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统计信息
  • 索引号
    20240913-213635-777
  • 发布机构
    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02-05
  • 时效性
    有效

2017年个旧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7年是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一年,也是个旧重金属污染防治、环保整治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稳增长、促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应对经济下行的不利因素,全年工业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增速处于合理区间。 

  一、工业运行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高开低走,增幅逐月收窄 

  2017年,全市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20.6亿元,同比(可比价,下同)增长6.1%。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7.6亿元,同比增长6.3%。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0亿元,同比增长4.4%。增加值同比增长8.5%(可比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分月度看,工业经济在年初开门红后随着相继淘汰41座炼铅鼓风炉,关停231家环保违法违规选矿企业,呈现逐渐回落态势。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0.2%、12.0%、8.8%,四季度比一、二、三季度分别下降了11.7个百分点、3.5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2017年工业经济走势处于合理区间,符合个旧实际。 

  (二)有色行业占比高、对工业增长影响显著 

  2017年,个旧有色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4.4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2.1%。规模以上工业的21个中类行业中,对增长的拉动作用为正拉动的有15个行业,负拉动的有6个行业。正拉动最大的行业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8.9%,拉动增长5.9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贡献率为68.7%;负拉动最大的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同比下降23.6%,负拉动拉动2.4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贡献率为-28.3%。 

  (三)十种有色金属产略有下降 

  2017年,个旧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十种有色金属70.36万吨,同比下降0.7%。其中,锡10.29万吨,同比增长4.9%;原铝(电解铝)30.31万吨,同比增长3.3%;精炼铜(电解铜)9.30万吨,同比下降7.0%;铅14.18万吨,同比下降7.6%;锌6.27万吨,同比下降1.8%。 

  (四)重工业仍然为个旧规模以上工业的支柱 

  2017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产值12.0亿元,同比下降0.4%;重工业实现产值285.6亿元,同比增长6.6%,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 。重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5.2%,贡献率为97.8%,拉动增长8.3个百分点;轻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8%,贡献率为2.2%,拉动增长0.2个百分点。 

  (五)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指标持续好转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8.73%,比上年同期提高17.4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2.5%,比上年同期提高1.7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1.4%,比上年同期上升1.93个百分点;全市14个工业大类(按财务月报)中,7个行业实现盈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48.5亿元,同比增长3.0%(现价,下同);利润总额亏损9.9亿元,亏损比上年同期下降51.4%。规模以上上报财务月报的60户企业中,32户亏损,亏损面为53.3%,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3.8亿元,亏损额比上年同期下降42.4%。 

  (六)非公有工业发展较快 

  2017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7.6个百分点;产值完成9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3.0%,同比增长12.9%,产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6个百分点。 

  (七)非电工业投资快速增长 

  截止12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26.4亿元,同比增长18.2%,比全州平均水平高5.6个百分点。非电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对我市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数少、拉动力不足 

  新建纳规企业是工业经济的新鲜血液,其质量及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未来工业产业结构的面貌,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影响。2017年,个旧新建纳规企业5户,新增工业总产值1.68亿元,实现增加值4781万元,对工业持续稳定增长作出较好贡献,但总的来说,纳规企业规模较少,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 

  (二)产值同比下降企业较多 

  受环保督查力度加大、资金链断裂、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62户上报产值的企业中(其中两户产值由州统计局反馈相关数据),10户企业全年全面停厂,较上年同期减少产值3.3亿元;开工的52户企业中,20户企业产值下降(现价),较上年同期减少产值6.0亿元,全面停厂和产值同比下降的企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速度负拉动4.7个百分点。 

  (三)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就规模以上企业来讲,大企业较少,中小微企业众多。62户上报产值的规模以上企业中,产值达亿元以上的企业共28户,其中上10亿元以上的企业3户,5~10亿元的企业5户,1~5亿元的企业21户。造成大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全市也就好,大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佳,就影响全市工业经济速度的局面。其次产业结构单一,有色行业居多、新兴的高成长性、高科技型企业较少,国际国内的有色金属市场价格发生波动,对全市工业经济影响较大。 

  三、政策建议 

  (一)提前谋划2018年稳增长措施、做好各项服务 

  2018年是“十三五”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直接影响我市经济发展成果,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服务好企业生产、供给、销售等环节,特别是做好企业政策引导、信息分析、组织协调服务,想办法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及其有关部门政策和资金支持。及时解决化解影响企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为我市2018年工业经济稳增长打好基础。 

  (二)着力长远,逐步提高我市工业发展质量 

  一是盘活存量,释放产能。贯彻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立足传统优势产业,努力解决企业用电、环评、融资等生存、发展难题,帮助停产半停产企业尽快复产达产,保障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向好运行。二是立足长远,打造新的增长极。发挥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促使更多项目尽快落实、加快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量。三是以大屯新区开发为契机,加快旅游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信息、金融等产业发展,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确保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 

  (三)做强非有色工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 

  个旧工业结构不合理,有色一家独大,是个旧工业经济运行的“稳定器”,同时也使运行风险过于集中,不利于个旧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大力做强非有色工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分散经济运行风险,增强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