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地方志
  • 索引号
    20240913-213026-411
  • 发布机构
    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11-29
  • 时效性
    有效

个旧年鉴2016 农林水利 林业

  【简  述】 2015 年,个旧市林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紧扣林业工作的新机遇和新要求,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为契机,认真分析研究当前林业发展形势,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完善措施,顺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谋求新发展,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林业,推动全市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再上新台阶。 

    

  【造林绿化】 2015 年,个旧市林业局做实造林绿化工作,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退耕荒山造林、中央造林补贴、国家森林抚育补贴、通道面山绿化、义务植树等造林绿化项目和林业重点工程,成效明显。全年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 4500 亩(其中新增造林 2975 亩、优化树种 525 亩、补植补造 1000 亩),荒山造林项目 5000 亩,国家森林抚育项目 20000 亩(其中修枝割灌 17270 亩、补植补造 2730 亩),义务植树 85 万株,通道面山绿化 7377 亩(其中大屯镇磨盘山 2327 亩、王林寨 450 亩、罗依寨后山 500 亩、红石岩 4100 亩)。 

    

  【资源林政管理】 2015 年,个旧市林业局切实加大资源林政管护力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木材采伐及征占用林地管理工作。全年发放商品材《林木采伐许可证》603 份,林木采伐蓄积量 15486.66 立方米,其中生态公益林采伐 382.81 立方米,商品林采伐 14803.58 立方米,其他 300.27 立方米,收取育林基金 32.3392 万元。采伐工作严格执行年森林采伐限额,林木采伐蓄积总量及各单项指标均没有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森林采伐限额。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管理,严格执行年检制度,对 53 家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年检合格,对 3 家安全生产存在隐患的企业,下发停工整改通知。全年办结征占用林地项目 17 个,其中 2 个为临时占用,批准征占用林地面积 47.3352 公顷,临时占用林地面积 22.0573 公顷,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 215.1702 万元。开具《木材运输证》1835 份,运输木材 65927.22 立方米。做好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严格执行值带班制度和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日报制度,坚持双休日和节假日安排人员值班,对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做到早安排、勤监测、早发现、严控制。 

    

  【公益林管护】 2015 年,个旧市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公益林面积 59.77 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补偿面积 39.82 万亩,省级公益林补偿面积 19.95 万亩。国家级公益林管护涉及管护责任单位 67 个,划定管护责任区 186 个,聘请管护人员 186 人,平均管护面积 2140 亩。省级公益林管护涉及管护责任单位 46 个,划定管护责任管护人员 99 人,平均管护面积 2015 亩。市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确保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年兑现完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750.03 万元,其中中央补偿基金 489.25 万元,省级补偿资金 260.78 万元。公益林管理工作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做到专款专用,没有违纪违规现象发生。下一步将根据新出台的公益林资金管理办法,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努力做到“管好公益林、用好补偿金”。 

    

  【退耕还林】 2015 年,个旧市林业局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工作,努力增加个旧市森林覆盖率和绿地覆盖率,减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后,农户从单一的农耕中解脱出来,可以用更多的精力与物力去发展其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好的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与脱贫致富,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全年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 4500 亩,其中特色经济林 3500 亩,补植补造 1000 亩;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建设 1000 台;技能培训 1200 人。退耕还林项目主要布局在蔓耗镇、卡房镇、保和乡、锡城镇等 9 个乡镇,涉及 14 个村委会、6 个村小组、138 户农户,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 391.81 万元。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2015 年,个旧市林业局按照“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防治方针,认真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监测普查、检疫执法专项行动等工作。全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 1.83 万亩,其中华山松木蠹象 1.2万亩、松小蠹 0.48 万亩、桉树枝瘿姬小蜂 0.05 万亩、桉树病害 0.1 万亩,防治面积 1.812 万亩,防治率 99% ;成灾面积 0.25 万亩,成灾率 4.65 ‰,未突破州局下达的指标 6.0‰。虫灾发生后,通过及时普及科学、简便、有效的防治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无公害农药和生物制剂,提高无公害防治率,无公害防治面积 1.812 万亩,无公害防治率 100%,超额完成州局下达 85% 的指标。依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等法律法规,开展苗木产地检疫苗木 689 万株,产地检疫木材 0.4538 万立方米,苗木产地检疫率 100%。复检木材 0.3080 万立方米,木材复检疫率 100%。调检商品木材 3.5953 万立方米、苗木258.5177 万株、药材 6 吨,木材调运检疫率 100%。切实做好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和复检工作,严把苗木检疫关,为防止林业有害生物外传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国家林业局和省、州林业部门的相关要求,个旧市开展第 3 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邀请州林检局局长梁尚兴为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人员进行生物标本采集、制作等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大家对第3 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重要性的认识。      

