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统计信息
  • 索引号
    20240913-213613-798
  • 发布机构
    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06-29
  • 时效性
    有效

个旧市2018年夏收农作物生产情况总体向好

  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惠农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夏收粮食作物产量保持稳步增长,经济作物面积、产量均较上年有所下降。

  一、基本情况

  (一)粮豆作物稳步增长。夏收粮豆产量合计18497吨,同比增长1.5%。分品种来看,小麦产量,3308吨,同比下降5.8%;杂粮产量3665吨,同比下降4.3%;豆类产量3929吨,同比增长18.8%;薯类产量(折粮)7595吨,同比增长0.2%。

  (二)经济作物面积、产量较上年有所下降。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产量与上年持平;蔬菜面积49566亩,同比减少4116亩,产量58159吨,同比下降6.4%;瓜类面积(包括西瓜)890亩,同比减少98亩,产量2606吨,同比下降6.2%;绿肥面积为4792亩,同比下降15.6%。

  二、存在困难

  (一)种粮效益下滑,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从粮豆价格来看,大部分粮豆价格持续低迷,种粮效益与种植其它经济作物效益相比较低,农民自己的耕地宁愿撂荒以不愿种植粮豆作物。以小麦为例,每公斤小麦价格为1.8元左右,按每亩200公斤计算,每亩产值为360元左右,农业生产经营户扣除必要的种子、化肥、农药、人工成本等投入外,所剩无几,种粮效益的下滑是影响农民积极性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小麦面积下降。

  (二)种植风险居高不下。目前来看,种植风险居高不下主要来自规模效应成效不明显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的叠加。从全市来看,以散户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还占据主导地位,一旦遇到价格大幅波动,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另外,农作物种植大部分属于露地种植,自然灾害与农作物产量成正相关关系。从近几年的气候来看,气候反常,洪灾、旱灾、病虫灾频发,加剧了种植风险。

  (三)农业生产经营者偏向老年化,学习新知识能力有限。受外出务工经济影响,多数年轻劳动力不愿在家务农,其原因一方面是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二是农业生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下。从年龄结构来看,在家务农的大部分偏向老年化,学习新知识能力有限,农业生产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新的良种良法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受阻。

  三、意见建议

  (一)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民的补贴,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补贴等资金及其它惠农资金发放到位。积极、稳妥地搞好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注重引进优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建立完善物价管理与价格动态调查监测,及时、准确掌握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

  (三)组织引导农民搞好农作物田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积极应对灾害性天气的影响,积极推广实用技术,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做好农产品的销售工作,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全年农业生产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