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213149-866
-
发布机构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01-19
-
时效性有效
个旧年鉴2016 概况 大屯镇
【人口民族】 2015 年,大屯镇辖 9 个村委会,46个自然村,57 个村民小组,1 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户籍人口总户数 27566 户,63665 人。其中男31684 人,女 31981 人;年内出生 583 人,人口出生率 9.16‰。死亡 396 人,死亡率 6.22‰。人口自然增长率 2.96‰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479 人。世居民族汉族 41971 人,占总人口的 69.52% ;彝族13444 人,占总人口的 21.12% ;壮族 3628 人,占
总人口的 5.70%;苗族 2868 人,占总人口的 4.50%。
【经济概貌】 2015 年,大屯镇紧扣产业转型升级这条主线,通过实施“两轮驱动”,以项目带动和园区建设为依托,着重抓紧非有色产业培植、落后产能淘汰、城市综合体建设、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改革、民生改善等工作,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城乡发展、民生事业、生态建设、社会管理持续进步,较好地实现了全镇保发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按照“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业活镇、文化立镇、和谐兴镇”的发展思路,稳步推进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产业转型“211”工程,并顺利通过全国重点镇的复核。全年实现农村社会经济总收入15.03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2.48 亿元,第二产业 8.92亿元,第三产业 3.63 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9.38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1279 元。
【农业生产】 2015 年,大屯镇继续围绕“农业稳镇”的方针,全面落实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小寨华盛农业洋桔梗花卉产业,大屯万家鼎、华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麒麟山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区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年内,申报州级农业龙头企业 4 户,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3户(大红屯、巨丰生物、唐人生物)。同时,加大对生猪、肉牛、种猪培育、高产稻、商品蔬菜、中药材等重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年末粮经比例调整为 52 ﹕48。全镇乡村从业人员 21755 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 13614 人。年末耕地总资源 32490 亩,其中水田 16185 亩,旱地 16305 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 0.85 亩。农作物播种面积 56592 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29485 亩、总产量 10390 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1607 亩,其中油料作物 470 亩、总产量 80 吨,烟叶 180 亩、总产量 19.4 吨。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 25500 亩,其中蔬菜 18936 亩、总产量 18936 吨,种植果园 6468 亩、总产量 5000吨,花卉 100 亩、总产量 60 万支。全年生猪出栏 180348 头、年末存栏 114776 头,牛出栏 2683头、年末存栏 5564 头,羊出栏 3535 只、年末存栏6637 只,家禽出栏 914555 只、年末存栏 587673 只。禽蛋类总产量 3830 吨,比上年增加 977 吨。
【乡镇企业】 2015 年,大屯镇继续把“工业强镇”作为加快乡镇发展的突破口,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全镇上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着力解决企业运行中的困难,并鼓励引导企业化危为机,提档升级。年内,按计划关闭 8 家落后的有色金属加工企业,限制了有色冶金、选矿、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的发展。培育云南乘风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个旧市大屯润峰综合厂、云南子福实业有限公司等 3 家亿元以上有色金属民营企业以及个旧市大红屯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红河州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9 家非有色优势企业。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整合小企业,培育、支持龙头企业等方式,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增强产品附加值的同时,降低能耗,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年末,全镇有乡镇企业 1907 个,从业人员 1.6 万人;实现总收入 75.48 亿元,与上年持平;实交税金 0.95 亿元,实现企业利润 2.07 亿元;企业总产值 72.45 亿元,同比增长 8.04% ;企业增加值 15.50 亿元,同比增长 9.07% ;工业总产值 55.51 亿元;工业增加值 8.71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18 亿元,同比增长 4.2%。
