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213009-114
-
发布机构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9-03-25
-
时效性有效
个旧年鉴2016 教育.卫生 教育
【简 述】 2015 年,个旧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和省、州、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实施《红河州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2014-2019)》( 红发【2013】 51 号)、《中共个旧市委个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个旧市教育事业金秋计划(2014—2019)的通知》(个发【2014】13 号),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围绕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突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 个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责任,努力提升个旧市教育整体发展质量和水平,实现个旧市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截至年末,全市有各类学校 221 所,在校学生 68823 人。其中高级中学 2 所,完全中学 3 所,有高中在校学生 6913 人;中等职业学校 3 所(职业高级中学 2 所、教师进修学校 1 所),有职高在校学生 1554 人;初级中学 11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6 所,有初中在校学生 13509 人;小学 74 所、教学点 67 个,有小学在校学生 33724 人;幼儿园 55 所(民办幼儿园 39 所),在园幼儿 13123 人。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在职教职工 5102 人,专任教师 4113 人。全市幼儿入园(班)率 99.42%,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80.0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99.62%,初中毛入学率 103.26%,初中三年完学率 93.45% ;小学在校生辍学率 0.31%,初中在校生辍学率 1.36%。
【思想建设】 2015 年,个旧市教育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分析研究,精心安排,扎实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活动。采取局领导带头讲,邀请宣讲团成员深入讲,各校书记、校长广泛讲等形式,紧紧围绕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形势、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全面落实中央确定的“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和重大举措,奋力推动个旧市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宣讲,重点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同时充分利用教育信息网、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信息栏等进行广泛宣传,为学习贯彻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浓厚的氛围。全年,个旧市教育系统举办宣讲活动 68 场,3826 人次参加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筑牢教育战线思想建设根基,广大教职工通过学习,更加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聚力量,激发了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精心组织,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教育、查找问题、党性分析、整改落实等专题教育活动各阶段工作,切实加强了教育系统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思想建设。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5 年 10 月,个旧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按照省、州教育督导工作安排,依据个旧市各学校 2015 学年教育事业年报数据,对照《云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手册》,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情况、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和公众满意度调查等 4 方面进行评估,并在 11 月 3 日和 12 月 3 日分别通过州级和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复评工作。同时,按照省、州两级专家组复评工作的反馈意见对个旧市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彻底整改,争取能在 2016 年顺利通过国家认定。
【干部队伍建设】 2015 年,个旧市教育局始终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狠抓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调整、配齐、配强各校领导干部,增强班子领导能力。全年调整干部 26 人。做好学校人才培养、储备工作,设立后备干部管理库,选拔学校后备干部 225 人。创新学校干部选拔培养交流机制,完善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干部挂职交流制度。坚持以教职工评价和教育教学成绩考核干部,建立健全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学习型干部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 2015 年,个旧市教育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二是抓好教师队伍培训工作。加强“研、训、考”三位一体建设,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年,组织教师及校长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 5691 人次(含校级干部205 人次),其中参加国家级、省级、州级学习培训的教师分别为 654 人次、164 人次、3491 人次;参加市级学习培训的骨干教师 1382 人次。三是抓好教师技能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省、州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促进青年教师认真钻研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10 月,举办 2015 年个旧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暨“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竞赛涉及初中语文、数学、地理、物理,小学语文、数学等 6 个学科,有年轻教师 98 人参赛,评出一等奖 20 人、二等奖 68 人,三等奖 10 人。