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志
-
索引号20240913-213150-523
-
发布机构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01-26
-
时效性有效
个旧年鉴2016 概况 鸡街镇
【人口民族】 2015 年,鸡街镇辖 16 个村民委员会(105 个村民小组、96 个自然村)、2 个社区,国土面积 283.79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5819 亩,年末户籍总户数 20996 户,常住人口 52606 人(其中男 26276 人、女 26330 人),乡村人口 33601 人,城镇人口 19005 人,暂住人口 5032 人。年内出生293 人,出生率 5.57‰ ;人口自然增长率 6.29‰,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185 人。千人以上世居民族有汉、回、彝、壮、苗、傣、哈尼等 13 个民族。其中汉族 21819 人,占总人口 41.48% ;回族 1618人,占总人口 3.08% ;彝族 11437 人,占总人口21.74% ;壮族 9788 人,占总人口 18.61% ;傣族3808 人,占总人口 7.24%。
【经济概貌】 2015 年,鸡街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做实民生工作,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统筹抓好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企业总收入 47.95亿元,同比增长 10.18% ;工业总产值 78.14 亿元,同比增长 8.81% ;农村经济总收入 22.66 亿元,同比增长 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0386 元,同比增长 5% ;招商引资 18.17 亿元,同比增长 18.8% ;固定资产投资 6.59 亿元,同比增长 29.2% ;向上争取资金 2230 万元;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支出 4546 万元,同比增长 42%。为“十二五”发展画上圆满句号。
【乡镇企业】 2015 年,鸡街镇积极发挥政府调控作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引导和支持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引进高新技术实施改造提质,全力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延伸,全镇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各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乍甸乳业生态牛奶加工及基地建设项目主体工程、自立矿冶公司综合利用复选锡尾矿及含锡固废升级转型项目土建工程、红铅公司无焦冶炼铅节能改造与余热发电工程项目及余热锅炉建设、倘甸 220 千伏吉安输变电工程等项目顺利完工;旭众公司含锡铅锌铜危险固体废料资源综合利用、光穆公司年处理40 万吨循环利用各类冶炼废渣回收多金属、个旧市轻工业园区等项目扎实推进;南翔公司年产 10万吨电解锰项目完成土建及设备安装;白云山霞石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1050 亩征地拆迁任务圆满完成;个旧自立矿冶公司入选 2015 年云南企业 100 强;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省科技厅认定为“云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并获批国家级基地“红河州含重金属固危废集中资源化利用示范中心”。鸡街镇工业经济正朝新常态下稳中趋好、结构优化、持续增强的方向平稳发展。
【农业生产】 2015 年,鸡街镇始终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引进和推广优质、高效农业项目为动力,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全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 4.196 万亩,产量 1.47 万吨;蔬菜播种面积 3.01 万亩,产量 3.87 万吨;水果产量 1.1 万吨;粮食、蔬菜、水果全部完成计划产量的 100%。冬农开发亮点纷呈。完成连片地膜栽培冬糯玉米1500 亩、早南瓜 300 亩、洋葱 3500 亩、冬洋豆700 亩。粮食作物间套种成效显著。完成套种面积5.14 万亩,粮食增产 1980 余吨,产值增加 800 余万元,成功带动 8660 户群众增产增收。完成省级晚秋粮食作物“科技增粮”项目种植面积 1.665 万亩,超计划完成 150 亩。截至年末,鸡街镇设施农业建设处于全市领先位置。倘甸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列入全州百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高原特色林果产业健康发展。以鲁沙梨、油桃、早红桃为主的山地林果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
【第三产业】 2015 年,鸡街镇通过规范管理,合理引导民间资本加快第三产业建设,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行业健康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总体水平、产业素质明显提高,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全镇以“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周末游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白云山“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开发工作深入推进,以“梨花谷”为代表的旅游资源将成为鸡街镇第三产业新的增长极。2015 年,工商营业执照换照及年度报告工作有序开展,个体经济户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370 家,总数达 1607 家,从业人员 4733 人,为鸡街镇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基础设施】 2015 年,鸡街镇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要求,突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项目带动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通过搭乘“美丽家园”建设快车,全镇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拉动。全年完成房屋拆除重建 400 户,提升改造 300 户。加级寨州级示范样板村建设和下乍甸市级示范样板村建设累计投资 1651.44 万元,完成拆除重建 52 户,提升改造 66 户,实施“做美村庄”项目 9 个;投资6482 万元实施“做优集镇”项目 10 个,集镇主干道提升改造、过境公路提升改造、街面太阳能路灯安装、两所清真寺周边环境改造、龙街西路提升改造等工程先后完工;投入 30 万元新增垃圾车 1辆、车厢 12 个、垃圾箱 120 个,环卫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增强。
【社会事业】 2015 年,鸡街镇创新奖励机制,发放教育教学质量奖 30 余万元,发放偏远山区教师奖励 7.62 万元,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宝山寨、福家营、乙碗水小学教学综合楼以及文兴村、加级寨、龙潭口小学食堂全部竣工。年内,鸡街镇农村急救体系、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新农合”实现全覆盖。高度重视爱国卫生运动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红寨、沙翁、小石岩 3 个村小组荣获“省级卫生村”称号。全年,全镇投入 400 余万元,完成 8 所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开展村组文化活动56 场次,篮球、拔河赛 31 场次,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全年,鸡街镇累计发放各类民政资金 1900 余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 23441 人,参保率 100.87%,缴费率 99.96% ;亮晶工程筛查工作有效实施,帮扶白内障患者 24 人进行手术;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工作完成 2354 人;新增残疾人低保943 人;民生福祉得到持续改善。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录入、第一轮入户调查、帮扶工作顺利完成;布底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鸡街镇呈现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社会治安】 2015 年,鸡街镇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使全镇综合整治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得到增强。在强化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中,鸡街镇将全境划分为 7个管理片区 24 个网格,新增基层干部网格信息员10 人,“五级联动”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通过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管理,登记率、录 入率同比大幅提高,全年登记流动人口 5565 人,新增 3244 人,登记出租房 312 间,新增 257 间。反恐维稳工作全面加强。通过一系列排查、整治、安保等专项行动,核查服务重点关注人员 910 人,有效杜绝暴恐案件发生,实现州委“不出事”总目标。鸡街镇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年派出所接处警 1496 起,立刑事案件 286 起,同比下降14% ;立命案 3 起,全部破获;立“两抢一盗”刑事案件 256 起,同比下降 13% ;破获案件 135 起,同比上升 8% ;受理行政案件 110 件,查处 109 件,同比上升 29%。收戒吸毒人员 113 人,侦办毒品刑事案件 8 件,缴获各类毒品 21.22 克。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事务管理依法规范,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工作扎实开展。综治信访维稳、铁路护路、“610”等工作顺利进行。投入综治经费 130 余万元;投入鸡街片区重点地段“平安监控”运行费 60 余万元;排查 32 件矛盾纠纷,化解 28 件,接访群众 133 人次,答复上级转办信访件 29 件。
【党风廉政建设】 2015 年,鸡街镇政府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切实规范机关人员从政行为;年内三公经费同比下降 37.78%,无纸化办公顺利推行,纸质文件印发大幅下降,全年召开会议同比下降 24%。深入实施干部包村制度。狠抓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思想建设、队伍建设等进一步加强。
【主要领导干部】 党委书记马 龙,人大主席王 明,镇长杨 凌。
(撰稿: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