【基础设施】 2015 年,大屯镇围绕红河州“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战略部署,以新城建设为契机,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稳步推进。计划投资 3.97 亿元的城市综合体主干道建设,自 2014 年 7 月开工以来,到 2015 年底已完成投资1.7 亿元,完成征地 368.2 亩,征地款支付 2993 万元。计划总投资 9000 万元的紫金街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程,建筑面积 36845.6 平方米,已完成投资 2000 万元。总投资 1200 万元的大屯镇中心敬老院已全部竣工。杨柳田整村搬迁项目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投资 165 万元完成星河路、昆河路新增路灯安装和海风路、大兴路路灯提升改造工程,道路总长 6190 米,安装路灯 174 盏,实现新老城区全部亮化。投资 100 万元建设城市电子监控网覆盖新老城区,并已完工投入运行。绕城高速公路项目已完成搬迁土地丈量 139 户约 270 亩, 完成兑款 97 户 159.61 亩。
以“美丽家园”建设为抓手,整合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力量,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采取“上级补助 + 村级自筹”的方式,筹资建设村组办公室、村民活动中心、公厕、垃圾池,开展硬化道路,整治村容村貌,改造村内沟渠、村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爱心水窖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年内,完成“美丽家园”拆除重建 400 户、改造提升 150 户,“做美村庄”项目 3 个;投资 1000 万元
完成蒙开个大型灌区配套工程新瓦房泵站沟及 2 号引洪沟建设;投资 480 万元建成戴家庄灌渠、戴家庄 1# 支渠、戴家庄 2# 支渠、杨家寨灌渠、旧寨沟等 5 项水利工程;投资 1000 万元完成龙井三家村水库、王林寨村前水库、小寨村水库、楼坊寨坝塘、小王家寨水库等 5 个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清理三号、四号、五号引洪沟段(小金公司至三孔桥)淤泥,清淤费用 50 万元(其中三号引洪沟清淤费用由蒙开个大型灌区支持);清理老坡背泥石流淤积物,清淤费用 17 万元。
【交通·邮电】 2015 年,大屯镇有机动车 15133 辆,其中轿车 1916 辆、港田车 3836 辆、摩托车 7205辆、载重汽车 1422 辆、农用车 68 辆、拖拉机 686台。邮政支局完成业务总收入 120 万元,其中进口包件 26000 多件、出口包件 8000 多件、报刊流转额 23 万元、物流配送 300 多件,邮政储蓄年末余额 7189 万元。
【教育·科技】 2015 年,大屯镇有中学 3 所,小学 18 所,幼儿园 17 所。3 所中学是完全中学个旧十五中、初级中学个旧七中、九年一贯制学校个旧十八中。中学专任教师 212 人(其中高中教师 42 人),其中本科学历教师 204 人、专科学历 8 人,中学高级教师 61 人、一级教师 105 人、二级教师 39人、未评级教师 7 人;普通高中班 10 个、在校学生 480 人;普通初中教学班 46 个、在校学生 2036人。18 所小学是民办学校 1 所、乡镇中心完小 1 所、村级中心完小 11 所、村完小 1 所、山区办学点 4 个。小学教学班 155 个、在校学生 5541 人;小学在职教职工 290 人(专任教师 257 人),其中本科学历教师 113 人、大专学历 159 人、中师 17 人、高中 1 人,小学高级教师 185 人、一级教师 74 人、二级教师7 人、未定职级教师 24 人。学前教育幼儿班 105 个,在园幼儿 2607 人。杨家寨小学幼儿园为全镇仅有的一所公办幼儿园,教学班 4 个,在园幼儿 216 人。
年内,各学校进一步巩固拓展“两基”成果,加强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各项工作,实现教学相长。据统计,全年小学入学率100%、年巩固率 100%,初中入学率 108.69%、年巩固率 99.76%,高中毛入学率 102.67% ;培训中小学教师 1105 人;投入“两免一补”资金 573.12 万元,补助学生 8837 人次;投入营养改善计划资金 345.46 万元,补助学生 7996 人。
大屯镇依托镇科协、农技中心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全年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 139 期,培训农民 10635 人次;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指导农民应用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为群众提供技术咨询 2.3 万多人次。完成云南省民营科技中小企业认定 2 项,申报中国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云南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各 1 项,申报市科技局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 6 项。举办农函大培训 2 个专业 150 人。开展水稻和玉米新品种示范种植,玉米化肥试验,农作物间套种等农村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农业种植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
