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统计信息
  • 索引号
    20240913-213616-853
  • 发布机构
    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07-27
  • 时效性
    有效

2018年上半年个旧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良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平稳增长。1-6月,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7亿元,同比增长12.0%。

  一、 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一)城区仍是消费中心,在城区的带动下乡村发展速度加快,逐步缩小城乡差距。1-6月,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58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3亿元,同比增长11.9%,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8%;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59亿元,同比增长13.0%,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 

  (二)商品零售是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餐饮收入快速发展。商品零售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7亿元,同比增长1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3%,商品零售依然是消费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餐饮消费大众化逐步进入良性增长。1-6月,餐饮收入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亿元,同比增长13.4%。 

  (三)多类商品零售保持增长态势,与消费升级相关的商品类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批发零售业限额以上企业18大类商品共实现零售额5.68亿元,同比增长15.1%。从商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企业18类商品中,有17类商品同比增长。一是基本生活类商品平稳增长。全市限额以上企业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5.6%,服装鞋帽、纺织类增长8.0%,日用品类增长16.1%。二是居住类商品增速加快。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家具类增长10.1%。三是与消费升级相关类商品增长较快。限额以上企业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6.2%,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2.8%。 

  (四)汽车、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增速回升明显。限额以上企业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0.49亿元,同比增长10.3%;限额以上企业汽车类商品零售额2.99亿元,同比增长16.9%。  

  二、市场运行中应关注的问题 

  (一)全市消费步入转型换挡期。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费基数的逐年变大,致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渐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等各项指标较前几年增长略显疲软,全市消费下行压力逐渐增大。 

  (二)消费的转型升级需要一定周期。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消费热点已呈现向服务消费领域倾斜,传统消费热点对社会消费品市场的拉动作用在持续减弱,反映实物型消费的零售额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而新的消费热点形成也需要一定的培育周期,在短期内不会显现出较明显的刺激效果。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消费领域的影响。随着国家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宏观经济发生了积极变化。消费领域方面全市低端供给过剩,有效供给不足,中高端供给缺乏,难以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需大力拓展旅游、健康、养老、文化、环保等方面的消费热点,推动新消费、引领新供给、形成新的消费动力。 

  三、下半年消费品市场预判及建议 

  今年以来,多重利好政策叠加,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充分利用稳增长促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消费者消费信心。营改增、减少行政性收费等政策,减轻了企业的税费负担。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二孩政策的放开,均为居民消费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有助于消费转型升级。从消费市场长远发展看,随着消费模式、经营理念的转变,流通业转型升级步伐逐步加快,“新零售”正在形成将推动实体门店与定制化消费服务的融合,促进传统零售模式转型升级。综合以上因素,考虑消费自身的刚性需求特征,预判2018年下半年全市消费品市场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增长势头不强劲。 

  当前全市消费品市场总体平稳的基本面依然较好,但一些不确定因素和增长压力仍然存在。为此,要立足个旧实际情况,弥补短板,充分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加大对消费品市场的扶持引导力度,多措并举扩大消费需求,让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 

  (一)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在转型中不断发展、不断优化。结合地方优势加快经济转型换档,换出新思想、找到新动力、把握新机遇,让全市经济进快步入发展新阶段,刺激消费新需求,实现消费新增长。 

  (二)培育消费热点,挖掘市场消费潜力。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顺应消费发展的新趋势,采取有力举措,鼓励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智能消费、体验式消费、无店铺消费、定制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在满足居民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拓展消费领域,大力培育绿色、健康、休闲、养老、医疗、教育等服务性消费,在消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上下功夫,多层次、多渠道激发新的消费热点;进一步发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发挥旅游消费对传统消费的带动作用;努力提高消费服务质量,提升消费服务品质,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信心。 

  (三)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体零售店创新转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质量逐步提高,居民消费向多样化消费转变,居民消费需求升级变化需要市场及时提供相适应商品和优质服务。因此,要用足用好国家优惠政策,推动零售企业由经营场地向经营商品、经营顾客转变,由传统销售场所向社交体验、家庭消费、时尚消费等功能转变,由线下向线下线上融合、全渠道营销转变。从供给侧入手,推动实体零售业的创新发展。 

  (四)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继续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提升企业品牌信誉。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居民能放心消费,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安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