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地方志
  • 索引号
    20240913-213025-202
  • 发布机构
    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11-29
  • 时效性
    有效

个旧年鉴2016 农林水利 畜牧业

  【简   述】 2015 年,个旧市畜牧兽医工作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以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切实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围绕“服务现代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一主题,认真做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畜禽品种改良、优质牧草试验示范推广、奶牛良种补贴等项工作,加强对动物饲养场所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和监督,努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全面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大力加强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稳步推进产地检疫,确保动物产品的安全,促进畜牧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为个旧市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畜牧科技推广】 2015 年,个旧市畜牧兽医局进一步加强畜牧科技推广工作。一是强化科技培训工作。举办科技培训班 67 期,培训各类人员 2792 人次;积极参加市政府组织的科技三下乡活动,提供畜牧技术和畜牧兽医咨询服务 300 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 4500 多份。二是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全市有 11 个供精站(点),主要分布在大屯和鸡街2 个镇,全年完成猪杂交改良 5.895 万胎次(其中人工授精 3.2619 万头、本交 2.6331 万头),完成任务的 101.64% ;完成仔猪培育 42.65 万头;完成母猪整群 0.77 万头;完成牛品种改良 7364 头,完成任务的 100.88%。三是抓好优质牧草推广工作。积极进行优质牧草种植试验,并把亩产高、品质好、适应当地物候条件的优质牧草,及时推广到适应种植的地区。全年种植优质牧草 2.6719 万亩,完成任务的 103.16% ;乡镇青贮、氨化饲料推广率 100%、村办事处推广率 98.8%、农户推广率 45.9% ;全市建青贮、氨化窖 31881 立方米,实际完成青贮饲料9.6245 万吨、氨化饲料 4.5606 万吨。 

        

  【优质牧草试验示范】 2015 年,个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继续加强优质牧草试验种植和田间管理,在工作中按照牧草种植品种的要求及物候特点,认真做好各种观察记录和测产记录。分别对 2012 年引种试验的 4 个苜蓿品种测产 9 次;对 2013 年苜蓿大田试验示范种植的 4 个品种测产 9 次;对 2012年试验种植的苇状羊茅、鸭茅、羊茅黑麦草、杂交黑麦草和 2015 年种植的苇状羊茅、鸭茅、羊茅黑麦草各测产 1 次;对 2013 年试验种植的多年生黑麦草、杂交黑麦草、鸭茅各测产 1 次;试种青贮玉米和狼尾草,并进行测产。通过试验地牧草测产和鲜草产量的统计对比,得到亩产高、品质好、适应当地物候条件的优质牧草,并及时推广到适应种植的地区,保障优质牧草的推广效益。2015 年,市畜牧技术推广站为牛羊养殖大户提供优质良种牧草种子 2910.5 公斤,其中一年生黑麦草(邦德)200公斤,苜蓿(WL525HQ200 公斤,多年生黑麦草(麦迪)400 公斤,苇状羊茅(美食家)340.5 公斤,鸭茅(德纳塔 900 公斤、金牛 270 公斤)1170 公斤,白三叶(雷司令)600 公斤。在老厂对门山村、锡城镇土地塘村指导农户种植紫花苜蓿 10 亩。 

    

  【畜禽养殖情况调查及备案工作】 2015 年,个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根据开展畜禽养殖场(小区)养殖规模调查和备案规定的通知以及养殖备案总体要求,延续实施 2011 年以来畜禽养殖场(小区)养殖规模标准的备案、考核和调查工作,对全市规模养殖场(户、小区)的畜禽品种、数量、来源以及平面布局图、建筑面积、生产、防疫、粪便处理、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情况等进行调查登记,并按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打分,评分合格的养殖场(户、小区)发给畜禽养殖场备案证、畜禽养殖代码。同时做好畜禽养殖规模档案管理和档案健全完善工作。全年全市调查畜禽养殖场(小区)157 户,其中畜禽养殖场 154 户(能繁母猪存栏 50 头以上的 29 户、生猪存栏 200 头以上的 42 户、肉鸡存栏5000 羽以上的 9 户、蛋鸡存栏 5000 羽以上的 39 户、牛存栏 50 头以上的 23 户、羊存栏 200 只以上的 7 户、鹅存栏 500 只以上的 2 户、鸭存栏 5000 只以上的3 户)、畜禽养殖小区 3 个(牛存栏 100 头以上的 2个、羊存栏 500 只以上的 1 个)。 