【文化·体育·卫生】 2015 年,大屯镇文化工作以繁荣和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基本要求,抢抓机遇,狠抓落实,为全镇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全镇有文化经营户 92 户,业余文艺队 186 支,龙灯队 6 支,舞狮队 15 支,洞经礼乐队 6 支。组织各种文艺演出活动 37 场,演出文艺节目 600 多个;组织耍龙舞狮表演 4 场;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活动 19 场;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14 期。在 9 个村委会和 1 个社区有农家书屋 11 个,藏书 17054 册,价值 20 多万元。完成 9 个村委会农村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安装任务,放映电影 48 场。组织“扫黄打非”清理行动 4 次,收缴低俗音像制品 37 碟。
2015 年,大屯镇有镇属卫生院 1 个、村级卫生所 9 所。镇卫生院有职工 95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89 人,设妇科、内科等 11 个科室,开放床位68 张,年门诊量 50700 人次,住院治疗 1535 人次,手术 82 人次,年末总收入 409.01 万元,其中医疗收入 247.09 万元、药品收入 181.92 万元。9 所村级卫生所下属 11 个点,乡村医生 39 人。全年举办村医培训班 12 期,培训村医 370 人次;举办新农合知识培训 4 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累计采集个人信息 35135 人;对辖区 65 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保健管理 3245 人;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9 次,举办公众健康知识讲座 12 次。全年,全镇有新农合参合农民 38783 人,参合率 102.04%。有 96772人次享受新农合惠农政策,补助资金 363.17 万元。
【人民生活】 2015 年,大屯镇农民年人均粮食255.87 公斤、肉 396.94 公斤、禽蛋 74.36 公斤。年内,镇政府对农村富余劳动力 710 人进行培训,并转移劳动力 520 人,完成农民外出工资性总收入 18700万元;巩固温饱不稳定人口 668 ~ 924 元 254 人的生活,解决温饱人口 668 元以下 158 人的生活;发放农村低保对象救助 2101 户、2200 人,低保金 295.68 万元;发放城镇低保对象救助 3832 户、5317 人,低保金 1415.54 万元;为农村特困医疗救助对象 736 人,发放救助金 21.70 万元;严格管理救灾款物,救灾救济经费及时、如数到位,管理使用范围符合政策规定,专款专用。全年发放临时救助 71 人、救助金 2.5 万元,发放灾后民房重建补助 14 户、1.8 万元,发放救济粮 427 户、1.28 万公斤。在春节、中秋、八一期间,对五保户、农村低保户、优抚对象进行慰问。全年,慰问优抚对象516 人,发放慰问金 5.16 万元;发放两参人员补助179 人、补助资金 85.9 万元;支前民工补助 109 人、补助资金 7.8 万元;筑路民工补助 92 人、补助资金 6.6 万元;其他各类定补 12.6 万元。全年有结婚登记 200 对,离婚登记 72 对,婚姻登记工作实现规范化、微机化管理。有 22990 人参加新农保,参保率 101.18%。
【社会治安】 2015 年,大屯镇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加大刑事、治安案件查处力度,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年内,派出所受理人民群众报警 1747 件,其中立各类刑事案件 422 起,破 404 起,破案率 95%。抓获刑事犯罪嫌疑人 85 人,其中刑事拘留 66 人,逮捕 43 人,移送起诉 49 人,取保候审 30 人,监视居住 8 人。受理各类行政案件 330 件,查处 257 件。行政处罚130 人,其中行政拘留 41 人,罚款 128 人。深入开展信访工作,针对辖区各类重点群体、人员和各种不稳定因素以及重大矛盾纠纷开展全面排查 26次,消除重大疑难矛盾纠纷 35 件,化解 20 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686 件。开展社会治安大走访活动2 次,建立 24 小时巡逻机制,到事件多发地段开
展武装巡逻;在辖区进行反恐防范宣传,发放、张贴反恐宣传资料 1000 余份;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镇宣传活动,到辖区 16 所中小学上法制课 16 次,刊出法律知识宣传板报 10 期,张贴和滚动播出各种宣传标语 100 条;利用节假日开展大型宣传活动3 场次,发放各类宣传品和宣传资料 3 万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 200 余人次,使 2 万余人受到教育。
【主要领导干部】 党委书记杨 敏,人大主席徐春(候选人),镇长张正斌。
(撰稿:余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