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213153-303
-
发布机构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02-24
-
时效性有效
个旧年鉴2016 概况 贾沙乡
【人口民族】 2015 年,贾沙乡东西宽约 13 公里,南北长约 24 公里,国土总面积 316.5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 21171 公顷,森林覆盖率 64%。全乡下辖 11 个村民委员会、68 个自然村、70 个村民小组,年末总人口 21444 人,其中农业人口 20708人,占总人口 96.6%,非农业人口 736 人,占总人口 3.5%。人口自然增长率 0.4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67.75 人。境内居住着彝、汉、傣、壮、苗、回、哈尼、蒙古、瑶等 9 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 81.4%,传统民族节日有彝族火把节、苗族采花山节、傣族泼水节。
【经济概貌】 2015 年,贾沙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乡情,多措并举,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并在攻坚克难中实现突破。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1.61 亿元,同比增长 8.1% ;完成地方公共预算收入 276.9 万元、支出 1202.55 万元,分别增长 13.12%、11.46% ;完成工业总产值 14624 万元、 工业增加值 3652 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 亿元,占市下达任务的 100% ;完成招商引资 1.622 亿元,占市下达任务的 101.37% ;争取上级资金 3425 万元,名列全市乡镇第二名;农民人均纯收入 6962 元。全乡经济呈现健康稳步发展态势。
【农业生产】 2015 年,贾沙乡凝心聚力谋发展,农业产业进一步优化。年内,贾沙乡围绕农民增收,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积极发展高效优质农业,有力地促进了粮菜畜禽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年播种农作物 8.55 万亩,粮食产量 1.51 万吨。以 3400 亩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促进普洒河万亩无公害果蔬种植基地建设,修建沟渠 6.8 公里、机耕路 7.4 公里;以尼德牛羊养殖基地建设辐射带动畜禽养殖,全乡肉类总产 6756.4 吨、禽蛋 511 吨。积极带领群众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全乡种植烤烟2660 亩,完成产值 1057.98 万元;种植甘蔗 8716 亩,完成产值 2040 万元;金竹成林面积 12000 亩,产值 2500 万元;创建冬马铃薯高产项目基地 2700 亩,产值 1300 万元。适时适地推进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因村而异构建“一村一品、特色鲜明”的产业,在他白、丫沙底、水塘发展桑蚕养殖 100 余亩并已结茧;在贾沙、围墙试种蓝莓 32 亩已成功挂果;在民云试种竹柳 2000 亩;在白云试种优质苹果 15 亩;在克勒、围墙、贾沙、民云等地示范种植露水草、臭参、柴胡等生物药材 950 亩;在阿邦、普洒河等地实施冬农开发 24020 亩;在水塘种植柠檬、美藤果、火龙果等 800 余亩,全力打造符合贾沙实际的特色产业。
【乡镇企业】 2015 年,贾沙乡立足乡情不断拓展增收新渠道。在企业发展上,通过对自身的清晰定位,根据山地上、中、下的不同地形和气候等特点,因势利导,积极带领群众发展适乡产业,培育增收致富增长点。年末,全乡有企业 570 个,其中集体企业 1 个、有限责任公司 5 个、个体私营户 564个,从业人员 2590 人,同比增加 120 人。完成工业总产值 14624 万元、增加值 3652 万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97% ;实现乡镇企业总收入 18068万元、增加值 5132 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37%。
【基础设施】 2015 年,贾沙乡党委、政府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有利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项目资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增强产业基础支撑力,改善人居环境,全乡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加大道路交通建设力度。年内,总投资 2200万元的贾水线提升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已硬化 4.5公里;他白线、独田线的提升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总投资 200 万元的个元线至核桃湾进村道路、贾沙集镇至核桃湾通乡主干道已修通,正在砌涵洞,两条公路建成后由乡政府到个旧市区只需 20 分钟,缩短了一半路程。加强道路养护,按照“通、平、 美、整”的公路管理和养护方针,改善道路通行状况,投入 20 余万元对损毁严重的路面、挡墙、路肩、涵洞等进行修复、加固,不断提高养护质量,提升农村公路“好路率”。
高度重视水利设施建设。年内,投入资金281.12 万元,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分别在尼德、檬棕、联合村、普洒河等村小组修建农田灌溉沟渠7738 米;投入 55.43 万元,对陡岩大沟、云掌寨防洪沟、尼德上下沟、水塘新田沟进行修复;投入122.7 万元,分别在新寨、吉克、东风寨等地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铺设道管 8909 米;投入 18.34万元,在尼德、克勒、也门、竹箐坡、水塘等村小组修建水窖 55 口;总投资 2200 万元的“五小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贾沙片区已通过立项评审,正在组织项目实施。
村级公益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年内,总投资81.67 万元的坝堵寨、者勒白、核桃湾、枯枝柏等 4个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正在做招标前期工作;市级整村推进项目新发寨活动室建设预计年底竣工验收;争取到阿邦村省级新农村建设项目及白石岩村通村道路建设补助资金 125 万元;32 套保障性住房年底竣工;《个旧市贾沙乡陡岩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15-2030)》已通过评审,正在做陡岩民族团结广场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和前期工作。
“美丽家园”建设稳步推进。年内多方筹措资金、整合项目,完成农居危旧房拆除重建 250 户、提升改造 150 户。市级做美村庄普洒河村已在村内主次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 10 盏;提升改造卫生厕所 1个;安放移动垃圾箱 5 个;修建入村道路 170 米、石桥 1 座。阿邦村“美丽家园”州级示范村建设项目已顺利完成两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一、环境整治阶段。村委会与 93 户村民签订《创建优美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协议书,拆除危旧房屋、违章建筑物等 4500 平方米,整治卫生死角 3280 平方米,清运垃圾 1550 吨,定点新建集中饲养畜舍 308 平方米;二、全面施工阶段。项目已完成危旧房拆除重建 5户、提升改造 49 户,新建标准化卫生室 560 平方米、旅游公厕 1 座、装修原有公厕 2 座,兴建的 600 平方米文化活动小广场、观光木栈道已完工,完成小广场至集中饲养畜舍道路的鹅卵石铺设、大广场自然石铺设。入村路口水景观、民族文化活动广场等项目正有条不紊推进。
【交通· 邮电】 2015 年,贾沙乡辖区公路总长 291.167 公里,其中柏油路 32.9 公里、水泥路 23.151 公里、弹石路 113.864 公里、土石路121.252 公里。年内,贾沙乡先后完成茂珠柏、贾木卜、六车冲、五台坡的通村公路,实现全乡 70个村小组全面通路,彻底结束 4 个村小组不通公路的历史。