        

  【林业勘察设计】 2015 年,个旧市林业勘察队积极履行部门职能,努力提高林业科技服务水平,各项林业规划工作稳步扎实,卓有成效。全年完成7 条防火通道的规划调查,通道长 33.5 公里;协助贾沙乡、保和乡完成个旧市 2015 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工作,设计面积 1.0855 万亩;协助司法机关开展案件现地勘测 2 件;组织完成2015 年个旧市林木采伐作业设计 30 件;参与个旧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完成 88 个林班、5158个小班区划,96 个抽样控制样地调查,调查面积42.81 万亩;完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调查 2.1875 万亩;协助个旧市森林公安局完成火灾现场调查报告 8 件,火场调查 10 起。 

        

  【林权管理服务中心】 2015 年,个旧市林业局开通林权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以来,积极开展与林权流转、林权纠纷调处、林权政策信息、法律法规宣传咨询等业务,受到广大林农的欢迎和称赞。全年收到林权业务 221 件,办理完结 184 件,正在办理37 件,其中林权初始登记业务完成 32 件,正在办理 2 件;林权转让业务办理完结 22 件,正在办理6 件;林权证内容更正业务办理完结 97 件,正在办理 24 件;持证人更正业务办理完结 28 件,正在办理 2 件;林权证遗失补办业务办理完结 1 件,正在办理 2 件;林权承包业务办理完结 2 件,正在办理 1 件;林权冻结业务办理完结 1 件;行政宗地撤销业务办理完结 1 件。 

  2015 8 月,个旧市正式成立林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此为红河州各市县首家林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此举受到上级部门的表扬和肯定。年内,市林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待群众来信来访 11起,其中参与办理完成 1 起;对纠纷当事人作出书面答复意见 3 起,对当事人作出口头答复 1 起;1起纠纷因涉及多部门,已将调查材料及处理意见书面报送市信访局;按照《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将 5 起纠纷转至乡镇办理。 

    

  【林业种苗管理】 2015 年,个旧市林业局全面推进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有效控制劣质种苗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维护种苗生产经营秩序,保障林木种苗健康发展。全年,办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户许可证 12 份;开展多种形式的种苗知识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 250 份,张贴宣传标语 100 份;及时开展造林种苗质量检查,检查墨西哥柏 180 万株,杉木 275 万株,柳杉 220 万株,加勒比松 55 万株,旱冬瓜 20 万株,从源头上杜绝制售假劣种苗行为,切实保障了造林苗木质量。 

  11 30 日,省林业厅、红河州林业局组成验收组对个旧市林木良种补贴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验收组采取听汇报、实地勘察造林地、查阅档案资料的方法开展工作。验收组一致认为,项目单位组织有力,管理规范,种子来源合法,品种清楚,严格执行批复的林木良种苗木培育方案,采用先进实用的育苗技术,培育的苗木去向清楚,档案健全,达到预期目的,同意通过验收。林木良种补贴资金已全部拨付项目单位。 

    