        

  【奶牛良种补贴工作】 2015 年,个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认真做好奶牛良种补贴工作,制定配种人员岗位职责、冻精保管制度、奶牛良补配种统计表、奶牛繁殖统计表、奶牛产犊月报表等,为奶牛良种补贴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和数据支撑。据统计,全年奶牛存栏 5380 头,其中能繁母牛 3570 头。截至2015 12 月,奶牛冻改 5068 头,使用冻精 8616 支,产犊 2640 头,其中母犊 1344 头。举办培训班 2 次,培训农民 361 人,受益农户 202 户。 

        

  【畜禽生产情况基点调查工作】 2015 年,个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根据《红河州畜牧兽医局关于开展畜禽生产情况基点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选定大屯镇龙井村、鸡街镇文兴村、老厂镇对门山村等 3个村委会 60 户农户开展调查工作,调查主要内容:农户家庭经济收入(其中畜牧业经济收入),猪、牛、羊、家禽存栏数和出栏数,禽蛋产量,牛奶产量,活猪及肉产品的集市贸易价等。通过每个季度对这3 个村委会基本情况的调查,较详实地掌握了个旧市不同地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状况和畜禽养殖情况,将为个旧市畜牧业扶持政策和畜牧业发展方向的调整提供权威的第一手资料。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工作】 2015 年,个旧市继续执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完成草原生态保护面积 66.62 万亩,涉及全市 9 个乡(镇、区)67 个行政村 763 户农户,其中禁牧面积 8.63 万亩,补助奖励资金 51.78 万元,草畜平衡面积 57.99 万亩,补助奖励资金 86.9850 万元;完成牧草良种补贴 1.064 万亩,补贴资金 29.6 万元。基本完成2015 年个旧市草原上图转绘工作,查清辖区范围内的草原资源状况,建立个旧市基本草原数据库,对草原现状、分布及质量等级作出统计和分析。以气候、海拔、坡度等因素为条件对草原类型、基本草原类别进行判别和修正,编制了基本草原分布成果图件,形成基本草原划定成果报告;完成个旧市坡度 25 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十三五”退耕还草任务规划统计工作;完成个旧市 2015 年高产牧草品种的试验种植工作;完成 2014 年石漠化治理项目验收,发放补助资金 87 万元。开展个旧市 2015 年草原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和为期一个月的草原法制宣传月活动。完成个旧市草原管理员调查工作,为省、州制定草原管理员工作制度提供有益的参考。完成个旧市草原监测工作,按省、州通知要求,于 7 9月开展 3 个月的连续监测工作,完成样地调查 6 个、样方测定 18 个以及 30 户农牧户入户调查,监测数据真实完整,已顺利上报农业部。个旧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执行工作成效显著,在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 2014 年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绩效评价结果的通报中,个旧市被评为优秀单位。        

            

  【仔猪初生重对后期生长性能影响试验】 2015 年,个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为探讨仔猪初生重对 21 日龄、28 日龄、70 日龄、120 日龄体重的影响及相关性,从 2 月起,与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在个旧市大屯宏运养猪场开展仔猪初生重对后期生长性能影响试验。试验采取种公猪、母猪、仔猪的耳或尾组织样,进行生长因子对生长性能的影响分析,并对仔猪初生、21 日龄、28 日龄、70 日龄、120 日龄进行称重对比,探讨仔猪初生重对体重的影响及相关性,为指导实际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截至 2015 12 月初,已结束部分母猪及其仔猪的试验。该试验的开展,对提高生猪养殖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个旧市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项目】 2015 年,个旧市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项目在个旧市贾沙乡克勒村委会尼德村小组实施,项目建设单位为红河州腾跃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 1009.05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400 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资金 609.05 万元。项目完成划区轮牧围栏建设 28000 米(围栏面积 8000 亩)、优质高产稳产人工饲草地建植 9120 亩;建标准化羊舍 3000 平方米、运动场 3000 平方米;建标准化牛舍 1800 平方米、运动场 1800 平方米;建青贮窖900 立方米、储粪场 200 平方米、污水处理池 150立方米、贮草棚 1500 平方米;建蓄水池 1500 立方米(人畜饮水)、引水管道 8000 米、消毒室 20 平方米、隔离舍 50 平方米;购饲草饲料机械 2 台。项目建成后,可为个旧市及全省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提供示范,推进全省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促进山区、特别是高寒贫困山区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对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项目正在建设中。 