四是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不同需求有计划地组织各级各类培训,培养一支业务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截至年末,个旧市有特级教师 11 人,均享受省级特殊津贴;省级学科带头人 7 人,骨干教师 23 人;州级学科带头人 11 人,骨干教师 53 人;市级学科带头人 21 人,骨干教师 176 人;校级骨干教师 549 人。年内,个旧市有 9 人被评为州级骨干教师。五是依托省级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及市级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组织名师送教、名师带徒、名师讲坛等活动。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加大城区与郊区、校与校、师与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
【强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2015 年,个旧市教育局强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教育事业长足发展。
一、抓学校常规管理。加强对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注重学校内涵发展,狠抓常规落实,向管理要质量,全力提升教育教学品质。一是坚持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制度,领导沉下基层,深入了解、研究各学校存在的问题,主动做好服务工作。
二是加强责任督学制度。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范围内 142 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划分为 6 大督学责任区,设立责任督学 38 人,大力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三是坚持动态评价机制。以“12 年一盘棋”整体规划全市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动态管理。
二、抓教育教学科研。个旧市基本形成较为稳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将定向教研、诊断式教研工作常态化,全市教研工作已初步建立长效机制,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所提高。一是充分发挥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指导作用。每学期安排不少于 2 次的全市教研活动,扎扎实实地抓好小学、初中的教学质量,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指导力度,提高个旧市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二是实行定向教研模式。依托个旧六中、个旧十中、人民小学、鸡街小学 4 个教研基地,在优秀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开展“聚焦课堂,互动研讨”等活动,辐射全市小学、初中课堂教学,切实解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三是发挥教培中心积极作用,开展诊断式教研活动。根据各学校的具体实际,组织专家深入学校调研,制定课改计划,帮助学校深入实施课改。四是组织开展 2015 年个旧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暨“国培计划(2015)”送教下乡活动,采取以赛代训、送教下乡的形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竞赛分为 6 个学科,有 907 人次(中学 199 人次、小学 708 人次)参与学习。
年内,个旧市教育局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含课堂竞赛),其中获国家级表彰 2 次、省级 26 次;在国家级、省级公开发表文章 32 篇(国家级 20 篇、省级 12 篇);教育教学成果受到国家级、省级表彰 109 次(国家级54 次、省级 55 次)。
三、抓课堂顶层设计。全市各学校根据校情精心策划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完善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同时,加大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和平小学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个旧六中继续深化“三段六加一”教学模式的实践,课堂教学焕然一新;个旧三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强化目标教学,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个旧四中也积极开展课改探索实践。
四、抓教学质量监控。通过每年一次对全市4~8 年级考试进行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再将考试情况进行通报和质量分析,及时查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提升质量。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2015 年,个旧市继续坚持“科教兴市”发展战略,全面实施振兴教育事业金秋计划,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不断健全学前教育发展机制,加快乡村幼儿园建设步伐,年内新建 1 所村级幼儿园(老厂对门山幼儿园)。推进幼儿园规范管理,促进幼儿园办园水平的提高。4 月,邀请“云南省幼教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蒙自市机关幼儿园园长张玉珍率领其工作室骨干成员到个旧市开展“现场教学交流”活动。34 所幼儿园教师 300 余人到场观摩学习。积极开展幼儿园晋升等级工作,个旧市上等级的幼儿园已达到 10 所,其中省一级二等示范幼儿园 3 所;省一级三等示范幼儿园 4 所;省二级一等示范幼儿园 3 所。教育局幼儿园晋升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顺利通过州级复评及省级初勘,正待省级的最终评价和认定。
义务教育。按照“初中向乡镇集中、小学向行政村或人口密集区集中”的思路,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布局,经过多次调研,年内全市撤并校点 5 个,分别为锡城镇石门坎小学、贾沙乡新民小学、贾沙乡大哨谷小学、保和乡加租小学校点、保和乡复兴寨小学。加快了城乡学校一体化步伐,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均衡、持续、健康发展。年内,个旧市顺利通过省、州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小学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学校特色日显突出,质量不断提升。和平小学被评为首批红河名校。和平小学交响管乐团曾于 2 月赴欧洲参加莫扎特音乐节,并获得优秀表演奖。2015 年,州委书记杨洪波到和平小学和孩子们一起欢度六一节,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给予极高评价。鄢棚小学的武术、大屯小学的健美操不仅是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而且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
