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地方志
  • 索引号
    20240913-213045-634
  • 发布机构
    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09-27
  • 时效性
    有效

个旧年鉴2016 经济综合管理 个旧市经济社会发展概览

【简  述】 2015 年,中共个旧市委、个旧市人民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复杂经济形势,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央、省、州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省、州出台的稳增长政策和措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为核心,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全力推进产业发展“二次创业”和产业转型“211 工程”,启动大屯新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和谐稳定。 

  

【国民经济保持增长态势】 2015 年,个旧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05.16 亿元,同比增长 11.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 12.7 亿元,同比增长 6.5% ;第二产业完成 111.53 亿元,同比增长 13.9% ;第三产业完成 81.96 亿元,同比增长 8.1%。工业总产值 296.75亿元,增长 9%。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212.51 亿元,同比增长 3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1.1亿元,同比增长 3.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916 元,同比增长 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707 元,同比增长 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4.67 亿元,同比增长 12.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1.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3% 以内。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015 年,个旧市全力实施产业发展“二次创业”和产业转型“211 工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服务业增长保持良好势头,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发展渐趋融合。 

    传统工业改造提升。一是淘汰落后产能成效显现。设立淘汰落后产能项目补偿资金,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兼并、重组、收购粗铅冶炼鼓风炉和小选矿企业,淘汰粗铅冶炼鼓风炉 11 座、小选矿企业 69户、冶炼企业 1 户。二是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市级财政给予项目补助资金 2012 万元,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云锡硫化锡铜矿选矿技改工程(一期)建成投入试生产、云铅公司年产 10 万吨铅冶炼项目正式进入联动试车。三是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明显。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建设、年产 5.2 万吨再生铅综合回收、年处理 150 万吨铅冶炼废渣综合利用项目顺利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莲花山风电场(一期)、三木家居装饰材料制造厂(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制定奖励政策,加大达规企业培育力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60 户。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296.75 亿元,同比增长 9%,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61.17 亿元,同比增长 8.9% ;实现增加值 57.24 亿元,同比增长 14.2%       

    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持续优化“三带一区”农业产业布局,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 22.67 亿元,同比增长 6.4% ;农业增加值 13.07 亿元,同比增长 6.5%。农业产业体系不断优化。重点推进红河谷绿色生态高新产业园区、倘甸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产品加工水平提升。乍甸乳业生态牛奶、巨丰生物省级产业化等项目竣 

工投产,粮食、乳制品、畜禽产品、生物药材等农业龙头企业达 40 户。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着力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发展规模养殖场 8(户)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20 个,申报省级示范社2 个。科技兴农顺利推进。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培育科技示范户 240 户,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 4800 户。    

    服务业增长势头良好。培育房地产、限额以上批零住餐、规模以上服务业等“四上”非工业企业70 户。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好牛文化广场建设主体工程完工,进入装修阶段;启动个旧市杨家田樱花主题公园、大屯海龙王阁旅游景区暨水乡小镇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 16.98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 206.11 万人次。电子商务、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57.54 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232.14 亿元,比年初增长 1.4% ;各项贷款余额190.89 亿元,比年初增长 11%          

 

【城乡一体化建设呈现新态势】 2015 年,个旧市大屯新城开发成效初显。重点推进大屯新城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引领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完成大屯新城控规编制,大屯海观光西路全线贯通,新区路网、养老产业园、大屯海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及个旧市第三自来水厂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老城逐步提质。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及配套管网工程新建排污隧洞工程主隧洞已贯通,人防公共人员掩蔽工程、污水再生利用、沙甸 - 鸡街片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有序 ;大通天然气中转站开工建设 ;启动新景路、民权路等市政道路建设,继续实施市区人行道提升改造,陆续开展市区 9 座公厕拆除重建和改造项目。城市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大。白云新村 28 户样板户改造完毕,工人村、灯泡厂、五一岗亭等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继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城市污水处理率 84.5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城市路灯亮灯率 99%。城市绿化覆盖率 48.9% 

    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约 2 亿元。2014 年,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 3787 万元,2015 年,个旧市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开工建设;鸡街—沙甸道路连接民生工程启动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完成水利工程建设投资 2.4 亿元。配合省、州级做好滇中调水工程(个旧段)各项前期工作;石洞坝水库开工建设,邦干、坡背、火把冲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有序;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蒙开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五小水利”等项目,解决农村 0.78 万人饮水安全,新增灌溉面积 0.15 万亩,改善灌面 1.15 万亩;完成沙甸河河道治理项目。能源电网建设进展顺利。中石油、中石化成品油输油管道个旧段贯通;吉安变主体基本完工,上河变开始实施土建工程。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015 年,个旧市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加大。启动沙甸片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项目;云锡南部选矿工业园区积极开展象冲尾矿库、园区道路等建设;云锡北部选矿工业园区花坟尾矿库恢复使用工程进展顺利。完成石漠化、岩溶面积综合治理 55 平方公里。节能减排进一步强化。加大节能技术提升改造,节能降耗再上新水平,单位 GDP 能耗下降 11.09%。强化工程、结构、监管 3 大减排措施,强力推动减排工作,全面完成“十二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编制完成《个旧市生态建设规划》,80% 以上的村委会已申报为红河州州级生态村,乡村环境进一步优化。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等 12900 亩,义务植树 85 万株,森林覆盖率 45% 

  

【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 2015 年,个旧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贯彻落实“贷免扶补”等就业与再就业政策,开展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扎实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7100 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2000 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1500 人,开发公益性岗位数 761 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3% 以内。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居民 10.76 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居民 20.89 万人,新农合参合率 99.6%。城乡救助范围进一步扩大。救助城乡低保 4.64 万人,发放低保金 1.39 亿元。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显著改善。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完成公租房 400 套建设、农危房改造 970 户。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投入资金 3218 万元,实施校安工程、全面改薄、学前教育等教育基础设施专项工程,新建(维修改造)校舍面积 10.68 万平方米,教育教学环境显著改善。2015 年高考成绩全州领先,培养出全州文科状元和全州理科第二名。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个旧市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正进行相关前期工作,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全面推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文广事业繁荣发展。实施“1046”春天工程,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广播电视覆盖率 99.46%。科技创业创新能力增强。成功申报成为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红河鑫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名单。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1 家,省级创新型企业 1 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3 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49 家,科技创新能力位于全州前列。 

  

【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编制各项工作】 2015 年,个旧市按照省、州“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和部署,贯彻落实省、州“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结合个旧市实际,积极调动各方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完成《个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