            

  【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 2015 年,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在个旧市贾沙乡申发农牧有限公司实施。项目总投资 531.5 万元,其中国家资金 200 万元,申发农牧有限公司自筹资金 263.5万元,投工投劳折资 68 万元。项目主要完成新建羊圈舍 1200 平方米、青贮窖 800 立方米、多年生人工草地建设 3500 亩、草地改良 3450 亩,购饲草饲料机械 5 台,项目区年出栏肉羊 680 只。项目完成后,将带动周边草食畜规模场、散养户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对红河州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优质牧草种植起到研究、示范和带动作用,项目正在建设中。  

                                         (供稿 :个旧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规模养殖场监管】 2015 年,个旧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按照《云南省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定期对规模养殖场进行监督检查,要求规模养殖场做到布局合理、人畜分离、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加强对动物饲养场所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和监督,对不符合要求的,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同时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督促指导养殖小区(场、户)依法建立科学、规范的养殖档案和日常动物防疫制度。全年监督和指导规模养殖场的动物防疫工作 51 次,与规模养殖场签订《规模养殖场(户)动物卫生质量安全承诺书》《个旧市规模养殖场(户)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目标责任书》131 份,审核发放养殖户《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4 份,规模养殖场都做到制度上墙,法律法规上墙,健全台账;对动物防疫条件审核不符合条件的 8 户养殖户已下发整改通知书,对动物防疫条件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内容作了认真细致的技术指导。 

        

  【动物标识及疫病追溯体系建设】 2015 年,个旧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认真做好免疫耳标、检疫合格证明的发放工作,严格执行证章领用登记和责任追溯制。有关票证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设置专人、专账、专库进行管理,乡镇使用的票证均由监督所执法稽查科统一发放登记,票根定期清理收回,统一销毁。全年发放猪耳标 86792 套,购入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产品 B1200 本,发放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产品 B1020 本,购入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 B200 本,发放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 B50 本。个旧市36 台识读器网络全部重新开通使用,其中 30 台识读器已由村级防疫员直接使用,全年上传戴标数据1962 条、免疫数据 1883 条。识读器数据上传量已完成全年任务。 

        

  【产地检疫】 2015 年,个旧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进一步深化产地检疫工作,要求动物饲养者在出售动物时,必须提前向当地动物检疫机构(兽医站)报检,动物检疫员凭动物疾病预防机构在执行防疫任务时发放的免疫登记卡及佩带的免疫耳标,对出栏畜禽实施临栏检疫,并为检疫合格的畜禽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对调出县境的动物及其产品出具相应的出县境检疫合格证明,并对检疫结果负责,严禁无免疫标识及无规定检疫证明的畜禽进入流通领域和屠宰场。全年,接受生猪产地检疫申报 42.65 万头,检疫 42.65 万头,检出病猪 0.008 万头;检疫牛 4.5万头、羊 2.9 万只、家禽 204.68 万羽。畜禽产地检疫申报受理率 100% 

    

