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213549-326
-
发布机构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9-11-26
-
时效性有效
个旧市1-10月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1-10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88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比1-9月回落0.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9个百分点,比全州平均水平低0.2个百分点。全市消费品市场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运行特点
(一)乡村市场增速高于城镇市场
1-10月,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45.4亿元,同比增长10.9%;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5.48亿元,同比增长11.5%,乡村市场高于城镇市场0.6个百分点。
(二)商品零售业增速有所下降
1-10月,全市实现商品零售额47.9亿元,同比增长10.7%,比去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
(三)餐饮业消费保持稳步发展
1-10月,餐饮业实现营业额收入12.98亿元,同比增长12.7%,比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虽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2.0个百分点,但商品零售的主导地位依然突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限额以上企业规模小拉动作用不大
1-10月,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比去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8%,仅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57个百分点。
(二)限额以下单位占比高、发展滞后
1-10月,限额以下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2%,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1.2%。支撑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主体是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经济,限额以上单位增速下降,势必对整体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带动力相应减弱。
(三)网络消费对实体经济影响持续加大
网上购物、海外代购等新兴模式对消费品市场影响持续加大。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网上购物、海外代购等新兴消费模式日渐普及。质优、高效、安全等中高端需求随着境外游和海外代购等大量流出,需求外溢。网上购物模式的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加之网络媒体新兴的团购、电视电话购物以及跨境交易模式等,对传统商业造成较大冲击,我市基本没有电商企业,传统商业营销模式难以为继,面临消费分流、转型难度大的局面。
三、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消费结构,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
在满足居民吃穿等消费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大力培育绿色、健康、休闲、养老、医疗、教育等服务性消费领域,扩大相关产品的消费比重,在消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上下功夫,多层次、多渠道激发新的消费热点。同时,在金融等政策方面予以倾斜,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二)做好纳规工作,提升限额以上单位占比
各部门加强配合协调,对我市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达到限额以上标准的企业及时进行梳理,积极与限上企业联系对接,做好企业负责人的思想工作,打消企业顾虑,做到应统尽统,提高限额以上单位占比。
(三)大力推进本土网络购物发展
为企业打造学习平台、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经营方式,推广特色产品,扩大营销范围,以网络销售带动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