  【自然保护区管理】 2015 年,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个旧管理所在森林高火险和重点防火时段,协同州保护办主任、林业局书记、分管副局长、挂钩单位领导等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林区重点部位进行监督检查,主要是对林业防护人员在岗、值班、巡护情况和绿水河热带雨林景区游客森林防火宣传情况及防火物资储备保养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存在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坚决将森林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年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 1200 份、应知应会手册 50 本,张贴省级森林防火命令 6 份、州级森林防火命令 6 份、市级森林防火命令 6 份、坟主须知 400 份;积极配合蔓耗镇中心校、卡房镇扯土白小学和保和乡冷墩小学开展“五个一”森林防火宣传,上森林防火知识课 17 个课时,撰写有关森林防火知识作文 300 篇,通过开展“五个一”森林防火宣传,使中小学生充分认识到森林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森林火灾的危害性,规范自己的用火行为,切实增强中小学生的防火意识。在绿水河热带雨林景区、主要入山道口悬挂五色彩旗 20 面,对游客进行森林防火宣传 2500 人次,使森林防火宣传真正做到不留死角、深入人心。全年,大围山自然保护区未发生森林火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的安全。落实林木资源管护资金,为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经费保障。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个旧管理所有公益林面积 14574 亩,其中集体 1.3585 万亩、个人 0.989 万亩,年公益林管护资金支出 18.9462 万元,其中管护劳务费 4.3722 万元,下拨乡镇林农补偿费 14.574 万元(其中保和乡 1.313 万元,卡房镇 0.744 万元,蔓耗镇 12.517 万元),资金已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4 月,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个旧管理所工作人员发现上百年的红河苏铁开花,其中 1 株红河苏铁同时开出 2 朵雌花,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开发利用价值。管理所抓住红河苏铁开花的有利时机,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和州保护办专家的指导下,对 4株红河苏铁雌花进行人工授粉,10 月下旬,成功采集种子 1500 余粒,使处于濒临灭绝的珍稀极危古老树种红河苏铁得以正常繁衍。 

    

  【森林防火】 2015 年初,个旧市遭遇雪灾,大部分杂草、灌木被冻死,变成火灾隐患。入春后,全市气温持续升高,无有效降水,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森林防火形势极其严峻。针对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省、州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文件精神,森林防火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经费、人员及物资早到位,严格执行森林防火“三线”责任制,圆满完成森林防火工作。由于措施得力,个旧市森林防火工作取得连续 21 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为建设“山水个旧美丽锡都”作出积极贡献。 

  全年发生火情 55 起,卫星热点 6 个,其中荒火 4 起、农事用火 2 起,与去年相比火情及卫星热点分别下降 61% 42.9%。在火情处置过程中,出动灭火人员 2363 人次、车辆 253 辆次,其中专业队出动 24 次、840 人次、96 车次,严格按照个旧市森林火灾处置预案程序进行,做到领导靠前指挥、科学调度,重兵投入、小火大打,确保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在火灾案件查处上,个旧市森林公安局查处各类森林火灾案件 5 起,其中立刑事案件 1 起,抓获嫌疑人 1 人,取保候审 1 人;立林政案件 4 起,处理违法人员 4 人,罚款 4 人。年内,个旧市积极开展村级防扑火能力建设,为全市 9 个乡(镇、区)18 个重点火险村委会配备风力灭火机、水力灭火机、砍刀、二号工具等物资,对及时有效扑灭火情火警发挥了较大作用。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全市组建市级森林灭火专业队 1 60 人、乡级专业队 14 208 人、半专业队 33 810 人、义务扑火队 408 9784 人、应急扑火队 61 1623 人。在州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关心支持下,与驻个 8751 部队组建部队扑火队 1 60 人,与武警内卫个旧中队组建武警扑火队 1 15 人,并高标准配备了先进的扑火机具及装备,为扑救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农村能源建设】 2015 年,个旧市农村能源站进一步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千方百计推广先进、实用的新能源,调整农村用能结构,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助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年推广农村改灶 800 眼,其中 300 眼节柴灶,500 眼商品灶。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 1300 台,沼液浸种 3000 亩;举办能源综合培训班 3 期。 

    

  【白云山国营林场】 2015 年,白云山国营林场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严格督查督办,强化火源管理,积极组织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专项行动,真正形成“山林有人管、火灾有人扑,责任有人担”的森林防火格局。林场现有事业编制 52 人,在编在职职工 38 人,人员严重不足,年龄老化,影响林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从公益性岗位中安排中青年10 人到林场工作,极大地缓解了人员不足的问题。 

  为切实解决林场职工住房难的问题,根据国家政策和林场实际,上级安排林场危旧房改造 104 户,其中 58 户在蒙自异地新建,预计 2016 3 月交付使用;5 户在个旧城区异地新建,预计 2016 6月交付使用;其余 41 户在场属 4 个林区原址进行改造,于 2015 12 月开工,预计 2016 6 月完工。截至 2015 年末,危旧房改造到位专项资金 180.75万元,开支建设费用 140 万元(含职工自筹资金)。 

                                         (撰稿 :杨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