  【畜禽屠宰检疫】 2015 年,个旧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大力推进生猪屠宰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针对生猪私屠滥宰的问题,出台一系列监管措施,从源头上整治食肉安全存在的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一是加大执法力度,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严禁未经定点屠宰场(厂)屠宰的猪肉上市。对城乡接合部和其他管理薄弱环节,加大生猪私屠滥宰整治力度,不留死角。大范围地集中打击私屠滥宰和注水违法行为,形成声势,形成高压态势。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注水肉问题基本得到遏制,收到良好效果。二是进一步规范生猪屠宰场的屠宰行为,严格肉品卫生检验程序,实行整套查验制度。进出场(厂)生猪屠宰产品,必须经检疫检验合格,凭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和肉品检验合格证出场。三是监管到位不放松。除继续加大对进场屠宰的生猪进行常规的“三证”查验、疫病临床检查外,把免疫耳标的佩带情况作为宰前检疫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无标的生猪一律不准许进场。结合辖区生猪屠宰管理实际,针对性地开展定点生猪屠宰专项整治,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制定生猪屠宰管理巡查制度,实行监管生猪屠宰巡查常态化,形成生猪屠宰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格局,落实好生猪屠宰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进一步完善辖区监管责任制,实现对猪肉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全年全市检疫生猪 126456 头,定点屠宰 73433 头,检出病害猪 126 头,无害化处理 126 头。检疫上市牛肉 5008 吨,羊肉 1258 吨,禽 115.4 万只。 

    

  【动物产品交易市场监管】 2015 年,个旧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进一步加强动物产品市场监管,规范动物产品经营行为,维护公共安全,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杜绝动物疫病从市场传播。每月坚持巡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加大对鲜肉市场、禽类市场、冷冻食品厂、超市以及饭店进行监督检查。全年出动执法人员 98 人次、车辆 50 辆次,检查动物交易市场 46 次、动物产品交易市场 91 次、畜禽规模养殖场 58 场次、兽药饲料经营企业(户)96 户次,监督检查上市鲜肉 54 吨、检查冷冻食品 56 吨、白条鸡 729 只。 

    

  【学生营养餐供餐企业监管】 2015 年,个旧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加强对学生营养餐供餐企业的监管工作。一是对个旧市中标的 2 家乳制品供餐企业的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对 2 家公司开展生鲜乳收购质量监督,察看相关原辅料进购和存放是否依法依规,抽检生鲜乳样品 2 个,没有发现违禁添加物品,生鲜乳质量安全有保障。二是加大对规模养殖场饲料和饲料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全面落实养殖场质量安全承诺制度,明确养殖户的责任,加强产地检疫,严防含瘦肉精的生猪进入流通环节,确保猪肉质量安全。供学校食堂的鲜肉均附有《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均为经检疫合格上市销售的鲜肉。三是建立健全对供餐企业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企业畜产品检疫和加工环节的日常监督检查。          

            

  【瘦肉精监测工作】 2015 年,个旧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全面开展定点屠宰场屠宰环节“瘦肉精”检测,要求屠宰场自行开展“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的抽检。全市屠宰环节 “瘦肉精”抽检任务 168 头份,截至年末,已完成“瘦肉精”抽检 200 头份,超额完成任务,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发放和张贴“瘦肉精”明白书 186 余份。 

    

  【兽药饲料专项整治活动】 2015 年,个旧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围绕兽药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组织开展全市兽药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兽药产品质量和安全用药水平。出动执法人员 104 人次,检查兽药、饲料经营企业(店)76(家)次,完成 8 批次兽药和 7 批次饲料样品的采样工作,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合格率 98%,饲料监督抽检合格率 98%,畜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 98%,对不合格兽药及违禁药物的查处率 100% ;查处经营假劣兽药案件 2 件,处罚金 3923.5 元。 

                                   (供稿 :个旧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2015 年,个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动物防疫模式,全面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全年,使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 142.40万毫升,免疫家禽 286.07 万只,完成全年任务的116% ;动物防疫“321”骟免同步技术免疫使用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猪口蹄疫疫苗 68.99 万头份,免疫生猪 68.99 万头,完成全年任务的100.07% ;牛口蹄疫疫苗使用 17.73 万毫升,免疫牛 17.73 万头,完成全年任务的 100.4% ;羊口蹄疫疫苗使用14.11 万毫升,免疫羊 14.10 万头,完成全年任务的 100.7% ;鸡新城疫免疫 270.64 万只,小反刍兽疫免疫 1.42 万头,狂犬病免疫 2.81 万只。畜禽免疫密度均达到应免尽免的 100% 