控辍保学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99.62%(任务为 :99% 以上),辍学率0.31%(任务为:0.8% 以下);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3.26%(任务为:99% 以上),辍学率 1.36%(任务为:2% 以下);初中三年完学率 93.45%(任务为:91%)。 2015 年个旧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较 2014 年全面提升,其中平均分提高 30.31 分,及格率提高6.76%,优秀率提高 4.3%,全科合格率提高 2.28%, 850 分以上增加 30 人,温慧同学以 884 分荣获全州第三名。
推出“城乡党建一体化”活动,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新增教师到农村和边远山区学校任教交流制度,有计划地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的工作。年内安排市区中小学教师 24 人到农村中小学支教。
普高教育。个旧一中 2013 年被评定为云南省首批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实验学校,2015 年通过积极申报,获得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建设资金。
积极推进晋升等级工作,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11 月,个旧十三中、个旧十五中晋升等级工作已通过州级评审认定,至此,个旧市所有普通高完中已全部完成晋升等级工作。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规与提质齐头并进。 2015 年高考,个旧市在本届高分段生源排名仅列全州第四位的情况下,600 分以上考生 33 人,位居全州第二;其中王慧婕同学以实考总分 680 分并列全省第 9 名,勇摘红河州文科状元桂冠;张晔同学以总分 691 分的优异成绩进入全省前 50 名,获红河州理科第二名。红烟奖获得者比去年增加 3 人。
加快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扩大招生规模,努力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年内个旧市普通高中招生 1701 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82.16%。
职业教育。积极改善个旧一职中办学条件,已开工新建框架五层 2230 平方米男生宿舍和框架五层 3460 平方米实训楼,规划总建筑面积 5590 平方米,项目概算总投资 1030 万元。
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将各乡镇中职招生工作完成情况与乡镇中心工作一起纳入教育督导检查内容。建立中职招生工作网络,开展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组织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活动课,召开 3 次 53 场学生及家长会,师生及家长 550 人到职校参加职业体验活动,建立中职 QQ 网络平台工作群,举办中职招生咨询和现场录取活动,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招生氛围。做好招生后续跟踪调查,及时开展进村入户动员。全年完成中职招生 1897 人。2015 年,个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297 人,就业 284 人,就业率 96%。
民办教育。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幼儿园)管理,规范民办学校(幼儿园)办学行为,在 2015 年年检中有 3 所民办学校、10 所民办幼儿园被评为优秀; 6 所民办学校、13 所民办幼儿园被评为合格;1 所民办学校、2 所民办幼儿园被评为基本合格。对不规范的学校限期整改,2015 年 1 月,责令鸡街育杰文武学校选址搬迁,科学、合理分流学生,成功妥善解决了学生就读问题,做到既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又保证社会的稳定。民办幼儿园、小学、初中、培训机构呈梯次发展,民办学校正逐步向规模型、质量型发展,基本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体卫艺工作】 2015 年,个旧市教育局积极组织中学生女子篮球队、中学生女子健美操队代表红河州参加云南省第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其中女子篮球队获第四名,健美操队勇夺竞技三人操第一名、竞技女子单人操第一和第二名、规定套路《活力涌动》第六名和团体总分第六名;组织 7 所学校(小学 3 所,中学 4 所)参加全国足球校园特色学校申报工作,其中个旧一中被列为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功举办《2015 年个旧市教育局中小学素质教育文艺展演》。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2015 年,个旧市教育局结合全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大力实施校安工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薄弱学校食堂建设项目等专项工程,着力改善办学条件。至 2015 年 12 月,全市完成新建(维修改造)校安、薄弱学校改造、学校全面改薄、学前教育建设等 16 个教育专项工程,新建(维修改造)校舍建筑面积 30575 平方米,投入资金 4700 万元。完成建设标准化小学 1 所(鸡街小学),新建村级幼儿园 1 所(老厂对门山幼儿园)。
【教育信息化建设】 2015 年,个旧市教育局按照省、州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结合个旧市教育发展实际,投入资金 860 万元,全面推进“一网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建成教育城域网。20 所中学,53 所小学接入互联网;79 所学校建成校园网,803个班级配有多媒体,教师 1649 人上网注册开通个人空间。信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截至年末,个旧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完成 7 期工程,进入第 8、9 期工程,已完成校园安防监控 41 所学校、录播教室建设 5 所学校、保密室安防监控 16 所学校。全市中小学拥有计算机 6679 台,教师用计算机 2622 台,信息技术教师 110 人,98 所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67 个教学点,187 个班,学生 3273 人,专任教师 242 人受益。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应用初见成效,所有教学点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市注册教师 822 人“,晒课”782节,评出“优课”20 节(其中 15 节被州教育局推荐参加省级评选)。