乡内邮电、医院、银行、供电等职能部门齐全,设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营业部,手机信号覆盖率100%。截至年末止,全乡已有 9 个村委会通宽带,其中丫沙底村委会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宽带网络覆盖率 82%。
【教 育】 2015 年,贾沙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举措,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教育工作在全乡已逐步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良好局面。贾沙乡有初级中学 1 所,12 个教学班,学生 565 人,教师编制 45 人,在职教职工 49 人(含工勤人员 2 人),其中专任教师 47 人(含特岗教师 6 人),师生比1 ∶ 12.02,入学率 98.07%,巩固率 99.43%。小学校 19 所,分布在各行政村所在地,其中完全小学10 所,教学点 9 个,教学班 90 个,学生 1484 人,教师编制 169 人,在职教职工 162 人(含借调教师4 人),管理人员 4 人,专任教师 158 人(含特岗教师 15 人),师生比 1 ∶ 9.16,入学率 100%,巩固率 100%。在 2015 年的升学考试中,贾沙乡有学生 12 人分别被个旧一中初、高中部录取。为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乡政府对在升学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的考生给予奖励,奖励资金共计46000 元,全乡教育水平迈上新台阶。
【文化·体育·卫生】 2015 年,贾沙乡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等目标任务,多层次多角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完善文化广播基础设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宣传活动。投入经费 20 万余元,举办春节、三八妇女节等文艺演出活动 15 场次,组织文艺队79 支演员 739 人,编排节目 253 个。参加或组织开展文艺培训 21 次,培训群众 283 人。开展篮球、跑步、拔河、乒乓球、象棋等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建成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8 个,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年,举办公众健康咨询讲座 102 次,发放健康宣传材料 1770 份;卫生院接诊门诊患者 9955 人次,接诊住院患者 806 人次;完成健康档案建档 18003 人;发放独生子女儿童保健费、义务教育奖学金 5.75 万元元,并为 95 对夫妇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通过不断加大医药卫生投入,乡级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全乡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状况进一步改善。
【人民生活】 2015 年,贾沙乡突出抓好“民心工程”,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开展以 “三个面向”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活动,倾心服务群众,着力打造温馨贾沙。面向全乡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弱势困难群体,开展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全年发放粮食直补、低保等民生资金 421 万元;发放各类救助金 18.67 万元;办理农民工服务手册 50份、失业证 40 份;围墙老年活动中心、丫沙底幸福院已完成选址;民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完成可研报告申报工作;核桃湾公益性公墓建设有序推进;贾沙克勒烈士纪念设施维修改造项目已完工。
持续推进特殊人群农村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工作。按照防止因病致贫、大帮小补的原则,加大对农村低保、五保、边缘人群的医疗救助力度。全年,全乡城乡医疗救助 44 户 169 人次,发放救助资金 0.98 万元,切切实实为困难家庭分担经济压力,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全乡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得到老百姓的认同和好评。
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扶贫攻坚得到新发展。认真贯彻中央“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精神,有效整合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帮户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等力量,开展走访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收集问卷 690 份,帮扶群众 693 户 2643 人,并按照“五看、五不录、六优先”原则完成贫困户建档立卡“回头看”录入 543 户 1945 人,在全面掌握贫困户状况的基础上编制完成《贾沙乡扶贫开发规划》;成立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完成《贾沙乡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完成集中安置点地形图绘制,正在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年内帮助群众办理小额贷款、创业贷款 550 万元,扶持农户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惠及村民 184 户 547 人。扶贫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社会治安】 2015 年,贾沙乡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凝聚一切和谐因素,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贾沙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贾沙乡派出所有公安干警 6 人,协管员 7 人。全乡有村级治保组织 11 个,调解组织 11 个,调解人员 11 人。积极开展“平安贾沙”创建活动,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地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与各单位、村委会、矿山业主、辖区企业签订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书 30 份,信访责任书 30 份,防恐怖责任书 30 份。组成 9 个工作组,在乡域内学校、非煤矿山、尾矿库、交通运输、烟花爆竹、民爆物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拉网式检查,严厉打击 “三非”及私挖乱采行为,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督促责主体及时整改。全年调解矛盾纠纷 390 件,受理治安案件 10 起,查处 2 起;刑事立案 13 件,破案 10 件,其中故意伤害案件 0 件,盗窃案件 9 件,非法持有枪支案件 2 件,在“治暴缉枪”专项整治中,共收缴火药枪 23 支;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纠正交通违章 180 起。全年辖区新增刑满释放人员 10 人,有社区矫正人员 17 人,全乡未发生杀人、绑架、爆炸物品和化学剧毒物品丢失被盗等重特大恶性案件。
【主要领导干部】 党委书记杨 松,人大主席吴卫民,乡长李伟良。
(撰稿:布谷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