    

  【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及生猪“321”技术应用】 2015年,个旧市畜牧兽医局按照《红河州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红河州 2015 年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方案的通知》要求,继续实施 “整村推进”工作模式全覆盖,不留死角。制定《个旧市 2015 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方案》,按免疫程序,仔猪常年以“321”及骟免同步的免疫模式进行强制免疫,经周密部署, 

  组织以乡镇技术人员、村级防疫员和村干部组成的免疫突击队,逐村逐户集中免疫,健全完善动物免疫电子档案,全市完成生猪“321”免疫 68.99 万头,并完成《个旧市仔猪“三苗两针”免疫与去势同步技术试验推广》科技项目。      

        

  【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2015 年,个旧市畜牧兽医局完成动物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 601 份,合格 536 份,合格率 89.2% ;鸡新城疫免疫抗体检测601 份,合格 556 份,合格率 92.5% ;牛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 118 份,合格 107 份,合格率 90.7% ;羊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 120 份,合格 79 份,合格率 65.8% ;猪瘟免疫抗体检测 128 份,合格 120 份,合格率 93.8%;猪口蹄疫合成肽苗免疫抗体 140 份,合格 118 份,合格率 84.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检测 128 份,合格 102 份,合格率 79.7%。除羊口蹄疫外,畜禽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 75%以上。    

        

  【人畜共患病防控】 2015 年,个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力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继续采用询问、深入疫区调查了解的形式对大屯镇进行家畜血吸虫病监测工作,监测 6 个自然村 77 户农户采样牛粪 45 份(条)、猪粪 3057 份(头),没有发现阳性畜粪 ;积极推进血吸虫病达标验收工作,切实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按红河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奶牛结核病、牲畜布氏杆菌、狂犬病、牲畜炭疽病、疯牛病因子调查及采样监测工作。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 2015 年,个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全面掌握动物疫病流行趋势,降低疫病风险,提升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将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作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加以重视,制定《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在全市 9 个乡镇设立 15 个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基点,由所在乡镇畜牧兽医站落实专人,每季度 25 日前定期开展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将调查结果报送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后进行疫病风险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报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养殖环节“瘦肉精”专项监测】 2015 年,个旧市畜牧兽医局为进一步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杜绝各生猪饲养场对“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使用,确保畜产品安全,开展养殖环节“瘦肉精”集中抽检工作,对 10 个规模养殖场养殖环节进行 20 个批次的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违禁药品抽检,抽检结果未发现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行为。 

        

  【畜禽疫病死亡率调查工作】 2015 年,个旧市畜牧兽医局为客观反映个旧市畜禽疫病死亡情况,认真做好畜禽疫病死亡率调查工作。调查涉及 2 个乡镇 4 个行政村 80 户农户。经查,猪存栏 1841 头,预防注射猪瘟疫苗 1813 头,猪瘟免疫密度 98.5%,双月以上猪瘟病死亡 1 头、双月以上猪喘气病死亡 1 头、仔猪黄白痢死亡 12 头、其他病死亡 3 头,猪疫病死亡率 0.1%,总死亡率 0.1%;牛存栏 117 头、出栏 36 头,牛无死亡;马、羊无死亡;禽类存栏2947 羽、出栏 3000 羽,无死亡。畜禽疫病死亡率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之内。 

        

  【畜禽常见疫病防控指导】 2015 年,个旧市畜牧兽医局为提高广大养殖户科学养殖技术和畜禽疫病防控水平,大力举办畜禽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控培训班,并加强对养殖户的指导工作。全年,举办山羊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控培训班 22 期,培训农民 550多人;举办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培训班 5 期,培训乡村两级兽医 175 人;举办科技下乡和科普宣传活动3 次,发放宣传材料 2210 多份。 

    

  【科技成果】 2015 年,个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的《个旧市仔猪“三苗二针”免疫与去势同步技术试验推广》科技项目获 2014 年度红河州畜牧兽医局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二等奖、红河州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 

                                      (撰稿 :李水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