个旧六中高耘老师在第四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沙甸地区规范办学工作】 2015 年,个旧市教育局在州教育局,个旧市委市政府的强有力领导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努力开展沙甸地区规范办学工作,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沙甸特格瓦阿拉伯语职业中学于 3 月实现教育与宗教分离,以民办公助形式进行办学,学校确立了“彰显特色,培德育人”的办学理念,严格按照国家专业设置标准开设课程,将旅游外语专业作为学校的主干专业,规范招生行为,将所有符合招生范围的学生纳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系统管理,正式注册学籍,注册学生依据国家规定享受学费减免、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并给予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市教育局从公办学校抽调教师 8 人担任学校管理工作,承担公共文化课和部分专业课程。为学校教师开展成人高考考前辅导,教师 18 人积极备考。开展原鸡街希达幼儿园、沙甸大清真寺幼儿园教育与宗教分离工作,实现幼儿园的选址搬迁和更名。3 月,原鸡街希达幼儿园更名为拉菲尔幼儿园,租借原鸡街小学地址办园。原沙甸大清真寺幼儿园搬离沙甸大清真寺,借用州技校鸡街校区过渡办园,更名为沙甸中心校幼儿园。沙甸中心校幼儿园同时开展改制工作,由原来的民办改制为公办,并在原老区公所位置上新建幼儿园校舍,幼儿园建设已接近尾声,有望明年 3 月搬入使用。
【落实惠民政策,做好各项资助工作】 2015 年,个旧市教育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做好各项教育资助工作。
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工作,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享受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政策,农村寄宿生生活补助已实现“全覆盖”。做好资助家庭经济贫困普通高中生工作。2015 年春、秋季学期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 417.85 万元,资助学生 2341 人。其中一类特困生资助 166.75 万元,资助学生 667 人,资助标准每生每学年 2500 元;二类贫困生资助 251.10 万元,资助学生 1674 人,资助标准每生每学年 1500 元。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5 年下达个旧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已及时足额下拨到位,资金 3021.45 万元,享受学生人数为:春季学期 37630 人、秋季学期 38074 人,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全覆盖”。继续做好中职国家助学金发放和免学费工作。2015 年,个旧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春季学期享受免学费 641人,享受助学金 268 人;秋季学期享受免学费 463 人,享受助学金 153 人。个旧市特格瓦阿拉伯语职业中学(首次享受国家补助)春季学期享受免学费 170人,享受助学金 152 人;秋季学期享受免学费 280 人,享受助学金 220 人。3 人获得中职学校省政府奖学金 1.20 万元。继续做好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补助工作。45 所幼儿园贫困儿童 1295 人享受资助,资助标准每生每学期 150 元。继续做好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学生 18 人获云南省优秀贫困学子奖励金,每人每年奖励 5000 元;学生 22 人获红河州优秀贫困学子奖励金,每人每年奖励 3000 元。继续做好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422 人,贷款 2636200.00 元。继续做好普通高中“滋蕙计划”、中小学教师“励耕计划”、高校新生入学资助等中央彩票公益助学项目工作。完成资助名额 42 人,发放资助金28000.00 元。继续做好“贷免扶补”工作。完成大学生自主创业“贷免扶补”任务 1 人。
【德育教育】 2015 年,个旧市教育局认真落实《个旧市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加大督查力度,每学期对学校德育常规工作进行 2 次督查;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进一步落实中小学“问题学生”包保工作;举办“与法同行,法育未来”法制教育活动和全国“五好”小公民—“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读书征文、演讲、摄影活动;开展校风建设年活动,制定下发《中共个旧市教育局委员会“校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并将 2014~2015 年定为“校风建设年”,全面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金湖小学被评为“云南省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示范学校”;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专家宣讲团,对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进行培训,对中小学学生及家长进行专题宣讲;开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室;创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个旧一中被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安全工作】 2015 年,个旧市教育局始终把重视学校安全、履行学校安全管理职责作为工作的新常态,以建设安全稳定、智慧和谐校园为目标,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员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全面推进制度建设工作;创建“平安校园”,努力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加强“三防建设”,全面推进校园安全信息化建设;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应急处置,做好校园稳控工作;突破难点,全力防范老师猥亵学生案件的发生,降低学生溺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预防和减少“校闹”事件;加强督促检查,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确保校园平安及师生安全。
建立“四化联动”工作机制。联合辖区派出所、社区(村委会)全面开展以化解学校与教师矛盾、教师与学生矛盾、学生与学生矛盾、教师与教师矛盾的“四化联动”工作,进一步促进和提高处置校园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能力。
坚持做好“五个结合”。即安全工作与教职工继续教育、学生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校外教育、学校稳定工作相结合。建立一支安全意识强、安全理论丰富的干部教师队伍,将安全教育和监管工作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安全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依靠社会、家庭的协调配合,使学生处于全程性、网络化的安全关怀中,构建起共同关心学生安全的良好格局。
(撰稿 :刘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