粪 3 份(只),没有发现阳性牲畜粪。按红河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奶牛结核病、牲畜布氏杆菌、狂犬病、牲畜炭疽病、疯牛病因子调查及采样监测工作。


【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工作】 2016 年,个旧市根据农业部、省农业厅和州农业局关于《消灭马传染性贫血实施方案》,制定《个旧市消灭马传染性贫血工作方案及技术方案》,开展马传染性贫血病普查工作。经查,2016 年全市 9 个乡镇除沙甸没有马属动物饲养外,共有 44 个村委会 165 个自然村 3,394 户农户饲养马属动物 3,999 匹。从 2014 年(开展此项工作起始年)起至 2016 年止,3 年来通过普查和向各乡镇动物门诊调查询问,累计采样监测马属动物 353 匹,送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全部阴性。采样涉及 8 个乡镇 165 个村委会,抽样覆盖率 16.4% ;抽样饲养户301 户,覆盖率 8.9%。7 月,个旧市马传染性贫血病消灭工作一致通过红河州专家组考核验收。


【规模养殖场监管】 2016 年,个旧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以开展“扫雷行动”为抓手,强化生猪屠宰、规模养殖场监管工作。全市有规模养猪场 45 个,养牛场 30 个,养禽场 61 个,养羊场 22 个,其中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养猪场 20 个,养牛场 13 个,养禽场 22 个,养羊场 2 个。全年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7 本,审核发放《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7 户。深入规模养殖场监督和指导工作 67 次,签订《个旧市养殖场(户)动物卫生质量安全承诺书》18 户。向规模养殖场(户)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模养殖场已做到制度上墙,法律法规上墙, 建立健全台账。全年,向规模养殖户发放猪耳标86,400 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产品 B)45,000 本、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 B)30 本。


【动物标识及疫病追溯体系建设】 2016 年,个旧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继续开展动物免疫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全市 36 台识读器网络正常开通使用,上传戴标数据 488 条、免疫 446 条。佩戴扫描猪耳标 8,842 头,免疫 8,066 头,合计16,908 头。


【产地检疫】 2016 年,个旧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继续加强产地动物检疫工作,防止动物疫病蔓延。全年全市接受生猪产地检疫 2.12 万头,检出病猪 4 头;检疫牛 0.20 万头、羊 0.01 万只、家禽 5.01 万羽。畜禽产地检疫申报受理率 100%。


【畜禽屠宰检疫】 2016 年,个旧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进一步强化畜禽屠宰检疫工作,从源头上把好动物源性食品流通环节关口,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全年全市屠宰检疫生猪 12.46 万头,定点屠宰动物7.10 万头,检出病害猪 175 头,无害化处理 175 头。检疫上市牛肉 3,910.80 吨、羊肉 26.75 吨。


【规范动物诊疗机构 依法查处重大动物防疫案件】 2016 年,个旧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依法履职, 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动物诊疗机构,依法查处重大动物防疫案件。全年开展执法检查 86 次,检查动物诊疗机构 6 家,对不合规范要求的动物诊疗医院下发书面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全年查处重大动物防疫案件 7 起,其中简易程序案件 1起,一般程序案件 6 起,罚款 6,695.4 元。


【兽药、饲料及生鲜乳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2016 年,个旧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为随时掌握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确保畜产品消费安全,严格按照省、州、市政府要求,认真做好兽药、饲料及生鲜乳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地选择采样地点,深入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乳制品企业以及畜产品经营摊点采集猪尿、畜肉、生鲜乳等样品进行检测,严厉处罚问题兽药、问题饲料及问题鲜乳。全年出动执法人员 84 人次、执法车辆 12 台次,查处兽药案件 4 件(一般程序 3 件,简易程序 1 件),

结案 4 件,销毁各类兽药 60.6 公斤,收缴罚没款0.28634 万元 ;抽检兽药样品 8 批次,合格 7 批次,合格率 87.5% ;抽检饲料样品 13 批次,合格 13 批次,合格率 100%;抽检 3 家奶站生鲜乳样品 7 批次,合格率 100% ;抽检猪尿样品 161 批次,合格 161 批次,合格率 100% ;抽检牛尿样品 6 批次,合格6 批次,合格率 100% ;抽检猪肉样品 12 批次,合格 12 批次,合格率 100% ;抽检鸡肉样品 17 批次,合格 17 批次,合格率 100%;抽检鸡蛋样品 7 批次,合格 7 批次,合格率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